继承“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江山,他却为俩女人,亲手杀死两儿子

发布时间:2025-06-29 05:19  浏览量:1

亲手下令,杀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

这不是某个变态杀人狂的剧本。

而是大汉天子,汉成帝刘骜的真实人生。

他,坐拥四海,继承的是汉武帝打下的赫赫江山。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余音,还在耳边回响。

他,却为了两个女人,将自己的血脉亲手掐断。

龙椅之上,究竟坐着一个皇帝,还是一个被欲望彻底操控的“瘾君子”?

究竟是什么,让一位万众瞩目的帝国继承人,一步步沦为了亲手断送江山和子嗣的恶魔?

当太子,听起来是天下最美的差事,一步之遥就是九五之尊。可对刘骜来说,这太子之位,简直就是一副量身定做的黄金枷锁。

他的父亲汉元帝刘奭,是个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偏偏看不上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儿子。

史书记载,元帝曾不止一次对着大臣叹气:“乱我家者,太子也!” 这话传到刘骜耳朵里,是什么滋味?那就像是公司大老板天天在员工大会上点名说你不行,迟早要被开掉。

日复一日,刘骜活得战战兢兢。他不是在当太子,他是在“扮演”一个合格的太子。他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等着抓他的小辫子。

幸亏有位叫史丹的耿直大臣,看出了元帝想换太子的心思,在关键时刻上演了一出“抱大腿”的苦情戏,声泪俱下地为刘骜求情,才勉强保住了他的位置。

你想想,一个未来的皇帝,居然要靠大臣哭闹撒泼才能保住位子,这心理阴影面积得有多大?

这种长期的压抑和不被认可,就像一个高压锅,在他心里积攒了巨大的负能量。他学会了伪装,学会了讨好,把所有真实的欲望都深深埋藏起来。他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每天的任务就是“扮演父皇喜欢的样子”。可谁能想到,这只看似温顺的羔羊,一旦挣脱了父亲这道最后的束缚,坐上龙椅后,会爆发出怎样惊人的破坏力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爹驾崩,刘骜总算出头了。他手握玉玺,坐上龙椅的那一刻,心里想的是什么?是励精图治,再造一个“文景之治”吗?恐怕不是。

压抑了太久的弹簧,一旦松开,只会疯狂反弹。过去不能做、不敢做的事,现在统统都要补回来!这就好比一个穷小子突然中了五百万彩票,第一件事绝不是规划理财,而是先去买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朝堂上的事,太烦,太累。他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把国事一股脑儿丢给了自己的舅舅们,也就是王氏外戚。这在史书上叫“外戚专权”,但在刘骜的心理世界里,这叫“权力外包”。

他花钱雇人替他上班,自己则一头扎进了“玩”的海洋。他喜欢带着一帮宠臣侍卫,换上便装,溜出皇宫搞“微服私访”。名为私访,实则就是去寻找刺激。喝酒吃肉,呼朋引伴,活脱脱一个古代版的“派对动物”。

权力,对他而言,不是责任,而是满足私欲的工具。当一个人发现,他所有的欲望都能被轻易满足,且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时,欲望本身就会变成一个无底的黑洞。

最初的吃喝玩乐已经无法让他感到兴奋,他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更极致的体验。

他的人生,从坐上龙椅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一个危险的循环:空虚,寻找刺激,短暂满足,然后是更巨大的空虚。就在这个欲望的黑洞中,他遇到了那个将他彻底吞噬的人。

如果说之前的刘骜只是在欲望的浅水区扑腾,那遇到赵飞燕,就是一头扎进了万丈深渊。一次微服出游,他在阳阿公主家见到了能作“掌上舞”的赵飞燕。

那轻盈的舞姿,勾魂的眼神,瞬间击中了刘骜空虚的内心。他不是没见过美女,后宫佳丽三千,什么样的绝色没有?

但赵飞燕不一样,她身上有一种野性的、充满生命力的美,这正是死气沉沉的皇宫里所没有的。

刘骜像是找到了灵魂的解药,立刻将赵飞燕接入宫中,不久后又迎入了她的妹妹赵合德。这对姐妹花,一个风情万种,一个柔媚入骨,彻底成了刘骜的精神寄托。

他把她们住的宫殿称为“温柔乡”,可这哪里是温柔乡,分明是他的“英雄冢”。他把处理朝政的精力,全部用在了讨好这两姐妹身上。

为她们修建奢华的宫殿,赏赐无数的金银珠宝,甚至到了“国家大事,无不取决于赵氏”的地步。

我们总喜欢把锅甩给“红颜祸水”,但赵氏姐妹真的有那么大魔力吗?说到底,她们不过是刘骜内心欲望的一面镜子,一个投射。

他迷恋的,不是赵飞燕这个人,而是赵飞燕所代表的那种挣脱一切束缚的自由和放纵感。他宠爱的,也不是赵合德的身体,而是她能带给他的那种极致的、沉沦的感官刺激。

他把所有被压抑的自我,所有对现实的逃避,都寄托在了这两姐妹身上。她们不是问题的根源,她们只是点燃炸药桶的那根导火索。

按照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吃饱穿暖(生理需求)、有了安全感之后,就会追求爱与归属、尊重。

刘骜作为皇帝,这些东西可以说是生来就有。他本该向着金字塔顶端的“自我实现”去努力,比如成为一代明君。

但他的人生轨迹,却在这里发生了灾难性的崩塌。他的爱与归属、他的尊重需求,没有寄托在江山社稷和万民敬仰上,而是全部畸形地捆绑在了赵氏姐妹身上。

赵合德对他说:“我若为后,终无子,奈何?”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证明自己的“爱”,为了留住这份他赖以生存的“归属感”,刘骜做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决定。

当宫女为他生下儿子时,他没有初为人父的喜悦,反而勃然大怒。

史书记载,他下令:“取儿去,毋令皇后闻之!” 一个“去”字,轻描淡写,背后却是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被活活闷死。这样的悲剧,接连发生了两次。

他亲手杀死的,仅仅是两个无辜的婴儿吗?不,他杀死的是大汉王朝的未来,是他作为“人”的最后底线,也是他自己“自我实现”的任何可能性。

这一刻,他的人生金字塔彻底倒塌,只剩下最原始、最病态的欲望。他不再是一个皇帝,甚至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个被欲望彻底奴役的怪物。

公元前7年,年仅45岁的刘骜,在一次与赵合德的纵情狂欢后,暴毙于床榻之上。这,或许是他这场疯狂人生,最符合逻辑的结局。

结语

回顾全文,刘骜的故事其实只说透了一件事:当一个人拥有了不受制约的权力,却缺乏驾驭这种力量的内心时,权力最终会反噬他自己。 他从一个被压抑的太子,到一个放纵的君王,再到一个杀子的恶魔,每一步,都是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失控。

如果给你至高无上的权力,让你随心所欲,却没有内心的方向和信仰,你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刘骜?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住着一个渴望放纵,却又害怕失控的“刘骜”?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赞、转发,关注我,带你看不一样的人性历史。

参考文献

《汉书》 - (汉)班固 著

《资治通鉴》 - (宋)司马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