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来自中国的网红,拯救了孟加拉国的“骆驼祥子”
发布时间:2025-10-07 23:01 浏览量:1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喜欢文章还请给我们一个免费的赞~
1962年,在美国南方“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时期,知名黑人钢琴家“唐·雪利”与他的白人司机(保镖)“托尼·利普”,跨越重重险阻,完成了一场为期一年半的南方巡演。
多年以后,两人跨越种族成见所建立起的珍贵友谊,被改编成电影《绿皮书》搬上了大荧幕,大奖拿到手软的同时,也感动了全球的无数观众。
而就在前不久,类似的故事却又一次在中文互联网上重演了。
一位中国人与一位孟加拉人,跨越种族与地域,留下了一份让几百万人动容的友情。
9月初,国内旅行博主“杜克”带着孟加拉人“一哥”跨越2300公里到了中国广州。
随便一个视频数百万点赞,随便一场直播,100W人同时观看。
他们没有刻意暴露行踪,但所到之处却都有山呼海啸的网友前来合影,抢着为他们的吃饭买单
当天两人夜登广州塔,望着玻璃窗外广州城如梦似幻的霓虹灯光,一哥痴痴地愣着神儿,这一切似乎本该都不是该配拥有的,哪怕那仅是片谁都有资格看的风景。
一切都好似一场梦。
在梦开始前,时间回到了去年,这个睁眼就得为生活拼命的孟加拉国“骆驼祥子”,遇到了他的“上帝”。
彼时尚且没啥名气的旅行博主“杜克”孤身来到孟加拉国穷游。
在一番机缘巧合下,他在一众人力车夫里,坐上了略懂英文的“一哥”的车。 贫穷的一哥很真诚,并未因杜克是个老外而痛下宰客的黑手。
事后有人翻视频,发现两个人其实有过三次偶遇,一切都是缘分
一路上的一哥表现都很友善,也很健谈,这种性格对于骨子里很善良的国人杜克来说,很加印象分,于是杜克给了他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约了第二天包车。
一哥没有手机也没有手表,为了不错过约定时间,他提前等待了很久很久,这种真诚的举动打动了杜克,也打动国内的网友。
嘴上说10分钟,实际上等了4个小时
于是在接下来的旅程中,一位“司机”一位“雇主”,两个人的友情在点点细节中升温,我们也得以能够跟着杜克的视角,去认识这位外国版的“骆驼祥子”。
作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孟加拉国,有着极高的贫富差距。有钱人豪车、豪宅享受世界一切,穷人却饿得连饭都吃不起,没有学习机会、没有工作,甚至是没有尊严。
而悲催的是,一哥便是后者。
出身于农村,孤身到大城市里闯荡,身无一技之长,只能靠白天拉人力车为生,每天工作超十几个小时,每月却也只能换得微薄薪水(约合几百块元,其中还要有约1/4拿去付租车钱)。
只能回到那个与室友合租的出租房内,在逼仄压抑、潮湿阴暗的环境里,度过这牛马的一天。
痛苦的是,如此每天累死累活,他却依然混不上温饱。
远方有老家的年迈父母需要供养,身边也有妻子孩子需要照顾,可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钱似乎永远都是不够。
他甚至都不敢跟父母提自己有老婆跟孩子的事,按当地的习俗,娶媳妇女生要给男方家里彩礼,他老婆家里给不起,他因此很担心这件事
而更痛苦的是,像一哥这般有自尊的人,尊严却一次又一次被当地的阶级分化所践踏。
刚认识时,杜克曾想请一哥去当地肯德基吃一顿,但被一哥婉拒了。因为那些“高级餐厅”与商场是属于富人的,他们这些穷人被严禁进入
可即便面对这种天崩开局,一哥依旧在坚强地活着。面对压力,他也曾想过一了百了,但家庭的责任像一根绳,紧紧束缚着他,却也在悬崖边扯住了他。
直到命运的转折让他遇上了“杜克”,一个连上帝都比不上的男人。
一哥的坚韧与真诚感动了“杜克”,也感动了屏幕前的网友,于是就像《绿皮书》中那样,在两人日渐的接触与认识中,实现了双向救赎。
彼时人气并不高,已经打算放弃做旅行博主的杜克,因一哥出现流量爆棚,一个月内涨粉300W粉丝,堪称奇迹。
一哥也因杜克的帮衬,换上了电动三轮车,收入有所增加,生活也大大有了起色。
杜克对一哥的帮衬是发生在他爆火前,也让这份友谊更加纯粹【虽然很感动,但是这车的配色多少有点阴间】
但相比于这些物质上的帮助,也许一哥在心理上获得的东西更为珍贵——尊严。
在杜克离开孟加拉前,已经赚了些钱的一哥决定请他吃顿饭,地址最终定在了肯德基,那个与尊严挂钩的地方。初次迈进这扇门的一哥很紧张,也很窘迫,亦如曾经那个连门都不敢进的下午。
如今他也许已经忘了这种“富人食物”的味道,但这种回响一定让他记住了:人要努力有尊严地活着。
8月底,在杜克选择将“一哥”带到国内旅游后,部分网友觉得杜克终于要图穷匕见了。
互联网的归宿是流量,而流量的归宿则是直播带货,在此前无数次的验证中,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网红们心照不宣的“铁律”。
毕竟连跟中国网红拍视频的“非洲酋长”都能被拉来中国带货,流量如此之大的“杜克与一哥”选择带货,似乎也无可厚非。
听闻是食人族,但应该是营销号营销的
然而,现实是杜克并没做。
在“一哥中国行”的这场旅途中,他并未进行过一场直播带货,甚至有意避开网友们的关注,仅悄悄地带自己这位异国兄弟坐高铁、看长城。
很多有关他们的踪迹,杜克自己都没发视频,全靠网友偶遇
在其他网红巴不得人气高涨,礼物不断的时候,他却会在这种情形下突然下播,将泼天富贵拒之门外。
他好像是一个不太会玩互联网的人,但又好像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去年他拍一哥流量最高时,他并没选择任何流量变现,而是坚持本心继续去环游世界,更新视频的频率也很随心,也很慢。
而他在国内仅有的几次带货,也会因质量问题,在屏幕前猛给观众使眼色。
是一个并不愿随波逐流,很真很真的人。
一哥亦是如此,一直都是一个真诚且不甘平凡的人。
在聊起他落后的国家时,他并没有一味奉承杜克而夸赞中国,而是不卑不亢地觉得自己的国家也能崛起
也许在最初遇见杜克时,他会有奉承这个“外国人”来赚钱的想法,但当杜克一步步用真诚打动他后,他也真心真意地将杜克当成好兄弟,时刻为他考虑。
杜克带一哥来中国初心也很简单:“带我的好兄弟看看我祖国的大好河山”。
而也正是这种真心换真心的行为,才跨越时间与空间,打动了国内的数百万观众。
长久以来,当互联网的流量能够暴利变现以后,我们在互联网上接触的信息源便多了太多太多的利益勾连。
他们表面上热情、豪爽,坦坦荡荡,背地里却都是脚本与镜头编织的剧本谎言。
在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塌方后,我们累了,也怕了。
学会了下意识用一种阴谋论的视角去审视网红,“杜克与一哥”也不例外。
从而忘记也忽略了世上那些原本就很简单、很纯粹的事。
就像“一哥”与“杜克”一样,哪怕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这种纯粹的情感依然能够迸发出令人潸然泪下的珍贵友情。
“友谊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