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为何得了血山崩?贾琏固然有错,但真正致命的竟是薛宝钗
发布时间:2025-10-29 15:47 浏览量:1
那天刷到老版《红楼梦》里王熙凤的片段。她拖着病体,强撑着一口气和众人周旋。那张原本明艳张扬的脸。瘦脱了相。气息微弱地说:“你们别管我。”
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那个在荧幕上精明泼辣。在生活中被戏称“凤辣子”的女人。最后怎么就落得个“血山崩”的结局。生生被拖垮了呢?
01
表面看。是贾琏这个丈夫太混账。
王熙凤嫁进贾府。是真正的豪门联姻。她娘家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自己又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嫁给贾琏,最初也算门当户对。
可她错就错在。太要强。
一个大家族的管家奶奶。事无巨细都要操心。上要伺候贾母、王夫人。下要管着几百号人的月钱发放。中间还要应付邢夫人那种难缠的婆婆。光是想想都头疼。
她偏偏事事都要做到最好。要强撑着脸面。
累吗?当然累。书里好几次写她“心力交瘁”。小产之后都得不到好好休息。还要强撑着起来理家。
身体就是这样被掏空的。
02
但压垮她的。远不止身体的劳累。
贾琏的每一次偷腥。都像在她心上扎刀子。
从多姑娘到鲍二家的。再到后来偷娶尤二姐。每一次。她都闹。都算计。都用尽手段去打压。
不少读者觉得她太狠。太酷妒。
可换个角度想。她一个古代女人。丈夫就是天。她所有的地位、尊严都系在贾琏身上。她能怎么办?
眼睁睁看着?她做不到。
闹。又伤身伤心。
处理尤二姐那段。她表面上笑语盈盈。背地里步步为营。那份心力交瘁。那份日夜算计的煎熬。最是耗人精血。
中医说“怒伤肝,思伤脾”。她天天在愤怒和思虑里打转。身子能不垮吗?
03
可贾琏和劳累。都还不是最致命的。
真正给她最后一击的。是那个看似“事不关己不开口”的薛宝钗。
还记得王熙凤生病时。需要人参入药吗?贾府那时已经掏不出上好的人参了。王夫人找了半天。只找到一些“朽糟烂木”。
这时候。薛宝钗站出来轻轻巧巧地说了一句:“我们铺子里常和参行有交易。不如我去兑一些来。”
她帮忙了吗?帮了。
但她后面的话。才真叫人心寒。她说:“这些东西。虽然值钱,到底也算不得什么。咱府里如今虽不如前。这点子参还不至于让姨娘为难。”
这话听着是解围。细品全是刀子。
一句话点明了两件事:第一。贾府已经败落到连像样的人参都拿不出了。第二。掌管这个家的王熙凤。无能。
更绝的是。她紧接着说了一句:“这东西虽好,但也要用好。比如今铺子里也常以次充好。须得仔细辨别才好。”
她轻轻松松。用最温和的语气。把王熙凤的尊严和功劳。剥得一丝不剩。
王熙凤当时什么反应?书里写她“一声不言语”。只是让平儿去取。
那种无声。比任何争吵都可怕。
她一生要强。最在意的就是脸面和权威。如今被一个她可能从未真正放在眼里的“宝姑娘”。当着王夫人的面。彻底揭了老底。
那一刻。她心里那座山。怕是已经崩了一半。
04
回头想想。真是讽刺。
王熙凤一生算计。为贾府操碎了心。最后病重时。连根好人参都要靠“外人”施舍。
而那个施舍的人。正是后来顶替她。成为宝二奶奶的薛宝钗。
薛宝钗真的需要那点人参来卖好吗?未必。
她更需要的是一个时机。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同时 gently 地把王熙凤推下舞台的时机。
她做到了。
王熙凤倒下了。血山崩。不止是身体的崩坏。更是精神世界的彻底坍塌。她撑着的那个大家。她护着的那些脸面。她争着的那些权势。在她病倒的那一刻。都成了笑话。
贾琏的混账。是慢性的毒药。
长期的劳累。是磨损她的刀。
而薛宝钗那看似“帮忙”的轻轻一推。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到凤姐这段。总想起现在那些咬牙硬撑的职场女性。家里家外一把抓。累到病倒才肯停。
有时候我在想。女人啊。真不能太要强。该示弱时得示弱。该放手时得放手。
身体是自己的。累垮了。盯着你位置的人。不会心疼你。反而会觉得你“占着地方”。
凤姐如果早点看开。也许不至于此。
当然。那个时代没给她选择。但我们有。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