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声声绕凉州 丝路文旅谱新篇——“东天山来的骆驼队”走进武威侧记
发布时间:2025-10-31 09:39 浏览量:1
两千多年前,张骞披烈日,涉黄沙,在茫茫戈壁踽踽独行。他脚下的路,后来成为流淌着商品、技术与文化的活水,驼铃声声,串联东西;他走过的道,最终化作一条名为“丝绸之路”的璀璨纽带,让中华文明的篇章,从此融入整个世界历史的波澜壮阔。
如今,悠扬的驼铃声再次响起,一支来自东天山的骆驼队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启程,前往河南洛阳,重走“丝绸之路”,为悠久的文化脉络,注入蓬勃的新生力量。
这支由33峰骆驼、3匹马和20多位队员组成的队伍穿越无人区、抵御了极端天气,用脚步践行着“传承丝路精神、活化文化遗产”的初心。“‘丝绸之路’驼客的历史被人们渐渐遗忘了。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重现驼客历史,加深人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符号的认识。”领队蒋晓亮说。
10月29日,长途跋涉的骆驼队来到凉州城区。道路两旁挤满了围观的市民,大家面带笑容,用手中的设备记录下驼队的身影。
南城门楼下,《西凉乐舞》舞蹈演员们早已就位,舞裙飞扬、舞姿翩跹,再现古凉州的繁华与风采。“凉州大将军”核验驼队通关文牒,驼队正式踏入“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凉州城。
来到雷台景区,攻鼓子表演、长袖舞、民族舞,歌曲《等你在凉州》等节目依次上演,武威用最高礼节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武威人民还精心准备了劲道爽口的面皮子、软糯香甜的油饼子卷糕、香气四溢的三套车等特产招待驼队队员,把热情与真诚藏进一道道美食中。
“我从酒泉瓜州跟着‘东天山来的骆驼队’一块重走‘丝绸之路’,对我来说是一场磨炼和挑战。有了这次经历,以后遇见任何困难和挫折我也能从容面对、更好解决。”驼队骑手茹作新说。
在河西都会景区“姑臧合市”门口,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独具特色的非遗展示让人大开眼界,雄浑豪迈的《凉州词》吟诵更是动人心魄。
“在武威,我们既感受到了‘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在体验了新技术、新模式之后,对武威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座城市,既有‘古’的韵味,又有‘新’的活力。古今交融,充满魅力。”蒋晓亮说。
一直以来,武威市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目的地”为载体,不断挖掘文化底蕴、激活资源要素、培育多元场景、促进融合发展,在健全“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上出实招,在厚植宜居宜游底色上求实效,在增强服务保障功能上下苦功,不断提升武威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擦亮“天马行空 自在武威”旅游金字招牌。
“我们将开发更多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文旅融合产品,提供适合不同年龄层、不同消费能力的定制化、个性化服务,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高效的治理、更加优化的环境,夯实旅游市场的‘保供’基础,点燃‘促消费’的引擎,构建一个供需两旺、安全有序、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现代旅游业体系。”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旅游管理科副科长何玉婷说。
“‘东天山来的驼队’更像是一支文化传播的‘使团’,希望他们能把武威的故事讲给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将兄弟城市团结得更紧密。”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超表示。
快乐的时光温暖而短暂,驼队在简单休整后重新启程,他们沐浴在凉州的微风里,唱起欢快的歌儿,在驼铃声的伴奏中,开启新的旅程......
记者赵东晓 马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