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干的给我站出来!美军两架军机南海双连摔,尼米兹号航母真老了

发布时间:2025-10-28 16:54  浏览量:2

10月26日,美国“尼米兹”号航母现身南海,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中国的家门口耀武扬威,结果在短短三十分钟之内先后折损两架舰载机,这一下,“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可算是急疯了。

好在机毁人未亡,机组人员相继获救,但飞机打捞成了难题。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既然抢救飞机难度太大,那就找出“凶手”为此买单。那么,这次美国航母南海坠机,到底是谁干的呢?

这次出事的“尼米兹”号航母,本身就是个“老古董”,它已经到了服役生涯的末期,这次远赴重洋,本质上就是一次“告别航行”。一艘行将就木的老船,带着一群疲惫不堪的人,执行着高强度的任务,不出事才是怪事。

坠毁的两架飞机,一架“超级大黄蜂”价值六七千万美元,一架“海鹰”直升机也要三四千万,加起来超过一亿美元的昂贵玩具,就这么永远沉睡在了南海深处,连带着那些敏感的雷达和电子设备,打捞都别想了。

其实,装备老化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零部件供应严重不足,为了维持前线部署,后方基地“拆东墙补西墙”早已是常态。更要命的是,钱也没给够。2024财年的预算里,舰载机的维护经费仅仅增加了可怜的3%,这点钱跟不上装备在高盐高湿环境下的损耗速度。

硬件在锈蚀,操作硬件的人也在“锈蚀”,“尼米兹”号战斗群从加州圣迭戈出发,已经漂在海外长达7个月,先是在中东待了3个月,然后马不停蹄又赶到西太平洋。长时间的部署,让飞行员们身心俱疲。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今年前三季度,美军舰载机的事故率同比暴增了27%,而这些事故里,高达七成被证实与人员疲劳直接相关。当一个飞行员每月平均的飞行训练时长,已经从冷战时期的40小时锐减到现在的20小时左右,你很难指望他在高压环境下还能保持巅峰状态。

这次坠机,摔掉的不仅仅是两架飞机,更是美国海军引以为傲的战备神话。从昂贵的硬件报废,到一线人员的状态滑坡,这副“老迈的肌体”显然已经不堪重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尼米兹”号已经如此老迈疲惫,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跑到南海来“发挥余热”?答案很简单:战略需要。这艘老航母承担的,是一个与它自身状态完全不匹配的“超载使命”,它的南海之行,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力不从心的尴尬。

航母战斗群是在10月17日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的,这个时间点选得非常“巧妙”。几天后,中美经济谈判正在马来西亚举行;再往后,两国高层还计划在韩国的APEC峰会上会晤。说白了,“尼米兹”号就是被派来给谈判桌增加筹码,为外交和经济博弈服务。

与此同时,它还要给地区盟友,特别是菲律宾“站台”。就在10月12日,中国海警刚刚在黄岩岛附近依法驱离了菲律宾船只,美国随即跳出来指责中国,并拉着菲律宾搞起了“海上战士合作”演习。

中国海军也不含糊,10月16日针锋相对地在南海组织了联合演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尼米兹”号的出现,就是要摆出一副“老大罩着你”的姿态。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执行如此高压威慑任务的,竟然是一艘即将进博物馆的老航母,这本身就像一出黑色喜剧。

这种战略雄心与现实能力的脱节,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战略与预算的错配。五角大楼热衷于推行“分布式杀伤”这类听起来很唬人的激进战略,可国会批下来的钱却在不断缩水。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尼米兹”号退役后,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到10艘。这意味着,未来美军想要维持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将会变得更加捉襟见肘。这次在南海的“战略翻车”,不过是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矛盾所必然产生的火花。

如果说内部的系统老化和战略失调是内因,那么外部环境的剧变,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尼米兹”号选择的这个“舞台”——南海,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美军可以随意“裸泳”的后院了。在这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军事环境,都充满了挑战。

首先是“硬环境”的考验,南海地区高温、高湿、强对流的复杂气候,对高度精密的军机电子设备来说本身就是一场噩梦,极易诱发故障。而比天气更具威慑力的,是日益增长的区域军事力量。

中国发展的“航母杀手”反舰弹道导弹,如东风-21D和东风-26,已经不是秘密。这些武器的存在,意味着美军航母在这里的每一分钟,都必须时刻紧绷神经,防备可能来自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外的致命打击。

除了“航母杀手”,中国不断壮大的隐身战机、无人机等新型攻击手段,共同编织了一张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网络。这让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行动风险倍增。

其次是“软环境”的压力,就在坠机事件发生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25日,湛江海事局发布了南海部分海域军事训练的禁航通告。这种针锋相对的信号,无疑会给在同一片空域活动的美军飞行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在空无一人的训练场,而是在一个布满“猎人”的复杂环境中飞行,这种心理压力是真实存在的。此前就有过中国歼-16战斗机飞行员在面对美军先进的F-22战机时,做出高难度机动动作的记录。

这些近距离的对抗正在常态化,它不断地提醒着美军飞行员:你们的对手不仅装备不差,而且技术过硬、意志坚定。当一艘内部问题重重的老航母,带着一群疲惫的飞行员,闯入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高风险舞台时,事故的发生,几乎从偶然变成了必然。

“尼米兹”号在南海的双机坠毁,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强烈的信号——它预示着,美国海军试图依靠冷战时期积累的存量优势来维持全球霸权的模式,正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而中国的崛起与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绝不是一两艘航母的到来就能动摇或改变的。这片海的未来,终究要由生活在这里的地区国家共同决定。

中国新闻网2025-10-28《美军两架飞机在南海坠毁后,“尼米兹”号航母掉头返航》

大象新闻2025-10-28《特朗普回应美国两架军机南海坠毁:会查出原因,不认为有人蓄意破坏,可能是燃油质量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