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特辑|穿着率只可能奇高的秋冬外套

发布时间:2025-10-31 10:31  浏览量:1

十一长假后,北京直接抽中南方深冬体验卡、气温急转直下,白天在10度上下徘徊就算了,夜里变本加厉地直接跌破冰点。在供暖尚遥遥无期的美丽秋日,我回到家中放下包包不做别的,就开始践行层层加衣的洋葱穿衣法;甚至棉被都换了最厚的那床,晚上早早冲好热水澡爬进被窝看书追剧,有一种在什么与世隔绝的世界尽头孤独终老的平静死感。

在这样比以往更甚的、稍纵即逝的秋天里,风衣毫无生存空间,已经被我郑重定性为北方居民衣柜中0价值的服饰单品、打算统统发往海鲜市场处理掉。

所以标题中我说秋冬外套,特指的就是厚款羊毛大衣、羊毛羊绒大衣、羽绒服/棉服这些真正可以依据穿衣场景不同、在北方冬日也能发光发热、护你周全的实用性外套。

过去三年每到此时我总会写一篇Fabrique的秋冬外套,这个传统沿袭至今已与我本人的消费行为很好地融为一体:既是为大家梳理推荐,又在这个过程中切实买到自己中意的款式,免去了进出各种网店选款,再一一对比材质、价格的这种费时费眼的巨量劳役。

一直以来大家对Fabrique的正面共识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她们与世界范围内几百名知名设计师合作的限量款式只在此有售的独特模式;第二,由于每款设计的产量并不大,所以很好地避免了撞衫、撞款。

我再加两条:得益于Fabrique合作的设计师足够多,所以各种风格的服装在此汇聚,任是谁都能找到合乎眼缘的单品,节省了大量“逛”的时间;面料、设计对得起定价,对比许多品牌同类型衣物的标价甚至可以说是划算,并且完全不是年抛型单品,禁得住长久穿着。

所以我先在本文开头将双十一机制双手奉上,大家点击以上图片跳转小程序直接就能逛街:

1.新用户注册获50元礼品卡,有效期30天;

2.第一次添加企微用户获50元优惠券,有效期30天;

3.首单获500积分;

4.备注【表姐】订单直接减50元;

5.app/小程序根据会员等级折上折、积分直接抵扣;

不着急逛的,我来边分享边谈谈Fabrique本季的小变化以及我特别喜欢的几件秋冬外套。

上个月Fabrique选在北京开设了品牌成立以来的第一家线下店,在这之前悄悄面世的,是低调设立起来的紫标系列(PURPLE LABEL)成衣。

Fabrique并未在任何渠道将其大张旗鼓地宣告天下,紫标的介绍只得寥寥几行,安静地排列于页面的一隅,缺乏耐心的人大概率直接错过。

法国高定协会正式成员/设计师Stephane Rolland在线下店开幕当天,下图即是他为Fabrique设计的紫标系列(PURPLE LABEL)作品

紫标二字在时尚爱好者心中的记忆点,大抵会全部关联到美国时装品牌Ralph Lauren上。Ralph Lauren紫标,并不像它的欧洲同辈那样、总喜欢标榜手工艺,而重在诠释一种风格和设计。

那天跟alt聊天,他形容这种风格为华丽的“跋扈感”。

相较于主线蓝标而言,紫标当然会在选料上升个档,羊毛换羊绒、皮衣也选用更轻薄细嫩的皮料……但这些与其他类似品牌并没无太大的差异性。紫标真正的过人之处是表现出来的那种性格和姿态:它整体风格比蓝标更加华贵,真有种脱离主流的跋扈感,这是它与其他强调低调优雅的同档品牌的最大不同。

Fabrique紫标系列

很多消费者曾抱怨紫标并没有那种让人需要正襟危坐、规规矩矩把衣服奉若神明的姿态。

我个人觉得这和美国英国的风格有很大关系,紫标的华贵和跋扈并非为了让人将衣服束之高阁去研究一针一线,而是无论材料多好、你就把它当作普通衣服那样随便穿的感觉。如果我们试着从这个角度去欣赏Fabrique的紫标系列,或许也会得到启发:

