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首相梦碎,日本政坛一夜变天
发布时间:2025-10-14 21:19 浏览量:6
前言
短短十天,高市早苗从自民党总裁宝座跌入政治泥潭,权力宝座近在咫尺,却在一夜间变得遥不可及。
日本政坛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大戏。10月10日,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会谈后,持续26年的“自公联盟”突然宣告破裂。这一消息让四天前刚刚当选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瞬间陷入“起跑危机”。
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会谈后的记者会上直言,两党联合执政“将就此画上休止符”。联盟破裂的直接原因是两党在“黑金政治”问题上的根本分歧,而高市早苗任命深陷“黑金丑闻”的安倍派高官萩生田光一为代理干事长,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明党的退出并非一时冲动。这场政治危机的种子,早在高市早苗当选之初就已埋下。
高市长期被视为安倍晋三的忠实政治追随者,其保守立场与公明党的温和路线存在根本分歧。公明党曾明确提出三项合作条件:整改政治献金问题、规范历史认知、调整外国人政策。
但高市在当选后的系列操作加剧了联盟危机。她不仅绕过公明党与国民民主党私下会谈,还坚持任命“黑金”丑闻人物。
这一举动被公明党视为“公然挑衅”。
失去公明党支持后,自民党在众议院仅剩196席,距离过半数的233席还差37席。这一数字差距成了高市无法逾越的鸿沟。
更糟糕的是,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正积极串联其他反对党,试图组建“大联合”阻击高市。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三党议席总数达210席,若加上公明党,足以实现政权更迭。
临时国会一再推迟,也反映了高市面临的困境。首相指名选举从原定的10月15日推迟至20日甚至更晚,这暴露了高市在组建执政联盟上的艰难。
面对困局,自民党内部已出现反对声音。自民党内部不满高市早苗及麻生派的势力,还有各路少壮派人士开始发难施压。
高市在党内的根基原本就脆弱。她在总裁选举中首轮主要依赖地方党员票跻身决胜轮,最终仅以185票对156票的微弱优势胜出。
这种“拼凑式胜利”难以转化为真正的执政凝聚力。
高市早苗已被视为“麻生太郎的提线木偶”。她安排大量麻生派人物担任党内要职,引发其他派系不满。
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标志着日本长期“自公体制”的终结,未来日本政治可能迈入一个多党竞争、政策协调复杂化的新阶段。
从战略角度看,高市主动退位或许是明智之举。这不仅能避免自民党进一步分裂,也能为她保留未来重返政坛的机会。
若硬撑到首相指名选举失败,或成为“跛脚首相”,高市将面临更尴尬的局面。没有执政伙伴支持,自民党的预算案和重大政策将难以通过议会,最终可能危及整个党的执政地位。
与公明党会谈结束后,高市早苗对记者坦言“感到非常遗憾”,却拿不出挽回联盟的有效办法。
如今,日本各大媒体的头条已纷纷开始预测她的政治命运,自民党内部也在悄悄讨论“后高市”时代的权力布局。这场政治危机不仅关乎高市个人的政治命运,更可能成为日本政坛进入新一轮动荡期的转折点。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