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河洛文化丨驼铃声声向洛阳

发布时间:2025-10-29 08:00  浏览量:1

□本报记者 肖遥 王雪娜

今年8月,新疆哈密,一支由33峰骆驼、20余名队员等组成的“东天山来的骆驼队”沿着古丝绸之路向北道蜿蜒而行。这支队伍从新疆哈密巴里坤出发,他们穿越戈壁荒漠,计划11月底抵达终点——河南洛阳,完成全程约2700公里的文化远征。

“东天山来的骆驼队”领队是曾在网络走红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前副局长蒋晓亮。他带着农牧民与志愿者组成的队伍,计划沿古丝绸之路北道行经敦煌、瓜州、玉门、嘉峪关等地,跨越秦岭进入陕西,经宝鸡、咸阳、西安,最终抵达洛阳。

徒步行走的60多个日夜里,“东天山来的骆驼队”经历了极限考验。

“风沙大到看不清队友,骆驼吓得跺脚,但我们手拉着手一步一步走到宿营地。”10月26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队员赵洋回忆,队伍曾在后半夜遭遇12级大风,历经昼夜温差、无人区断联等挑战。为避开高温,他们曾夜间赶路;为保存体力,他们每日徒步约30公里,用脚步丈量着前人的不易。

队员里一半是新疆农牧民,一半是来自各地的人员,七个少数民族志愿者并肩前行,复刻着古商队的团结与坚韧。赵洋说:“此行感受到前人的不易,更懂了什么是丝路精神。”

这场名为“丝绸之路文化行”的活动,不仅是徒步,更是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

敦煌阳关:9月12日,驼队在阳关景区重现“古今通关名场面”。身着汉服的官吏查验文书、发放通关文牒,飞天舞者衣袂翻飞,驼铃与编钟共鸣,仿佛穿越千年。

酒泉阿克塞:在古羌中道分支休整,队员们与当地牧民交流骆驼驯养技艺,记录丝路游牧文化。

张掖城区:10月13日,居民蜂拥围观驼队经过市区,孩童追逐骆驼合影,网友调侃“堪比《西游记》取经团”。

……

领队蒋晓亮在社交平台持续更新行程。他感慨:“我们驮的不是货物,是历史的记忆。”

队伍此行还带着特殊的使命:搭建新疆与中原的文旅桥梁。

“河南援建哈密,我们想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表达感谢。”蒋晓亮表示,沿途他们举办骆驼集市、歌舞表演,推荐哈密瓜、大枣等特产,并收集文献研究骆驼习性。终点洛阳也已做好准备,网友喊话“水席齐备,烩面管够”,期待驼队与龙门石窟合影,完成从天山到龙门的时空对话。

如今,驼队已抵达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继续向东行进。这支“当代商队”正用驼铃唤醒千年丝路记忆,让古老的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背景链接

哈密巴里坤:古丝路重镇,新疆哈密瓜重要产区所在地,得胜门为清代西征标志性建筑。

预计行程:驼队将于11月底抵达洛阳,完成跨越6省区的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