正因为没有历史和前人传统的束缚,Fabrique PURPLE LABEL想做的,是将高定精神植入于成衣制作中,翻译过来就是:让顶级质感、被推敲过的细节和实穿度同时存在于一件作品中,并且它可以穿越周期,成为任何时代、潮流和审美下都成立的衣橱必备款。

我自己蛮惊喜的地方是,虽在材质、设计和风格上更上一层楼了,但紫标系列的不少款式相较于主流设计师限量款也只提升了几百至一千元上下,绝对称得上是非常有诚意的定价了。

对于这个我本来只想“顺带说一嘴”的新系列,如果选一件最适合当下季节的单品来推荐,我认为莫过于曾任Kenzo男装创意总监的Roy Krejberg创作的这款驼色大衣。

这些年市面上的驼色大衣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创意,大差不差都在舒适区里围着Max Mara的101801做增减变型,毕竟这位驼色大衣里最著名的经典之作,街拍、电视剧、社交媒体上……它无处不在。

101801最招牌的特色是长约120厘米、双排扣、羊绒羊毛混纺、类似和服线条的袖子设计,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一丝冗余细节。哪怕后来由它为中心辐射出了类似浴袍款、风衣款等等,但三十年来翻来覆去被全世界品牌模仿“致敬”的,永远是101801。

我穿101801时,有很明确的“我是现代女性,我是华尔街女性”那种意气风发感。因为这款外套足够长,走起路来或摇曳生姿或潇洒率性,与经济上行期咱们溢于言表的精气神儿相得益彰。

当人们望向一个身着101801大衣的女性时,观看者和被看者彼此都明白,那个被包裹着的形象已经不仅仅关乎美丑了,而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崇尚高品质生活和高级却低调设计的形象。

Roy Krejberg为Fabrique设计的这款名为Pina的驼色外套,则完全隔绝于101801为驼色大衣赋予的光环和一部分刻板印象。

它被设计成膝盖之上的直身中长款,从实穿度上直观来看,显然是对小个子更友好、对身材的包容度也更大。但更重要的是,这件外套扑面而来的气质,我感觉完全不是歌颂精英、阶级或是成功的那种锋利的侵略性;而是洗尽铅华、温暖、自在、温柔似水的现世安稳感。

这种感觉自然源于设计,后来看照片时我才发现,Roy Krejberg为这件外套做的设计,从上到下、里里外外都没有一个锐角,完全是弧线和直线的组合。说句不要脸的话,简直跟我装修的思路一模一样,全屋几乎都是圆弧线,为的就是视觉上更温柔、让自己和客人在精神上都松松绑。

而山羊绒、桑蚕丝和绵羊毛混纺而成的质感,也从材质的角度进一步加成了这件外套流动的温柔感,尤其在阳光下,油光水滑地闪着温暖的金棕色。

因为Roy Krejberg把它设计成无领偏门襟大衣+同材质大围巾的款式,既俏皮、一衣多穿的灵活性也出来了:

一套穿着更隆重大气、在室外也足够防风,适配于任何需要频繁出入写字楼的职场场合;取掉围巾搭配自己其他风格的三角巾、围脖或皮毛大围巾,又可以是另一番或可爱或休闲或华贵的装扮。

所以我大力推荐将外套预算定在4000元左右的朋友先在Fabrique搜索栏输入“紫标”二字查看结果,虽然现阶段紫标系列的作品只占平台的极小部分,但件件经典简约,且真正为穿着服务,极适合现代女性。

不过在Fabrique的主流常规款式中,今年依然有让我一眼倾心、上身后又方方面面超满意的秋冬外套。

第一名我推荐中国设计师孙大为Fabrique贡献设计的Audrey格纹大衣。没办法,无论拥有多少件,我对这种人字纹大衣都毫无抵抗力,谁让Fabrique每年都会有设计师围绕这个主题去做设计、且出来的作品还各不相同呢?

