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④|魏晋墓壁画砖里的丝路盛景
发布时间:2025-10-29 19:15 浏览量:1
10月29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张掖高台县博物馆,透过一块块墓葬壁画砖,还原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的生活图景与丝路盛景。
这座坐落于高台县湿地新区的汉唐风格建筑,馆藏5109件文物,其中含133件一级文物,属国家二级博物馆,其“古冢丹青——高台魏晋十六国时期墓葬壁画艺术陈列”展厅,堪称魏晋生活的“地下纪录片”。这些出土于全国最大汉唐遗址骆驼城、全国最密集古墓群许三湾的壁画砖,上承汉画传统,下启隋唐风格,既有一砖一画的独立场景,也有多砖连缀的“地下动画”,从生产到生活、从现实到神话,全景式呈现河西走廊的生机。
壁画砖中,农耕文明的智慧清晰可见。《二牛耕地画像砖》里,两头耕牛架直辕犁,农夫扶犁扬鞭,“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印证当时农业的精耕细作;《播种图壁画砖》中,撒种、耙地、覆种的流程完整,搭配《采桑图壁画砖》里女子提篮采桑的场景,勾勒出绿洲农业与丝织业共生的图景。而《牧鹿图》《牧马骆驼图》则展现畜牧业的多元,牧人执鞭放牧鹿群、马驼的画面,折射出民族融合下河西“农牧共生”的经济特色。
壁画砖中勾勒的社会生活细节更显鲜活。《彩绘劝归图》中,整装男子与依依不舍的妻子,以纤细墨线勾勒出古人的真挚情感;《六博图》里两位男子对坐弈棋,棋盘棋子清晰,还原魏晋文人的休闲时光;《开箱图》中束髻女子取衣的日常、《宴乐图》里宾主宴饮歌舞的热闹,甚至《切肉图》中庖人分肉的场景,都让当时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更珍贵的是,《掆鼓图》《角抵图》中秃发留辫、束身短裙的粟特人形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直接见证。
为让千年壁画“活”起来,博物馆创新采用VR实景导览、动画演示等技术,搭配“博物馆探秘之旅”“高台文博乐园”等社教活动,让青少年在模画体验、PPT讲解中触摸历史,如今每日接待前来研学的学生近千人。这些曾沉睡地下的壁画砖,不仅是高台文化旅游的名片,更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何以中国”?这些“古冢丹青”里就藏着答案。从农耕的犁铧到宴乐的琴弦,从丝路的驼铃到交融的文明,魏晋墓壁画砖以无声的画面,诉说着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品格。当现代技术与古老文物相遇,这些“地下画廊”正跨越千年时光,让更多人读懂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
文·图|奔流新闻记者 张秀芸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③ | 骆驼城遗址:汉唐古城里的丝路遗韵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② 丨 祁连绝壁,艺术瑰宝诉说千年文明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①丨科技赋能,千年壁画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