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内乱始末!330亿收购,张学政竟遭反杀失权!
发布时间:2025-10-22 20:54 浏览量:4
谁能想到,一个耗资334亿人民币打造的半导体帝国,其掌门人竟会在一夜之间被架空?2025年10月1日,荷兰,闻泰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发现自己被彻底锁在了公司系统之外。他的邮箱失效,通讯权限被切断,仿佛从未存在过。这不是科幻电影,这是一场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公司政变。发动政变的,不是外人,正是他亲手提拔的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等人。他们手握一份长达500多页的秘密证词,背后还有荷兰政府的部长令撑腰。
时间拉回到五年前,张学政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征服者。2019年底,他主导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半导体收购,将荷兰安世半导体收入囊中,前后投入超过330亿元。2020年3月,他亲自出任安世CEO,风光无两。起初的日子,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他与几位核心高管,那位从恩智浦时代就一路走来的CFO,那位掌管法律事务的法务官,甚至还曾一起推杯换盏,称兄道弟。那段短暂的蜜月期,如今看来,恍如隔世。
裂痕的出现,源于山姆大叔挥下的无形大棒。2023年1月,美国联合荷兰、日本达成协议,开始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进行严苛管制。同在荷兰的阿斯麦(ASML)首当其冲,这股寒意很快传导到了安世半导体。毕竟,安世与阿斯麦,往上追溯,都源自荷兰飞利浦集团。唇亡齿寒之感,让安世的欧洲高管们坐立不安。他们开始担心,安世会被简单地打上“中国人拥有”的标签,在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中成为牺牲品。
一个名为“企业事务部”的新部门应运而生,专门负责与荷兰政府经济部打交道。他们想寻求荷兰政府的背书,确保安世作为“荷兰重要半导体玩家”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张学政与高管们的矛盾开始公开化。在如何定位安世,如何应对外部压力这些根本问题上,双方的道路越走越远。张学政看到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商业版图,高管们看到的却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荷兰资产。
荷兰经济部的要求,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提出,安世必须设立一个监事会。这个监事会并非摆设,它对将近20项核心事务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些事项包括IP向欧盟外转移、全球任何地方超过100万美元的投资,甚至在中国招聘研发人员。这哪里是监事会,分明是安在头顶的“太上皇”。闻泰科技作为上市公司,自然无法接受这种近乎交出控制权的方案。双方就此拉扯了整整一年,互不相让。
张学政决定快刀斩乱麻。2025年9月初,他启动了解聘那几位高管的程序。据闻泰方面透露,双方甚至已就解聘条件基本达成一致,只差最后签个字,好聚好散,给彼此留点脸面。他以为这只是一次公司内部的人事调整。他低估了对手的决心,也低估了地缘政治的残酷。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一纸新规,将实体清单的“50%股权穿透规则”扩大适用。安世半导体的命运瞬间被推到悬崖边缘。第二天,9月30日,荷兰经济部的部长令火速下达,冻结安世全球所有资产、业务及人员调整,有效期一年。这道禁令,无疑成了那几位高管们的“护身符”。
10月1日,政变正式上演。首席法务官联合CFO等人,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法庭效率高得惊人,上午递交诉状,晚上临时判决就下来了:暂停张学政的所有职务,安世股份交由独立第三方托管。张学政的反击通道被彻底堵死,他的账号被封,证据获取之路被阻断。10月7日,法庭正式裁决,维持了这一临时措施。一切都尘埃落定。
失意的张学政已经离开了荷兰。他依然是闻泰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只是人已不在荷兰,也不在中国。这位曾经的中国半导体并购之王,如今身在何方,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那场耗资334亿的豪赌,最终赢来了一个始料未及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