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跌出全球前20大IPO市场,世界金融城怎么失色的?

发布时间:2025-10-08 01:42  浏览量:1

说起全球金融业,基本上大家一定会提到两个经典的地名,一个是美国的华尔街,另一个则一定会是伦敦的金融城,作为几百年金融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几个地方,虽然伦敦比起纽约的地位似乎是有些式微,但是终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在最近伦敦跌出全球前20大IPO市场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疑惑这世界知名的金融城是怎么突然失色的?

一、伦敦跌出全球前20大IPO市场?

据新浪财经的报道,随着第三季度结束,伦敦已跌出全球前二十大IPO市场之列,被墨西哥和新加坡赶超,这对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构成新的一击。

对全球最繁忙IPO目的地的排名显示,伦敦的排名下降三位至第23名,位列前沿市场阿曼之后。今年募资规模下降69%至2.48亿美元,是超过35年来最疲弱的水平。

今年伦敦最大的IPO是会计师事务所MHA Plc在4月发行募资9,800万英镑(1.32亿美元)。没有任何IPO交易涉及华尔街大型投行;相反,承销都是由Cavendish Plc和Singer Capital Markets等本地小型机构完成。彭博汇编的数据还显示,第三季度情况更为严峻,募资额仅为4200万美元,同比下降85%。

伦敦数百年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正受到来自欧洲竞争对手以及亚洲和中东后起之秀的侵蚀。低估值推动企业转向私募买家或奔赴资本更深厚的纽约市场上市,与曾经例行是全球最大IPO市场之一的年代相比,伦敦的重要性已大为削弱。

二、世界金融城到底是怎么失色的?

面对着曾经傲立于世界金融市场的伦敦金融城,现在却变成已经跌出全球前20的落寞状态,这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世界的金融城又是怎么突然失色的呢?

首先,伦敦金融城之所以在金融界的地位曾长期举足轻重,根本原因在于其历史积淀与帝国扩张的双重加持。自大航海时代开启以来,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网络,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亚非拉美的“日不落帝国”。

在这一过程中,伦敦作为英帝国的政治、经济与金融中枢,自然而然地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核心节点。从东印度公司股票发行,到全球铁路建设的融资热潮,再到20世纪初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结算中心,伦敦始终扮演着国际金融体系的“心脏”角色。其完善的法律体系、成熟的银行网络、自由的资本流动机制以及英镑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共同构筑了伦敦在全球金融版图中的霸主地位。

特别是在金本位制度下,伦敦不仅是资本输出的源头,更是全球利率的定价中心。这种由殖民经济体系支撑的金融霸权,使得伦敦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全球IPO、债券发行和跨境投资的首选地。可以说,伦敦金融城的辉煌,并非偶然,而是英国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与金融创新三者协同演进的历史产物。

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国力的持续衰落直接导致其金融市场地位的系统性下滑,美国则凭借战后重建的主导权与美元霸权,全面取代了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二战结束后,英国元气大伤,殖民体系迅速瓦解,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国家财政长期依赖借贷维持。与此同时,美国凭借其庞大的工业产能、充足的黄金储备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将美元塑造为全球唯一的锚定货币。纽约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核心,依托华尔街强大的投行体系、活跃的风险投资生态以及深度的资本市场,迅速吸引了全球最优质的上市资源。

相比之下,伦敦虽然仍保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号,但其市场深度、流动性与对新兴行业的吸引力已明显逊色。尤其是在IPO领域,伦敦证券交易所长期偏重传统行业如能源、矿业和金融,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缺乏足够的估值包容性和投资者基础。当纳斯达克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的主要竞争地的时候,伦敦却未能孕育出类似的创新融资平台,导致大量高成长企业转向美国上市,这标志着伦敦在全球资本竞争中已开始失去战略主动权。

第三,进入21世纪,尤其是英国脱欧决策的实施,为伦敦金融城的困境雪上加霜。脱欧不仅意味着英国失去了欧盟单一市场的准入便利,更引发了关于未来监管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许多金融机构因此重新评估在欧洲大陆的业务布局,部分甚至考虑迁往其他欧洲城市或直接转向亚洲、北美等地寻求更稳定的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寻求增长机会的企业选择在当地上市融资,或是奔赴美股市场以获取更高的估值和流动性。这些趋势进一步削弱了伦敦作为首选IPO地点的吸引力,使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份额逐年缩减。

第四,从长期来看,任何一个产业的兴衰都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密不可分,伦敦金融城的失色,不过是英国经济整体衰落的缩影。金融服务业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配置与风险管理服务,其国际竞争力最终取决于母国的经济活力、创新能力与全球影响力。当英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持续下滑,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高等教育与人才吸引力相对减弱时,其金融体系便失去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更为深远的是,全球金融权力的转移正从“西方中心主义”向“多极化”演进,美元与美债体系虽仍占主导,但人民币国际化、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兴起,正在重塑全球资本流动格局。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中心的兴衰并非线性过程,但每一次更替都伴随着国家实力的重新洗牌。伦敦的落寞更是提醒我们,真正的金融影响力,从来不是靠历史光环维系,而是由持续的经济活力、开放的制度环境所共同带来的,任何一个保守落后的国家无论祖上多么风光,也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