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高台骆驼城遗址:丝路绿洲的古城遗存

发布时间:2025-10-30 20:22  浏览量:1

在河西走廊的地理中轴,黑河流域的生态腹地,坐落着一座承载着自然与人文双重价值的县域——张掖市高台县。在这里,一个见证丝路文明交融的活态博物馆——高台骆驼城遗址已静静矗立千年。

10月29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活动走进张掖市高台县,感受这座汉唐古城里的丝路遗韵。

骆驼城遗址总面积约30.7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2—8米,周长约4.5公里,平面呈“日”字形,由南北两城组成,“腰墙—瓮城—马面—角墩”四位一体的防御体系,见证其军事重镇的过往。现存东、西、南三座城门遗迹,向我们诉说着汉唐时期这座绿洲城邦的昔日辉煌。

高台县骆驼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属那些魏晋壁画墓里色彩斑斓的魏晋画像砖。这些以生活场景、神话传说、丝路商贸为核心题材的艺术珍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的窗口。

高台县魏晋壁画墓,位于骆驼城东南5公里处的戈壁台地,该墓曾两次被盗,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高台县博物馆实施抢救性清理。其中,100多块彩绘画像砖成为学界焦点。这些发现填补了魏晋时期丝路支线城市考古的空白,让骆驼城成为河西走廊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城遗址之一。

《牧马、骆驼图》采用创新的“没骨画法”——不勾勒轮廓直接施色,骆驼造型融合了波斯艺术风格,体现了游牧文化与中原技法的完美融合。《采桑图》展现了农业生产场景,《车马出行图》则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与敦煌壁画相比,骆驼城壁画更侧重世俗生活叙事,而非宗教题材,且砖画尺寸较小(多为30×40cm),便于墓室装饰。

高台县博物馆

“这块《牧马、骆驼图》壁画砖,作为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璀璨结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重要的历史价值,在美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也为后人了解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艺术风貌与社会生活打开了一扇珍贵的窗口。”高台县博物馆副馆长孙丽娟说。

如今,骆驼城遗址的文化价值正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今年9月国家博物馆将“高台采桑图”砖画列入“万里丝路——东方丝绸故事”常设展。自2021年起,配套数字互动屏让游客可以扫码观看壁画复原动画。

高台县魏晋壁画墓画像砖(复刻)

在保护技术方面,高台县博物馆采用3D激光扫描技术对壁画砖进行数字化存档,使用纳米硅氧烷加固剂防止砖画酥碱。2024年推出的“云端骆驼城”VR展厅线上访问量突破100万次,实现了文物资源的远程共享。

从汉唐时期的丝路重镇到当代的文化遗产,骆驼城遗址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和传播,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为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杨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