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被禁唱20场 网友:刀郎太狠了
发布时间:2025-10-28 10:30 浏览量:2
云朵一开口,弹幕就刷“刀郎”和“我的楼兰”,这画面熟悉得像老友重逢。可谁能想到,这首让她红透半边天的歌,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去年12月,一份悄悄补签的协议曝光:她一年只能唱20场《我的楼兰》,还得免费,收门票就算违约。 388万版权费归刀郎公司,词作者苏柳却分文未得,只因当年合同里一句不起眼的“区域限制”。谁也没料到,十五年后,互联网爆红让这条“小字毒药”突然发作。
更扎心的是行业真相。中国音著协最新数据打脸陈伟那句“词比曲贱”:同一首歌,平台给词作分30%,曲作拿70%。可多少老歌当年签合同时,连“短视频”三个字都没听过?白皮书说,78%的老歌都卡在这坑里,《我的楼兰》不过是第一个被推上法庭的。 云朵不是没努力。去年她发新专辑《溯》,封面骑着骆驼拍在敦煌无人区,想甩掉“刀郎女弟子”的标签。结果呢?新歌三个月播放量,抵不上《我的楼兰》一天。网友直言:“没那味,还是楼兰带劲。”
她想搞“零门票+义卖周边”钻空子,法务一句话泼冷水:只要出现打赏码,就是商业演出,立马违规。 最狠的是刀郎那边——人没露面,动作不断。公司成立“历史合同复核小组”,环球、索尼排队跟进。翻译一下:想靠老歌赚钱?先过“二次确权”这关。
现在各大音乐节海报写着“致敬经典”,艺人栏却空着。明摆着:热度我炒,锅你来背。 这哪是纠纷?分明是一场迟到了二十年的版权补课。当年签合同时少写一行字,今天就得用流量、口碑和尊严来还。 别再觉得版权是律师的事了。等热搜爆了才明白,你自己,可能就是那行没人注意的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