如果我把过去三年购入的人字纹外套排列在一起,你就能直观的感受到,虽是人字纹,但它们穿在身上的感觉和风格却各不相同:有的纯粹英伦、有的偏向学院派老教授、今年的则像……侦探。

这件外套在设计上的美丽大家都能直观感受到,我说几点实际穿着层面的受益:

一是它以绵羊毛、羊驼毛、聚酯混纺而成,不会像纯粹的羊绒大衣那么金贵,禁得住日常蹂躏。

如果看过我前几年文章中针对苏格兰的Harris Tweed面料反复写过的几次科普,相信很多朋友心里已经门儿清,以人字纹粗花呢这种面料制成的猎装,其实就是苏格兰红脸蛋们干点体力活或户外运动时主要穿着的,它耐磨、耐造,防风防水性能都很不错。

所以别看是羊毛大衣,但我拍照这天北京阵风六七级、温度是个位数,里面只穿一件薄羊绒衫,风真的打不透的。

第二是这种人字纹大衣在咱们这片时尚土壤下开出来的花,一般都是休闲西装外套式的设计。好处是女生穿也会比较英气、带点复古绅士的feel,但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个最大的弊端,就是领部到胸前的保暖性能很差,风嗖嗖往里钻,需要搭配大围巾溜缝儿才行。

孙大为Fabrique做的这个款式,特别在领部做了“密封式”设计,我觉得是真正的设计为功能所用,并且用起来极为顺手。

因为在寒冷的气温下,户外行走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把领子立起来,设计师在领部多加了两枚纽扣,就为这一刻做了完美的闭合;而领子下拼接的柔软麂皮绒,既在细节上丰富了立领造型,又非常利于你做搭配。

比如我搭了同色系的礼帽和麂皮翻毛短靴,这种经典款式是人人几乎都有的单品,因为这件大衣,又多了一方可以施展魅力的日常舞台、提升了利用率。

第三是相较于之前几件人字纹,这件外套在稍稍廓形的基础上搭配了腰带,束紧后除了增强保暖,还有效地强化了身材比例,更有侦探大衣那个原汁原味的范儿。

所以我推荐错过之前几件人字纹大衣、又钟爱英伦风格的朋友大可试试这件,你不会失望的。

既然说到英伦风格,我捎带手再推荐正儿八经英国设计师Blue Farrier为Fabrique设计的大地色系格纹斗篷大衣。

在Fabrique购物这几年,我渐渐挖掘出一批以前不熟悉、但现在十分钟爱的设计师,比如巴黎女装设计师Miren Itxaso Martinez、法国高定协会正式成员/设计师Stephane Rolland、英国设计师Blue Farrier等等,他们的设计风格都很经典大气,对现代女性而言非常实穿。

Blue Farrier的职业履历曾与Chloé、Loewe、Sandro等品牌产生强关联,个个儿都是致力于展现当代女性魅力的牌子。她之前为Fabrique设计的白衬衫有gentlewoman的意思,为千篇一律的白衬衫市场带来了新的气象。

今次设计的绵羊毛双面斗篷,灵感源自于几千年前的Poncho斗篷,这个斗篷最初的形态其实就是一大块织物中间掏个洞、两侧以纽扣闭合,既遮挡风雨保暖、又方便身体活动,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功能性单品。对比来看,Fabrique这款从结构上来看,算是非常精准地复刻至源头了。

实话实说,斗篷这类型的衣物在北方严酷冬日肯定不是首选,因为哪怕它再厚实也会让人有四处漏风、不够严防死守的体感。但我觉得斗篷实用与否不能一概而论,是需要结合穿着者的出行习惯和生活场景来讨论的:

如果你是开车上下班一族,又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户外行走的话,那么它在任何一个城市的秋冬都是宜穿的。其实得益于斗篷像风筝一样的形态,你大可以往里面塞厚衣服的同时不必担心太过臃肿,对身材的包容度是很高的。

法棍包也是今年的新品包袋,点击可直接跳转

Blue Farrier将设计英伦化的做法,是一面采用大地色系深浅格纹的拼接过渡,另一面则统一为纯粹的咖啡色/巧克力色。这样的色系与牛仔蓝、长靴、针织衫都能组合而成毫不费力的时髦效果,从冬天的沉闷街景中跳脱出来。

我比较欣赏这款斗篷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整体用皮子镶边、勾勒出一个温柔的层次和轮廓感;还有,设计师不但为斗篷设计了一个小立领来增加实穿度,还为这个立领搭配了一条小小皮带、用以保证脖颈处的闭合与温暖。

