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幸同状态低迷,国乒恋情魔咒再现?黄友政们早已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25-10-30 16:30 浏览量:1
有时候,盯着一个运动员久了,你就能从她一个最细微的动作里,读出些不对劲儿来。
昨晚看陈幸同打球,就是这种感觉,心里咯噔一下,像有根针轻轻扎了一下。
场上那人,脚步重得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眼神空洞得能跑火车,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泄了气的疲沓。
嘿,那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轮胎工”陈幸同吗?
那个从非议和低谷里,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的姑娘?
这种既视感太强了,强到我的记忆瞬间就穿越了时空,duang的一声,砸回了王皓对着黄友政破口大骂的那个下午。
黄友政这小伙子,当初可是京队捧在手心里的宝,左手将,天生打球的料。
结果呢?
自从和韩菲儿那档子事儿摆到台面上,你再看他打球,软趴趴的,没了魂儿。
打阿鲁纳那场,简直成了他的生涯黑点,18分钟脆败,把场边的王皓气得恨不得自己抄起板子上去抽他。
王皓那句“要死不活”,骂得狠,但句句在理。
竞技体育,尤其国乒这个修罗场,不是偶像剧片场,不是让你来谈情说爱的。
你没那股子“谁挡我我弄死谁”的劲头,你就别上来占着茅坑。
所以前几天,我在网上跟一帮人吵得不可开交。
我说陈俊松、王晓楠那对二十出头的小朋友,天天在社交媒体上腻歪,是“自寻死路”。
立马就有人跳出来给我扣帽子,说我老古董,思想封建。
我当时就乐了,回了句:您家孩子要是正冲刺清华北大呢,您乐意看他天天在学校里跟人搂搂抱抱吗?
你看谁心里不打鼓?
一下子,世界就安静了。
有些道理,换个场景,大家都门儿清。
说真的,一开始对陈幸同和周启豪这一对,我没太大意见,甚至还觉得,挺好。
快三十的人了,打法、性格都定了型,身边有个人作伴,互相鼓励一下,没啥不好。
再说了,他们俩都不是那种被寄予厚望、必须为国乒扛旗的绝对核心,咱也没必要用要求奥运冠军的标准去苛责人家。
可现实这玩意儿,总喜欢冷不丁地给你一耳光,让你清醒清醒。
现在的陈幸含,哪里还有半点在横滨一鸣惊人,把孙颖莎斩于马下夺冠时的风采?
那会儿的她,眼神是亮的,是带着杀气的,整个人就像一柄出了鞘的利剑。
现在呢?
场上失误频频,战术执行一塌糊涂,整个人就像一个信号被严重干扰的遥控器,按东它往西。
她的反手相持是看家本领没错,可光靠一招鲜能吃遍天吗?
那板能一锤定音的正手呢?
被谁偷走了?
运动员的黄金生涯,比烟花还寂寞,绚烂一瞬,然后就没了。
尤其对于陈幸同这个年纪的女队员来说,每一场球,每一个机会,都可能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张门票。
她不像王曼昱、孙颖莎,有大把的青春可以去试错,去挥霍。
巴黎周期一过,年龄的警报就会在她耳边疯狂响起,一波又一波比她更年轻、更渴望胜利的“小魔王”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把她拍在沙滩上。
这个节骨眼上,谈恋爱到底会不会影响状态?
这问题,简直就是体育圈的“哥德巴赫猜想”。
往好了说,那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可万一呢?
万一碰上点鸡毛蒜皮,今天吵个架,明天闹个别扭,你那颗需要像手术刀一样精准稳定的大心脏,还能稳得住吗?
普通人失恋了,大不了请天假,哭一场就过去了。
她们不行,她们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国家。
说白了,我不是什么封建家长,非得把爱情视为洪水猛兽。
我只是觉得,时机太重要了。
在你还没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挣得一个确定的未来,在你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抵御任何外界干扰之前,有些东西,真的得忍痛割爱。
赛场上那张小小的球台,就是她们的战场。
在那里,容不得半点分心,容不得一丝软弱。
除了胜利,一切都是虚妄。
看着那个在场上挣扎的背影,我心里是真难受,骂也不是,疼也不是。
路是自己选的,没人拿枪逼着她。
就是觉得可惜,可惜了那么好的天赋,可惜了那么多日日夜夜的苦练。
别让那些风花雪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球台边,风停了,就只剩下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