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的航船还能行多久
发布时间:2025-10-10 01:57 浏览量:1
向长河
巴黎爱丽舍宫的权力走廊里,又一次上演了一位总理的匆匆离去,留下法国政坛更深的不确定性和马克龙日渐孤立的身影。
10月6日,法国新任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突然宣布辞职,他在总理职位上仅呆了27天,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理。这位被视为马克龙亲密盟友的新总理,在公布新内阁名单仅数小时后就被迫下台。他的离去刷新了法国政治的尴尬纪录,意味着马克龙总统任内的第七位总理下台,法国陷入了一场堪称近70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勒科尔尼的辞职来得突然而戏剧性。就在他向马克龙递交辞呈的前一晚,总统刚根据他的建议任命了新内阁主要成员。新政府阵容与上届相差无几,马克龙阵营重要人物、原经济部长勒梅尔重返内阁担任国防部长。然而,这艘新船还未启航就遭遇了冰山。勒科尔尼在辞职讲话中直言,他“得以履行总理职权的条件已不满足”。他受马克龙之命,与各政党展开为期两天的“最后谈判”,以期维护国家稳定,并将在8日晚向马克龙报告谈判结果。这位总理的离职迅速波及金融市场。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6日盘中飙升逾9个基点,突破3.6%,逼近2011年欧债危机期间的高位,巴黎股市CAC40指数开盘下跌2%。
勒科尔尼为自己的辞职列举了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已声明放弃行使可绕过议会投票直接通过法案的宪法权力,为政党协商营造了良好环境,但部分政党视若无睹。二是部分政党之间党争不断,互不妥协。三是新内阁名单在支持政府的阵营里也引发了争议。新内阁名单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新政府成员里大部分关键岗位的部长都得以留任,仅有国防部长、经济与财政部长等职位换人。新任命的国防部长勒梅尔是广受反对派批评的前财长。更“致命”的是,被留任的共和党主席、内政部长勒塔约表示,勒科尔尼的任命名单显然违背了之前向共和党的承诺,即与前一届政府“决裂”,并暗示自己将退出政府。执政联盟中的小派别如民主派与无党派联盟等也对这份名单极为不满。
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和极左翼“不屈的法兰西”领导人梅朗雄都指出,新一届政府成员只是前任政府的“延续”,没有实质性区别,并威胁将在国民议会本周的会议上弹劾政府。巴尔代拉敦促马克龙再次解散国民议会,称勒科尔尼作为总理“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梅朗雄则呼吁国民议会立即审查由104名议员提出的弹劾马克龙的动议。刚被重新任命为生态部长、马克龙忠实支持者之一的阿涅斯·帕尼耶-鲁纳谢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我对这场闹剧感到绝望。”
勒科尔尼已是马克龙两年内任命的第五位总理。马克龙去年6月解散国民议会,新选出的议会呈左翼、中间派、极右翼三足鼎立格局。这一分裂格局直接导致了政府频繁更迭。去年12月,马克龙解散议会后的首位总理巴尼耶启用宪法机制试图绕过议会投票直接通过预算案,被左翼与极右翼联手弹劾下台。继任的贝鲁今年9月寻求议会信任投票失利,被迫辞职。9月9日,时任国防部长勒科尔尼出任新总理。根据法国《世界报》分析,面对政治危机,马克龙有三种选择。一是任命新总理。不过,由于很难获得来自左翼或极右翼阵营的支持,新总理在任时长仍是未知数。二是再次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立法选举。三是马克龙本人辞职。
法国政治体系正经历着结构性危机。马克龙在2017年初登场时,曾借“共和国前进党”的横空出世,一举击碎传统的左右两大党格局,赢得总统宝座与议会多数。然而,到了2022年大选,马克龙虽然连任总统,但议会选举却未能赢得绝对多数,形成“三分天下”:极右的国民联盟(勒庞)、极左的“不屈的法兰西”(梅朗雄)以及中间派执政联盟。结果是政府在议会孤立无援,任何法案都可能被阻击。总理成为了“消耗品”。谁来都要面对无法通过预算案、内阁人选饱受非议、反对党随时发起不信任案的局面。
勒科尔尼的辞职,再次打开了几个可能性。总统再任命一位新总理,继续试图维持中道政府,但很可能仍难逃失败;提前大选,重新洗牌议会格局;或进行制度改革。但无论哪种,法国都将面临长期的不确定期。马克龙的反对者已在积极行动。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呼吁马克龙要么宣布举行新的提前选举,要么辞职。极左翼的“不屈的法兰西”党也要求马克龙辞职。民调显示,如果重新选举,国民联盟可能获得更多选票,甚至多数席位。因此,右翼人士正在向马克龙施压。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表示:“没有新的选举,就不可能恢复稳定。”
埃拉贝民意调查公司的一项民调显示,近一半法国人将当前危机归咎于马克龙,51%的人认为他辞职可能会打破僵局。马克龙一再表示他打算完成整个任期,但在几乎没有称心选择的情况下,他可能会以一种戏剧性姿态结束总统任期。法国的政治船队在风浪中摇摆,而马克龙的航船已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