所以其实在北京前两周大降温、整体在五度上下徘徊时,我内里搭配打底衫+毛衣、最外层披上它出门时,感觉好像盖了一个小毡子,足够挡风、体感并不冷。

我妈更喜欢我穿格纹面,她不懂什么复古啦英伦啦这些风格上的说辞,只是觉得显得人年轻、更活泼;咖色面则更简洁大气,透露出的成熟气质更多。

对于可双面穿着的衣物,我的保养建议是:从外面回到家以后用刷子把外侧的浮尘整体过一遍,然后挂在阳台通风。

每天花几分钟形成习惯后,除非遭遇咖啡泼一身这种突发事件,否则一般大衣真不用特意去保养、更避免勤洗,就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好状态。

除了这款斗篷可以双面穿着,曾任Alexander McQueen副线设计总监的设计师Sinha-Stanic为Fabrique限量设计了这款温暖的羊羔毛夹克亦可双面穿着,且我认为足够扛得住冬季的低气温。

前两天跟做服装的朋友聊天,她说今年服装行业的主流趋势是皮草外套,这里面的逻辑除了头部电商牵头大力推动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众对于这些年翻来覆去的双面呢大衣、羊绒大衣、羽绒服等等审美疲劳了,需要些新鲜的东西来刺激购买欲。

皮草一直是个比较有争议的类别,我自己是没消费过,因为像Fabrique这种羊羔毛拼麂皮的夹克对我而言就足够毛茸茸、暖融融地御寒了;而且我非常害怕自己流露出哪怕一丁点儿的贵妇感,更中意俏皮、灵动、英气这样的形容词。

这件夹克不同部位最核心的材质是100%绵羊毛、骆驼绒、骆驼毛和聚酯纤维,它显然是一件重视实穿度高过任何其他方面的作品:

麂皮面朝外时风格上更酷,泰迪熊一样的羊羔卷毛贴在身上好像抱着小羊一样暖和;蓬松的羊羔绒朝外时观感更可爱温暖,麂皮在贴身层一样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物理隔绝,风打不穿的。

正因为这件外套休闲上班两相宜,所以我日常出门的瞬间会本能地直接套上它就走,跟什么风格都相配。个人觉得它尤其适合搭配帽衫+冷帽,无论室内外都舒适、有型、温暖。

我还大力推荐两款同为法式新复古风格的羊毛混纺大衣,它们手感扎实、织造得非常紧密,整件衣服相当有分量,虽然看起来温温柔柔的,但上身后仿若一具盔甲,即时温暖效应明确。

履历中赫然印着BURBERRY前设计总监的Lars Dizon还曾先后在N˚21、Bottega Veneta和Blumarine任高级设计师一职。

他与Fabrique合作的一系列单品以【下课后】为灵感,试图打造的,是纯真年代的女孩子们散漫随性、在校园里走走停停的闲暇秋日图景。

兔耳朵造型的围巾领是展现“学生气”最直观的细节,但触摸到材质后,你会发现那种圈圈毛呢的蓬松肌理真的跟自己学生时期穿过的外套颇有重合之处;而且这个棕十分特别地微微带有一丝橄榄绿色调,我看到它直接想到妈妈衣柜里随着时间流逝自然穿旧的大衣我再拿来继续穿的旧时光。

同为棕色调,伦敦设计师Joyce Okogba以艺术家Kenneth Noland早期的画作为灵感,设计出这款自带古着感的美丽茧型大衣。

已经很久没什么人提到茧型大衣了,但在我心中它是组成法式复古风格最重要的单品之一:茧型外套、直筒牛仔裤、踝靴,每样单品都是我们衣柜里一定会有的,不需要猎奇也可以拥有自己的风格。

我并不了解这位艺术家Kenneth Noland,但我喜欢Joyce Okogba以明亮的橘色刺绣为本是棕黑色调外套描边的做法。

几笔鲜亮的彩色贯穿领襟、门襟、袖口和口袋处,仿佛美术生速写一样,在冬季灰暗里,色彩其实就是象征我们当下情绪的语言。

当然,没有羽绒服的北方冬季是不成活的,无论它再土、再缺乏创意、再与时尚不沾边儿,也永远会是北京市市服,刚需地位不可撼动。幸好在Fabrique,羽绒服经由履历过硬的时尚设计师之手,得到了相当正面的蜕变、不再千人一面。

