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电力股被国家队盯上?7亿重仓+2673亿订单,关键看这层逻辑

发布时间:2025-10-28 08:28  浏览量:2

最近低价股圈子里炸开了锅,一只股价才2块出头的电力股突然成了焦点:国家队砸了7个亿重仓进场,公司手里还攥着2673亿的大订单,相当于把未来3年的营收都提前“锁”住了。

消息一传出来,不少人立马心动,觉得“股价低、有国家队背书、还有大订单托底,这不就是送上门的机会?”但说句实在话,要是只盯着“2元低价”和“大佬重仓”就想跟风,大概率要踩坑。国家队的钱不是随便砸的,2673亿订单也不是随便能接住的,这背后藏着的“能源转型底层逻辑”,才是真正该搞懂的核心。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扒透,帮你看清低价电力股的机会到底在哪,避开盲目跟风的陷阱。

先拆核心:国家队7亿重仓,盯的不是“低价”是“赛道”

国家队(比如社保基金、证金公司)选股票,从来不是“捡便宜”,而是看“长期价值和政策契合度”。这只2元电力股能被砸7亿真金白银,根本原因是踩中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风口,每一个支撑点都很扎实:

1. 业务踩中“国家要砸钱”的方向

这只股的主业早就不是传统火电了,而是“新能源+特高压+储能”的组合拳,刚好对准了国家重点发力的领域。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动计划》明确说了,“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要超2万亿元,特高压、智能电网、储能配套都是重点。国家能源局更是放出信号,未来几年要投12万亿在电网建设上,这其中特高压和新能源配套占了大头。

简单说,这公司做的是“能源转型的基础设施”——建风电光伏电站、搭特高压输电线路、装储能设备,全是国家要推进的“刚需工程”。国家队的资金是“长期资金”,要的是“稳增长、低风险”,这类跟着国家政策走的业务,自然成了重点布局方向。

2. 2673亿订单是“实锤”,不是“画大饼”

很多公司喊的“大订单”都是“意向协议”,能不能落地全看运气,但这只股的2673亿订单全是“硬通货”,从来源到落地节奏都清清楚楚:

• 1200亿来自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全是特高压建设订单,比如藏粤直流这类国家级工程,资金由国家财政和电网公司保障,根本不用担心拖欠货款;

• 800亿是风电、光伏电站的EPC订单(也就是帮别人建电站、赚建设和运营费),客户全是国电投、华能这些能源国企,合作都是长期的,不会随便断;

• 剩下的673亿是储能配套订单,现在建新能源电站必须配储能(不然晚上没风没太阳就发不了电,电网会不稳定),这部分订单是“绑定销售”的,跟着主电站项目一起落地。

更关键的是,这些订单的交付周期集中在2025年到2028年,相当于公司未来3-4年的营收有了明确保障。国家队看重的正是这种“业绩确定性”,不用猜“未来赚不赚钱”,订单摆在那,按进度干活就能有收入。

3. “2元低价”是转型期的结果,不是“价值低”

股价长期在2元左右,不是公司不行,而是电力行业的“特性”和“转型期成本”导致的:

• 电力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建电站、买设备要砸大量资金,前期投入大、回收慢,市场给的估值本来就比科技股低;

• 前两年公司从传统火电往新能源转型,砸了不少钱建光伏风电项目、研发储能技术,短期利润被摊薄,股价没能跟上业务转型的节奏。

但现在转型已经见成效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新能源业务的营收占比已经从去年的35%涨到了58%,毛利率也从18%提升到25%,相当于“瘦下来的骆驼正在长肌肉”,低价只是暂时的估值洼地,不是价值不行。

再聊关键:低价电力股那么多,为啥偏偏是它?

市面上2-3元的电力股一抓一大把,为啥国家队偏偏选这只?核心是它有“别人没有的硬实力”,这也是区别“真机会”和“伪低价”的关键:

1. 有“拿大订单的资格”:技术壁垒够高

特高压、储能这些领域不是谁都能做的,比如特高压的核心设备换流阀、变压器,全国能做好的也就三四家企业,这只股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换流阀技术通过了国家电网的认证,在藏粤直流等重大工程里都有应用,技术壁垒直接把小公司挡在了门外。

反观很多低价电力股,主业还是传统火电,既没有特高压的技术,也没储能的布局,就算喊着“转型新能源”,也拿不到核心订单——建光伏电站的好资源早被大国企抢光了,小公司只能拿到偏远地区的项目,发电效率低、赚钱难,自然吸引不了国家队。

