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一粒花生都不能吃?医生:不想反复,6类食物要谨慎

发布时间:2025-10-04 18:35  浏览量:6

“医生,我就吃了一粒花生,怎么又拉了三天三夜?”
这个电话,是我上个月晚上十点接到的。

电话那头,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声音虚弱得像刚被风吹倒的小草。

他患溃疡性结肠炎四年了,病情时好时坏,前阵子刚刚缓解了一段时间,结果一时嘴馋,嚼了颗炒花生米,

第二天肚子就开始咕咕叫,紧接着就是反复腹泻、肠痉挛、肚子绞痛,整个人差点没脱水挂急诊。

说实话,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患者。

但每次,心里都还是纠结、难受,甚至有点生气——不是对患者,是对这病的“狡猾”和“狠毒”。

很多人把溃疡性结肠炎当成普通的“肠炎”,以为“拉一拉就好”,或者“吃点药就行”,甚至还有人问我:“这病是不是就是肠子比较娇气?”

我只能苦笑。这个病,不光娇气,它简直是肠道里的“玻璃心”,一碰就碎,一刺激就闹。

而花生这类“看起来健康”的食物,其实,正是很多患者病情反复的“幕后推手”。

你以为的“营养”,可能是它的“毒药”

花生,确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E,还是不少养生节目推荐的“心脑血管卫士”。

可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说,它的“营养”就是个陷阱。

第一,它难消化,表皮粗纤维多

你看那层红衣,嚼都嚼不烂,进了肠道就像一把小刷子,刮蹭着本就发炎的肠壁。

这就像你脚上起了泡,你还非得穿双磨脚的鞋子走山路,不破才怪。

第二,它属高脂食物。

别看一小把花生没几个,但脂肪含量高得惊人。

而脂肪一多,肠道蠕动就容易紊乱,还可能诱发胰腺负担、刺激肠道分泌物增加,诱发腹泻、腹胀、肠痉挛。

所以说,一粒花生,对你我可能只是“零嘴”,但对肠道有炎症的人来说,它是“定时炸弹”。

但花生不是唯一的“隐藏杀手”

很多患者问我:“那我是不是就吃点清淡的就行?” 我只能摇头。

要命的不是“吃得多”,而是“吃错了”。
有些食物,看起来人畜无害,甚至打着“健康食品”的招牌,可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说,吃了分分钟“引发战争”。

吃这些的确“通便”,对便秘人群有好处。但对结肠发炎的人来说,这些粗纤维就是“钢丝球刷肠道”,轻则拉稀,重则加重溃疡、出血。

不用多说,谁吃谁知道。辣不辣舌头不重要,辣的是肠子。肠道发炎时像个“红肿的伤口”,你还泼辣椒油上去,能不疼吗?

乳糖不耐受在亚洲人群中非常常见,尤其是有肠道疾病的人,乳糖分解能力更差。

喝下去,肚子咕咕响,腹泻、胀气、绞痛轮番上阵。

高油、高温、低纤维,一口下去,肠道三重打击。就像你家水管已经漏水了,你还往里面猛灌热油,迟早管道崩溃。

这些虽然营养丰富,但也富含油脂、糖分,还常带有防腐剂。更重要的是,坚果不易消化,果脯高糖刺激肠道菌群失衡。

这些菜的纤维太粗,尤其是芹菜叶梗,嚼不碎,排不净,肠道如刀割。

你知道溃疡性结肠炎最怕的是什么吗?不是吃错一次,是反复刺激后的“慢性恶化”

这个病,很少一下子就“重症”,但它可怕的是“反复”。

每一次复发,肠道的炎症范围可能会扩大,肠壁会变薄、变脆,甚至有癌变风险。

有研究显示,患溃疡性结肠炎10年以上者,结肠癌的风险将显著上升[1]。

所以,别总想着“这次吃点没关系”。你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到底该怎么吃?难道只能喝粥吃面?

当然不是。人嘛,活着就得吃得有滋有味。但要吃得聪明、吃得温和。

比如小米粥、山药粥、蒸蛋羹、南瓜泥、炖烂的胡萝卜、去皮苹果泥、低脂酸奶。吃饭时细嚼慢咽,别狼吞虎咽。

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有些人能吃点香蕉,有些人一吃就拉。

你得自己记录,找到那些“吃完没事”的食物,列成“安全菜单”,长期遵循。

别忘了,情绪也是肠子的“遥控器”

这病还有个“怪脾气”——受情绪影响特别大

很多患者明明饮食控制得好好的,结果一着急、一生气,一下子就复发。

这不是迷信,是有科学依据的。

肠道和大脑之间有一套完整的“肠脑轴”系统,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肠道炎症水平和免疫反应[2]。

所以,除了管住嘴,也得“管住心”。别老想着“我是不是又要复发了”,越想越焦虑,肠道越紧张。有时候,“放过自己”,比吃药还重要。

说到底,溃疡性结肠炎不是“吃坏肚子”,而是一场终身的“慢性战役”

你要学会和它“和平共处”,而不是“斗狠”。它不是你一鼓作气就能战胜的敌人,而是你得天天盯着的小偷。你放松,它就偷家。

但你只要守得住饮食、稳得住情绪、按时复查、遵医用药,它也未必能把你怎么样。

这病,折腾人,但不是绝症。你认清它、尊重它,它就没那么可怕。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别让一粒花生,毁了你辛苦维系的平静生活。
因为你不是输在这粒花生上,而是输在“侥幸”上。

如果你身边有人也被这个病困扰,帮他点个“转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点个“赞”或者“评论”,
别让这些被忽略的小常识,变成将来大问题的“导火索”。
健康这事,只有你自己最上心,别等出事再后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共识意见(2020年,修订版)[J]. 中华消化杂志, 2020, 40(09): 577-588.

[2]赵志刚, 郑重, 李青. 肠—脑轴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22, 29(05): 276-279.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