当我摸到荷兰设计师Kasha Fowler Crampton设计的翻领绗缝短款羽绒服时,马上见识不足地跟我妈大惊小怪:你快看这件羽绒服,它的外层好像绸缎那么顺滑啊,不像咱之前买的那些,走起路来刺啦刺啦的,它摩擦起来没声儿呢。

妈妈拍的这张很好地展示了面料如绸缎般顺滑

或许你跟我一样,对Kasha Fowler Crampton这位设计师知之甚少,但请她来设计羽绒服颇有些正当性:Kasha职业生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在曾比肩BURBERRY、以防水羊毛闻名的英国老牌Aquascutum做高级设计师,擅长的就是将实用层面的功能性融合进高级时装中。

得益于这份工作带来的经验,她之后曾深度参与过Rocsanda与Barbour、Fila的联名系列,其中很出圈的防水外套和拼色羽绒服就出自于她之手。

她为Fabrique设计的这一橙一白两色短款翻领羽绒服,我和我妈穿下来都非常满意。

第一满意在长短上。我穿羽绒服的历史经验总结起来就是放弃文学,放弃比例、放弃款式、放弃颜色,只为保暖。

但与之矛盾的,是T恤也好、夹克也好,最让本人感到舒服且有安全感的长度,其实是前正好卡在胯骨、后盖住屁股三分之一处的位置。这样既能护住腰部不受凉,又可以将腿完整露出、不会在视觉上形成五五分比例,还不至于像穿上长款羽绒服那样活动受限,一举三得。

Kasha的这款设计,长度刚好稳稳地落在我的舒适区上,算是意外之喜。

其次是我开头说的材质,她没有单独使用常见于羽绒服表面的聚酯纤维,而是混纺了超过50%的醋酯纤维,在羽绒服面部形成了视觉上好似绸缎的莹润光泽感。

手摸上去,滑滑软软的,真的会让一件羽绒服有贵气感,这本是很少会在羽绒服上被呈现出来的气质。

妈妈穿橙色更好看

关于羽绒服的面料,我曾请教过服装人,这里捎带手多分享两句:可能市面上90%的羽绒服面部都会使用聚酯纤维面料,这是因为羽绒服算是冬天户外功能型单品,一般需要做三防工艺(防污防水防油),聚酯纤维可以实现它。

当然前两年也有过用羊毛做面部的潮流,劣势就是不防水,所以反而在下雪天比较不适穿。

第三是这件衣服很轻软不压身,但保暖效果一流。我查了下,填充的是90的白鸭绒,根据码数区别最高可以充到152g,算是中等偏厚的款式了。对于生活在非东北的北方城市的朋友们,完整穿满一个冬季没有任何问题。

我个人非常推荐白色,这几年我喜欢在冬天穿全套白色/米色系服饰,更衬气质。

橙色在我的刻板印象中本是对亚洲肤色不够友好的,但无论自己还是妈妈上身后,都一致赞同Fabrique的这个暖橙绝对是抬气色、而非让你黄上加黄的。所以诸位大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安心选择,百分之百不会失望。

除此之外,上文提到的、做正反两面穿羊羔毛夹克的设计师Sinha-Stanic真的很乐衷于设计冬日保暖单品,他也为Fabrique创作了淡薄荷绿色的无领长款羽绒服,整体有点像是棒球外套的延长版。

跟市面上常规的羽绒服相比,这款会更年轻时髦;内里填充的同样是90的白鸭绒,穿它出门就好像披着一床羽绒被似的,在有型的基础上保证了绝对的温暖。

北方的冬季,什么其他的都往后排,只有足够的温暖才能带来体面。

以上这几件是我摸过、穿过、深度体验过后,从设计到材质、再到保暖功效,方方面面都认可,觉得水准在线、会适合大多数人的几款秋冬季实用外套。若是完全出于我个人的偏好,那下面几件则会非常之帅气利落:

