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匹野马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为何当地人不吃也不出口?
发布时间:2025-10-15 17:12 浏览量:1
动物又双叒叕在澳大利亚泛滥了,我的天,澳大利亚不愧是个神奇的国度,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泛滥从19世纪到现在就似乎没停止过。最初是穴兔泛滥,起因是当时的殖民者将欧洲穴兔带到这片土地上,不过,当时的目的是放在自己的农场里打猎消遣的,但他们低估了穴兔的繁殖和适应能力,这些兔子从1859年首次登陆,仅仅过了六年就繁育出了一支数万只的大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更加的猖狂,数量一度曾经突破百亿大关。
经过上百年的人兔大战,澳大利亚最后用上了穴兔最大的“克星”-粘液瘤病毒,才堪堪的将穴兔的数量控制在5亿只左右,虽然比起百亿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但依然呈泛滥的态势,威胁着澳大利亚的生态。
在穴兔泛滥后,接着是狐狸,当时为了控制穴兔的数量,澳大利亚引入了穴兔最大的天敌之一狐狸,原本想着是用狐狸去灭穴兔,没想到来到这里的狐狸放弃了擅长打洞且生性警惕的穴兔,反而盯上了小型有袋类动物,一场“人狐大战”再次上演。
狐狸好不容易消停了点,野山羊、骆驼又相继泛滥,这两种动物也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只是时间不同而已,引入山羊是在1788年,当时英国将一部分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亚,看守的士兵从英国带来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包括各种本土植物以及动物,山羊也包含在其中。但是随着澳大利亚引入绵羊代替山羊,这些山羊就逐渐的在野外无法无天了,数量一度突破了400万大关。
而骆驼当时是被作为畜力工具引入的,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它们也逐渐的被遗忘,作为一种大型动物,它们自由繁殖,没有天敌,在21世纪初,数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要知道,这可是单峰驼啊,是一种已经野外灭绝的物种。不过,可惜的是野化并不代表它就是野生种群。
除了入侵物种泛滥外,澳大利亚本土的物种也没闲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袋鼠了。根据2016年,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袋鼠的数量已经突破了6500万只,这个数量已经是澳大利亚人口数量的接近3倍,它们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公园,甚至是居民的院子里,一些大型的袋鼠甚至还会无端的攻击人。
但这还没完,最近一则澳大利亚野马泛滥的消息不胫而走,让澳大利亚的生态再次雪上加霜。我刚刚查了一下,马在我国跟驴的价格差不多(不是斤的单价,而是总价,毕竟马比驴重),一匹小马驹就能卖到8000元,成年的马一匹更是1-2万元,而澳大利亚的野外现在有超过40万匹马在奔腾,这换成钱的话,这就是行走的40亿人民币啊!那面对这些行走的人民币,澳大利亚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野马在澳大利亚是如何泛滥的?
其实,澳大利亚野马泛滥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只是之前泛滥的动物盖过了它而已,毕竟前面我们说到的泛滥动物动不动就是千万级别,最少的单峰驼还超过了100万,所以几十万匹的野马自然会被盖过风头。
事实上,马进入澳大利亚的时间跟山羊是一样的,都是在1788年,引入的方法也如出一辙。不过,当时的马引入是方便从岸边将货物运输到内陆的。起初,它们运完之后除了当个坐骑外,平时都在牧场里待得好好地。但是,马的跳跃和奔跑能力可不是盖的,于是,不断的有马开始逃逸出来。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马逃逸出来基本上就让人给拿下了,但是在澳大利亚不一样,这里地广人稀,还有成片的草原,这恰好符合马的生存条件。于是,这些马开始逐渐的野化,正常的繁育后代。
它们在这里除了很少有人的威胁外,最关键的就是没有任何的天敌,在野生环境下,野马最大的天敌是狼,而在澳大利亚虽然有狼的亚种之一-澳洲野犬,但是作为家犬再次野化,而且已经登陆澳大利亚百年之久的物种,澳洲野犬早已经形成为了稳定的猎物喜好(有袋类动物),面对体型大、擅长奔跑的马,它们压根就没有兴趣。就这样,这些马在澳大利亚的平原和半荒漠地带无法无天,直到现在拥有数数十万之众。
澳大利亚的生态随着越来越多的入侵物种泛滥已经岌岌可危,而野马(野化马)作为一种大型的食草动物,让这里的生态更是雪上加霜,仅仅是在新南威尔士州的草原上就有超过2.5万匹马在肆意的奔腾。
它们肆意的啃食已经岌岌可危的杂草,坚硬的马蹄在奔跑时都会将小片的草皮直接踢飞,这使得草原上的荒漠化日益加剧,这对于一个羊背上的国家来说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毕竟澳大利亚原本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面积就超过了340万平方公里,所以,拿下这些泛滥的入侵物种迫在眉睫。
为了遏制野马数量的膨胀,澳大利亚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由于当地许多人对野马的态度是友好的,他们认为野马是它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所以,起初澳大利亚用的方式就是绝育,显然这个方法是在搞笑,且不说野马不好抓,就单算给它们做绝育就是一个大工程。
后来,澳大利亚直接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射杀。但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它们分散且奔跑能力太强了。说到这里,就回到了我们的主线:在我国,如果这些马可以合法的捕杀的话,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被吃绝了,毕竟马肉虽然没有驴肉香,但比猪肉可强多了,而且马肉肠等商品的价格也不便宜。
但在澳大利亚,他们射杀后无害化处理也通常不吃,更不用说出口赚钱了,这其实与两个方面有关:
第一就是不好抓。经过野化后,这些马的奔跑速度可达70公里每小时,想要抓住它们谈何容易,而且马体型大蹄子也硬,被它踢到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样就很难做到正常的捕杀它们。
第二捕杀的方式。想要高效率的捕杀野马,只能靠射杀,但是射杀的马想要出口就很难了,除了严格的检疫外,这种射杀后没有放血的马肉也不会达到出口的标准。甚至,他们自己人都不会吃,这一方面跟饮食文化有关,一方面就跟没有正常的屠宰有关。
所以,澳大利亚的野马泛滥就只能靠射杀压制野马的数量,至于靠出口马挣钱就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