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需改写!卫星拍到6000年陷阱群,152米巨型石墙藏古老秘密

发布时间:2025-10-16 17:17  浏览量:5

谁能想到,卫星镜头下安第斯山脉的一片乱石堆,竟藏着改写考古认知的大发现。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考古学家阿德里安·奥亚内德尔,原本只是想通过卫星照片研究智利北部卡马罗内斯河流域的史前部落,结果却看到了让他怀疑设备的景象。

76处长石墙散布在陡峭山坡上,大多152米长、1.5米高,还成对排成“V”形,末端连着圆形石围栏。

更意外的是,当地居民也说不清这些建筑的来历,只随口叫它们“驴子陷阱”,可就是这个模糊的称呼,成了揭开秘密的关键线索。

奥亚内德尔没有放过“驴子陷阱”这个线索,他翻遍了分散的考古报告,尤其是20世纪来自秘鲁的文献,终于找到了匹配的答案。

这些石结构,就是秘鲁文献里记载的“查库”,是古印加帝国“皇家狩猎”时用来围捕骆马的大型陷阱。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他还做了更多实地考察和资料比对。

他发现,安第斯山脉的古代岩画里,就有骆马被驱赶进类似“V”形结构的画面,而且所有石墙都建在海拔9000英尺以上的区域,这里正是骆马曾经的传统栖息地。

结合这些证据,他在《古物》期刊发表的研究里提出,智利的这些“查库”和秘鲁的古代陷阱功能相似,部分甚至可能有6000年历史。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些陷阱直到几百年前还在被猎人使用。 随着研究深入,他还在陷阱附近发现了近800处石制遮蔽所和营地的痕迹。

这说明当时用“查库”狩猎的规模,比之前考古学家想象的要普遍得多。

要知道,在这之前,整个安第斯山脉能找到实物证据的“查库”陷阱,还不超过十几个。

奥亚内德尔的发现,还有一个更让人感兴趣的点,这种“V”形石墙陷阱,并不是安第斯山脉独有的。

在世界其他地方,比如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古代陷阱。

这些陷阱因为形状特殊,被称为“沙漠风筝”,有些也有几千年历史,用途和“查库”类似,都是用来引导狂奔的野生动物,像瞪羚、野生骆驼之类,把它们赶进石墙范围,最终引入屠宰坑。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地方和古南美洲的文明,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联系。

奥亚内德尔解释说,这其实是人类文明里常见的“趋同现象”——不同社会在没接触过的情况下,会独立发展出极为相似的技术。

就像史前人类造鱼钩,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目标鱼类相似,最后做出的鱼钩形状就会很像;

陷阱也是如此,面对高度警觉的动物,又要控制人力投入,这种“V”形引导、末端围捕的设计,成了不同文明共同的“最优解”。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考古学荣休教授戴维·肯尼迪,虽然没参与这次研究,但他看完结果后也很惊叹,因为他在中东地区测绘过很多陷阱,和智利这些“查库”长得极为相似。

甚至现在还有人用类似原理的陷阱来管理袋鼠数量。

这次“查库”陷阱的发现,还推翻了一个之前的考古认知。

过去考古学家认为,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征服者到达安第斯山区时,当地大多数人已经从事牧业或农业,狩猎活动早在近千年前就基本消失了。

但奥亚内德尔的研究证明,事实并不是这样——在西班牙征服后的几百年里,用“查库”围猎的方式,其实一直和农耕、畜牧并存,只是之前没找到足够的实物证据。

不过,关于这些“查库”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考古学家雷米·克拉萨德,长期研究中亚和中东的“沙漠风筝”陷阱,他认为这次研究很扎实、有创新。

也肯定了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作用,但他也提醒,要确定这些陷阱的准确年代,还需要更多发掘工作。

奥亚内德尔已经有了下一步计划,他打算训练一个机器学习系统,通过卫星图像在其他安第斯山谷里寻找更多“查库”的痕迹,同时继续在卡马罗内斯河流域做实地考察。

只是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安第斯山脉的山地地形非常崎岖,从一个遗址转移到另一个遗址,需要做周密规划,有时候一场暴雨还会把原本的道路冲得无影无踪。

截至目前,他已经徒步探访了10处新发现的“查库”遗址,用三维摄影测量技术记录细节,还对4处遗址进行了发掘,希望能找到当年被困动物的痕迹,虽然目前还没新收获,但他还在持续寻找线索。

随着卫星技术、机器学习的加入,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类似的远古秘密被揭开,让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这些“查库”的准确年代、更多遗址的分布,还有当时猎人的具体生活细节,都值得继续关注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