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媒体|埃尔奥拉古代文物特展亮相中国|广州旅游媒体

发布时间:2025-09-30 16:20  浏览量:1

时尚广州新媒体讯:时间最伟大的魔术,莫过于将相隔万里的文明,埋入同一捧黄沙,又在千年之后,让它们于同一片屋檐下相认。这并非诗意的臆想,而是正在中华文明的腹地——河南郑州真实上演的奇遇。一场名为“时空寻踪:阿拉伯半岛北部诸王国文明”的特展,由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与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联合策划,正悄然开启一段尘封的对话。这不仅是埃尔奥拉古代文物的首次中原亮相,更是一次深刻的提问:在没有互联网的数千年前,人类是如何被看不见的丝线,紧密相连的?

展览的选址本身,即是一重精妙的隐喻。河南郑州,三千六百年前的商代都城;沙特埃尔奥拉,古代香料之路上兴盛的绿洲王国。两座曾经的帝国首都,两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中心,在此刻实现了命运的交汇。此次特展的核心价值,并非简单陈列异域奇珍,而是通过物证,构建一部关于阿拉伯半岛北部诸王国文明——特别是德丹、利哈亚尼与纳巴泰王国的立体史诗,并探寻其与古代中国遥远而深刻的共鸣。这些文明曾掌控着连接东西方的经济命脉——乳香贸易,他们的财富与艺术,皆由此生发。

在这些跨越大陆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文明演进的普遍规律。当德丹王国依托乳香贸易崛起,当纳巴泰人以约旦佩特拉为中心构建其商业帝国时,遥远的东方,中国的秦汉王朝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整合资源,开拓疆域。文明的伟大之处不在于遗世独立,而在于它总能在他者的回响中,辨认出自身的旋律。尽管直接的官方联系尚待考证,但文字的出现、长途贸易的繁荣、国家经济体的形成,这些相似的社会结构演进,本身就是最动人的历史合奏。它们共同为日后辉煌的丝绸之路,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石。

这种共鸣,在具体的器物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当那尊源自德丹王朝、可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的利哈亚尼统治者大型砂岩雕像静静矗立,其肃穆的姿态与简约的线条,传递着一种与中原青铜器截然不同,却同样威严的王者之气。更令人惊叹的是一件来自纳巴泰王室陵墓的丝绸织物,其纤维可能源自印度北部,甚至中国。这片穿越两千年光阴的柔软遗珍,无声诉说着一个早已全球化的古代世界,它的每一根丝线,都是一张庞大贸易网络的末梢神经。

展览最富巧思之处,在于将十件中国文物并置展出,让这场时空对话变得具体可感。来自德丹、黑格拉的骆驼雕像,与中国古代的同类造像并肩而立,形态各异,却承载着共同的商旅记忆。而两地香炉的对比,则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世界观差异。发现于德丹的利哈亚尼砂岩香炉,造型质朴,聚焦于焚香这一神圣行为本身,体现了人与神直接、务实的沟通方式;而中国的博山炉,则以其精雕细琢的山形盖,将焚香产生的缭绕烟气,转化为一个云雾升腾、仙人出没的神话之境。一者求其实,一者求其意,器物虽小,却映照出两种文明不同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想象。

作为2025“中沙文化年”的重点项目,这场展览的意义已然超越了考古与历史范畴。它提醒我们,今日中国与沙特阿拉伯日益深化的合作关系,其根源或许能追溯到更遥远的过去。从去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特展的万人空巷,到如今埃尔奥拉为中国游客提供无微不至的中文服务,一条现代的、无形的“丝绸之路”正在被重新构建。

这样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刻对谈,值得与每一位对世界抱有好奇的灵魂共享,因为它让我们得以从他者的历史中,看见自己的影子。当我们凝视那尊德丹君王的眼眸时,我们究竟在寻找一段逝去的历史,还是在探寻那个永恒的、关于我们是谁的答案?


撰文/时尚广州新媒体 实习编辑 郎佳怡

校对/时尚广州新媒体 实习编辑 刘思涵

环球视野,岭南风尚
iTrendsgz
时尚广州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