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拉美动作遭质疑!“美国优先”是否会加剧孤立主义?

发布时间:2025-10-29 20:40  浏览量:1

尽管特朗普在全球宣扬其“和平缔造者”角色,甚至涉足自身并不了解的战乱地区,但其政府却在公开筹备对委内瑞拉实施军事政权更迭。

美国对拉美“后院”的扩张野心并非新鲜事,20世纪拉美历史中,美国无端干预、企图推翻他国政权的案例屡见不鲜,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1961年猪湾事件、1973年智利皮诺切特政变及1989年对巴拿马的军事行动等事件,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在特朗普授权中央情报局开展地面行动后,1989年对巴拿马的军事行动模式,被认为是应对委内瑞拉问题的最可能方案。过去数月,美军以打击走私毒品船只为名在加勒比海地区活动,却始终未提供相关证据。

事实上,委内瑞拉并非毒品交易主要源头,与美国芬太尼泛滥问题关联极小,将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认定为“不存在的贩毒集团头目”,不过是美国推进政权更迭的空洞借口,实则掩盖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

特朗普对毒品问题的关切真假难辨,但他显然忽视了基本的供需逻辑:若美国国内对毒品无持续需求,拉美及其他地区的毒枭便不会费力构建通往美国的供应渠道。美国的阿片类药物危机本质是社会功能失调的产物,切断少数供应渠道仅能带来暂时缓解,与委内瑞拉并无实质关联。

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敌意早有端倪。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时任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曾力主对古巴、委内瑞拉与尼加拉瓜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当时未被特朗普采纳。

到了第二任期,特朗普对马尔科・鲁比奥(出身极端反卡斯特罗家庭,是自亨利・基辛格后首位同时担任国家安全顾问与国务卿的官员)提出的“人权侵犯”“选举舞弊”论点不以为然,却因鲁比奥以“毒品交易”为借口游说而改变态度,不仅叫停与委内瑞拉的谈判,还对委采取强硬立场。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作为乌戈・查韦斯的继任者,过去十二年的表现常令外界失望,甚至引发不满。查韦斯生前推行的社会主义理念不止于委内瑞拉,其助力本国贫困人口脱贫的举措得到古巴支持,而菲德尔・卡斯特罗在2002年美国支持的新自由主义政变中,曾关键阻止查韦斯政权被短暂推翻。

查韦斯在2013年去世前,多次赢得国际认可的选举,但马杜罗背离玻利瓦尔主义理念的行为,被不少查韦斯主义支持者视为“背叛”,2024年大选操纵争议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美国对马杜罗敌意明显,但马杜罗急于讨好特朗普的传闻加剧了国内不满,不过其支持率或因此出现反弹。

美国的敌意还蔓延至哥伦比亚。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是巴勒斯坦权利的积极支持者,上月他在联合国大会发表强硬演讲后,美国吊销其签证;此外,佩特罗对美国在加勒比地区“法外处决40余人”表示愤怒,随后也遭到美国制裁。

特朗普的相关行动与意图,遭到众多民主党人及部分共和党人的质疑。质疑的共和党人主要担忧“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加剧美国孤立主义,毕竟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干预行动的举动,会让人联想到“让美国再次伟大”支持者反感的新保守主义倾向。

若有人提醒特朗普,在加勒比地区公然挑起军事冲突不仅会降低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可能性,对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也收效甚微,他或许会有所收敛,但特朗普向来反复无常,也可能认为从南美“夺取利益”对美国有利。

此外,特朗普再次暴露对近代史的无知,竟将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描述为“哥伦比亚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总统——一个有严重精神问题的疯子”。其粗俗言论虽已司空见惯,但或许在指责他人前,应先审视自身形象是否与其指控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