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大展拳脚活力迸发丨从梧州市民营经济年中“成绩单”透视发展亮点
发布时间:2025-08-05 11:15 浏览量:1
行至年中,梧州市民营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有民营经营主体突破20万户,占全市比重超97%;贡献了80%以上的税收和进出口总额,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95%……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梧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民间投资活力的生动实践。从政策体系的精准滴灌到审批模式的大胆创新,从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突破到招商平台的高效搭建,梧州市正以全方位的改革举措,推动民营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释放政策红利:为民营企业注入“强心剂”
135天完成土地平整,11个月实现热冷轧车间拔地而起……今年4月,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填补了广西年产50万吨以上超大规模高端再生铝生产领域空白。
4月25日,技术人员在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生产线上工作。记者 杨扬 摄
这得益于我市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快建快产。近年来,我市密集出台《梧州市推行“梧优办”增值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方案》《企业投资产业类项目“承诺即开工”直接落地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为市场主体贸易投资、创新创业、集聚人才提供有利发展条件。
今年,我市建立健全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通报制度,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清理市本级和县(市、区)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规定,整治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行为,推动“非禁即入”全面落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民营企业得以“大展拳脚”。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同样关键。我市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创业担保贷款2.67亿元,同比增长461.87%;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在保数量680户,同比上升54%;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19.37亿元,同比增长8.94%,占全市比重33.78%。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民营经济“成长沃土”
走进梧州临港经济区,各个重点企业的厂区内机器轰鸣,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这里“点石成金”。这片聚集了360家民营企业的园区,还吸引了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梧州市毅马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落户。上半年,该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这样的活力,源于园区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厚植了“成长沃土”。
2月18日,在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生产蓄电池产品。 记者 李鸿荣 摄
今年以来,梧州市聚焦重点产业园区,围绕重点产业链,针对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挖掘梳理各行业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形成场景“机会清单”“能力清单”,推动制定“一链一策”精准供给,增强靶向招商精准性,推动毅马年产30万吨工业用合金钢材、不锈钢酸洗冷轧板等一批产业链项目落户,为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上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2%;园区工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5%。
园区有活力,经济有动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质效双升,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上半年,梧州民营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
主体规模持续扩张:实有民营经营主体达20.26万户,民营工业和服务业是重要支撑,规上民营服务业数量同比增长6.1%,占全市比重86.3%,构成商贸流通、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的主力军。
产业贡献愈发突出: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占全市规上工业的71.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七成,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九成。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我市民营企业通过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努力,推动了全市产业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市民营企业中,共有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4家、单项冠军企业5家、瞪羚企业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3家,占全市比重90.35%;企业创新平台104个,占全市比重68.87%。
如今,在梧州这片发展的沃土上,梧州民营经济正以更强劲的活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字: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