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八号泉,又是一年沙枣花香时

发布时间:2025-05-18 22:05  浏览量:10

战友你可记得原陆军第二十师驻地八号泉营区周围的沙枣林吗?虽然我生长在甘肃天水,但沙枣树还是在宁夏当兵时才见过。

1979年2月当我从西安陆军学院机要队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提前毕业回到了老部队二十师,被分配到师司令部机要科当了一名见习学员。从那时起我就被师部办公楼旁、总机班房后、师首长小灶边、通信营营区、水泥厂道路两旁生长的姿态千奇百怪的沙枣树迷上了。因为师部八号泉驻地营房周围除少量的杨树外,满山尽是乱石和为数不多的骆驼草,其他树木少之又少。

宁夏石炭井八号泉地处贺兰山北麓,这里充满了原始的厚重与荒凉,到处是沙滩、戈壁,师部三面环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我报到的二月份,正是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宁夏的冬天持续时间长,大概到五月份,大地才开始回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冰雪慢慢消融,为数不多的绿植,在春姑娘的督促下,慢慢的睁开沉睡已久的眼,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向大自然迈出轻盈的脚步迎接春的到来。

春的到来,使营区周围的山岗渐渐有了一些变化,黄褐色的石缝中陆陆续续才长出嫩芽小草,日益增多小草使山岗有了一些绿色。这时沙枣树也不甘落后,只见新枝嫩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蓬蓬勃勃生长,满枝羽毛状的灰白色叶子,在阳光和春风沐浴下茁荘成长。

在守卫贺兰山八年的时光里,永远难以忘怀师部八号泉的沙枣林。机关干部下班晚饭后,就是自由活动。大家除打篮球、下象棋、打扑克外,更多的人则三五成群一起出去散步,漫步在营院,边走边观赏营区的一草一木,只见一棵棵沙枣树枝头挂满了金色的小花蕾,将满树枝条压的微微弯下了腰。

沙枣花朴实纯洁,一朵朵小花白中带黄,一丛丛一簇簇,淡淡的清香随风而飘,散发出浓郁的阵阵馨香,弥漫在整个营区,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芬芳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蝴蝶、昆虫,它们在枝头不停地飞来窜去,在花枝上快乐的跳舞,纵情的歌唱,汲取着花蕊的甜蜜,积蓄着酿密的源泉。每当夜幕降临,清新的空气中,飘浮一股股细若游丝的芳香,这种芬芳给训练了一天的军人带来了精神安慰,抚慰了思乡之情,身心疲惫得到了有效缓解,在甜蜜的芳香之中得到解压,使人身心倍感轻松和愉悦。

有时候我按不住心中的冲动,伸手去摘几朵沙枣花,插入瓶中置于床头桌边,装扮单调的单身宿舍。沙枣花虽不妩媚妖娆,但却给了人们一份朴实的美。我迷恋沙枣花的清香,更喜欢沙枣树不畏严寒,不惧风沙,坚强毅力和品质。

离开宁夏三十多年了,对沙枣花情愫使人难以忘怀。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都要去花鸟市场买几束从天水周边运来的沙枣花,摆放在家中,看着含苞待放的花蕊,寄托对青春年华的思念。

其实不光是师部八号泉有沙枣林,58团马莲滩、59团宗别立、60团41号地区、炮兵团呼鲁斯太营区周围都有沙枣树。沙枣树由于耐严寒耐旱,非常适宜戈壁滩的气候和生存条件,也是戈壁滩常见的树种。营区的沙枣树大部分是广大官兵七十年代初移防宁夏时,一棵一棵亲手栽培的。沙枣树既是营区的绿化树,同时还有防风固沙和当院墙之作用。

夏季来临,当你行走在沙枣树形成绿色长廊之中,当你从炎热太阳下走进其间,一股清凉扑面而来,顿感神清气爽。而到了秋天,满山遍野的沙枣树挂满了丰收的硕果,沙枣个头不大,成熟后的果一串一串挂树枝,她像南国之红豆,串串惹人喜爱,摘一颗放在嘴里,涩中带甜。沙枣常常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北国红豆。曾看到有战友用小诗赞语 :"红豆生北国,秋来摘几颗。送给心上人,勿忘兵哥哥。戍边真英雄,此物是见证。″

不光是沙枣香甜好吃,其核还是制作门帘的最佳材料。在宁夏工作期间曾经用沙枣核串过门帘,用不同颜色的空心塑料绳在枣核之间作一些点缀,拼一些简单的图案,再用清漆刷一遍即可大功告成。沙枣核串的门帘非常漂亮,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沙枣树深深扎根于贺兰山戈壁滩,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毫不退缩,就像守卫祖国边关的将士。沙枣树就的像贺兰雄鹰一样,经得起狂风黄沙的袭击,经得起干旱严寒的考验。

谈到沙枣树使人不由想起,驻守在贺兰山深处广大官兵,他们一代又一代,舍小家顾大家,扎根于贺兰山边关,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献奉青春和年华,战严寒斗暑,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国防施工、战备训练、抢险救灾、军民共建,在广阔纵横的大漠戈壁里,在绵延万里的边防线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华丽篇章。这支英雄的部队被誉为"贺兰雄鹰″、"贺兰山卫士″,贺兰山精神是全军树立的43种革命精神之一。十六年来,贺兰雄鹰扎根边防,无私奉献,不畏艰辛,无怨无悔,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万里边疆。

作者成科峰,甘肃天水市秦州区人,大学文化,1978年2月入伍,历任陆军第20师炮兵团1营营部战士,师司令部机要科参谋,58团(守备1团)司令部机要股参谋,21集团军61师炮兵团机要参谋,曾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后任团指挥连指导员、机要股股长,61师司令部机要科正营职参谋、科长等职,荣立三等功3次。2001年10月转业,先后任天水市就业局科长、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市卫生局纪委书记、市卫计委纪委书记、市卫健委一级调研员等职,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先后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理论文章、散文、学术研究、诗歌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