擅长极简设计、现任Calvin Klein资深女装设计师的Mariana Catta以古着赛车夹克为蓝本、重新为之构建起现代结构,设计出这件版型轻快潇洒的立领皮夹克。

我最喜欢它纯正的车厘子色泽以及皮面微微爆裂的纹理感,非常秋冬复古,好像就是自己从什么父母辈的衣柜里搜罗出来的一件老衣服。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商品页面

所以我放弃了皮衣常规的酷炫搭配,用它配西裤,秒回小时候看便衣警察的年代。

职业生涯辗转于Jean Paul Gaultier、John Galliano和Balmain的意大利设计师Katiuscia Valente最擅长把华丽的宫廷风格注入时装创作,但她为Fabrique设计的这套仿麂皮夹克套装却非常实穿。

我喜欢它鲜明意式审美彩色的风格:肉桂红棕色麂皮绒+重工金色徽章纽扣+深棕色织带镶边,非意大利设计师真的很难把握这诸多元素下的微妙平衡。如何让平添了都市时髦质感的服装依然透露出贵气、且并没有法国品牌那种始终保持高高在上的倨傲态度,我想没有人比意大利人更有心得。

现任Hermès女装设计师Miren Itxaso Martinez去年为Fabrique设计了一款非常漂亮的羊毛斗篷,今年她依然把自己的创作重点放在体积和结构上,牢牢遵循自己信奉的“没有比简单而优质的设计更好的设计了”这一初心,可见顶级时装屋的工作履历对其的影响之深。

她认为时髦元素和转瞬即逝的单品并非一种健康的时尚消费方式,所以尽力去创造一些可以代代相传、永恒的服装作品。这件白色羊毛夹克兼容并序:既有西式的精裁结构,传统交叠的领襟设计又蕴含新中式美学。

当你将真皮编织纽扣敞开或闭合穿着时,完全是不同的两种风味,对于每日在都市行走的现代女性而言,它就可以是穿越潮流更迭、成为一件衣橱永恒款。

还有这件纽约设计师Manu Santos以包豪斯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羊毛羊绒混纺大衣,它手感顺滑、线条流畅,藏蓝色调得特别正派漂亮,完全不同于设计师曾在Khaite和Reformation设计的那些先锋之作。

穿上它我唯有一种感觉特别强烈:没有谁比广大公务员姐妹更适合这件大衣了!体制内大衣!

好啦,以上所有款式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都可一步抵达,大家亦可在这个页面一次性领取好所有优惠券,省去翻来覆去找券的麻烦。

从几年前Fabrique以全新的服装设计模式在这个市场中横空出世,到今天视“不取悦、不妥协、以顶级质感和开创性设计细节”为核心理念的紫标系列悄悄萌芽,我观感中的Fabrique极少受到潮流的裹挟,更多的是百分百尊重每位合作设计师的创作理念、“放任”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这个平台百花齐放。因此,任是何种审美的顾客都可以在这里选到自己心仪的款式。

并且她们知道,千千万的普通人早已被每日生活夺去了棱角和心气,街道从不是她们的t台、而是奔赴苦难过程中的焦躁一环。所以大家需要的,绝非是什么让眼球爆炸、不合时宜的先锋款;而是容错率高、普通牛马也可以去尝试驾驭、且穿起来很不错的标志性设计。

我早已过了季季要为自己添置新衣的人生阶段,且因为工作原因几个衣柜爆仓许久。但每临近秋冬换季时,总还会打开Fabrique的页面,选两件无视潮流、值得长久穿着的外套,替换掉曾经购物欲横流时不管不顾买下的古怪单品,借此滚动轮转、完成一个成熟衣柜的更新换代。

关于风格、关于搭配、关于长期主义,如今都早已沦为老生常谈的陈旧话题,标榜独立思考也成为一种从众行为。但我认为风格和搭配从不只关乎于服装鞋帽,所以更倾向于呼吁诸位多向内探索:去读书看报、去在阳光下跑步、去花时间亲手烹饪美食、去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之产生能量交换。

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不需要谁教,所有你看中的衣服,都会自动为了你的风格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长期主义自然而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