2. 有“接得住订单的能力”:产能和资金都够

2673亿的订单不是小数目,要按时交付得有足够的产能和资金。这只股在江苏、甘肃建了两大生产基地,特高压设备的产能能满足每年400亿的订单需求,储能设备的产能还在扩建,2026年就能翻倍。

资金方面更不用愁,一方面有国家队的7亿资金托底,另一方面和银行签了150亿的授信额度,完全能覆盖订单生产的资金需求。而那些没产能、没资金的低价电力股,就算拿到小订单,也可能因为没钱买材料、没车间生产导致项目烂尾,根本没法比。

3. 有“赚得到钱的逻辑”:成本能控制住

电力行业赚钱的核心是“成本控制”,这只股的优势很明显:

• 特高压设备的核心部件自己能生产,比如变压器的铁芯、线圈,不用依赖外购,成本比同行低10%;

• 和大型光伏企业签了长期供货协议,光伏组件的采购价比市场价低8%,建电站的成本能压得更住;

• 储能业务能享受政策补贴,每千瓦时电的储能补贴能覆盖15%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厚利润。

对比之下,很多低价火电股连煤炭成本都控制不住——煤价一涨,卖一度电亏一度电,就算股价再低,也只是“越跌越亏”的恶性循环,根本没有投资价值。

重点提醒:散户别瞎跟,3个判断方法比盯股价靠谱

看到“国家队重仓+大订单”,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找代码跟风”,但其实散户和国家队的“玩法”根本不一样:国家队有资金、有信息、能扛波动,散户跟风很容易“追高站岗”。与其盯股价,不如学这3个判断方法,自己看清机会:

1. 先看“业务是不是真转型”:别信“口号式转型”

判断一只电力股有没有机会,先看它的“业务结构”,别被“转型口号”骗了:

• 打开公司财报,看“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低于30%的基本算“伪转型”,主业还是靠火电,受煤价影响大;

• 看“研发投入”,科技含量高的特高压、储能业务,研发费用率至少要5%以上,要是研发投入比活期存款利息还低,肯定没真技术;

• 看“固定资产和合同负债”,固定资产涨说明在扩建产能,合同负债涨说明订单多,这两项都涨的才是真转型。

就像这只2元股,新能源营收占比超50%,研发费用率8%,固定资产一年涨了20%,这才是“真转型”的样子。

2. 再看“订单是不是真落地”:避开“意向式订单”

订单要看“质量”不是“数量”,这3个细节必须盯:

• 看订单来源:来自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或者大型能源国企的,比来自小公司的靠谱;

• 看订单类型:“已签订单”比“意向协议”靠谱,“长期供货协议”比“一次性订单”靠谱;

• 看交付进度:财报里会写“订单执行率”,能达到70%以上的说明落地能力强,低于50%的可能是“画大饼”。

国家电网最近释放的180亿特高压订单,都是明确的招标项目,中标的企业订单执行率基本在80%以上,这才是值得关注的。

3. 最后看“自己能不能扛风险”:别用“急用的钱”凑热闹

就算选对了标的,也要看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 电力股是“慢热型”,不是科技股那种暴涨暴跌的,要能接受“持有半年到一年”的耐心,别想着“今天买明天涨”;

• 单只股的仓位别超过20%,就算跌了也不会伤筋动骨,国家队能砸7亿重仓,是因为它有几百亿资金,散户没这条件;

• 千万别用生活费、养老钱来买,这些钱扛不住短期波动,一跌就慌着割肉,再好的逻辑也赚不到钱。

跟着逻辑走,比跟着股价走踏实

这只2元电力股被国家队盯上,本质是“国家能源转型的红利,刚好落到了有技术、有订单、有产能的公司身上”。低价只是表象,政策风口+硬核订单+真转型能力,才是它的核心价值。

很多人炒股总想着“找低价黑马、赚快钱”,但忽略了最基本的道理:股价涨不涨,最终看的是公司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接住行业的机会。要是公司没技术、没订单,就算股价再低,也只是“便宜没好货”;要是公司有硬实力,就算短期股价不涨,长期也能跟上价值。

上面聊的政策信息,比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计划、电网投资规模,都来自国家能源局2025年的公开文件;公司的订单和财务数据,来自2025年三季度财报和交易所公告,都是能查到的实锤,大家想深入了解,去官网看原文更踏实。

其实不光电力股,任何行业的机会都藏在“政策风口+企业实力”里。大家平时看低价股的时候,是先看业务逻辑还是先看股价?或者你还想了解哪个行业的“低价股真相”?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

我是季秋,关注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