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中国反制了,订单直接清零,加税100%,加拿大高层急喊话访华
发布时间:2025-09-28 17:31 浏览量:1
吃饭砸锅,估计这次加拿大的肠子都要悔青了!总理、部长和外长等高管接连宣布访华计划,就是想亲自劝中国“收回成命”。
作为传统的盎撒盟友,加拿大在遏华问题上对美国可谓是“亦步亦趋”。然而在特朗普“第51州”的言论导致美加关系紧张,以及遏华造成的本土损失,加拿大方面的态度开始扭转,主动喊话中国会面,甚至要访华当面谈谈。
长期以来,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在对华策略上,总习惯性地向南看,紧跟美国的步伐,在前任总理特鲁多执政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军事上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还是扣押孟晚舟事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鲁多政府甚至还曾以“干涉内政”为由,驱逐过中国的外交官。
新上任的卡尼总理,曾被外界寄予厚望,认为他或许会带来改变,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今年10月,卡尼政府以“保护本土产业”为名,对中国电动汽车挥起了100%的关税大棒。同时,中国的钢铝产品也未能幸免,被加征了25%的关税。这还没完,由于两国间没有自贸协定,超出去年水平的钢铁出口,还得面临额外50%的惩罚性关税。
这一系列不计后果的操作,被广泛看作是一种“政治投机”,其核心动机,无非是想向美国献上一份“投名状”,毕竟,特朗普那句“加拿大是美国第51个州”的言论,曾让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卡尼政府显然想修复这种关系,却选错了方式。
他们似乎忘了,政治上的示好,并不能改变经济上的现实,在对中国产品层层加码时,加拿大政府似乎选择性地忽视了本国经济的“生命线”——油菜籽产业,是何等深度地依赖着中国市场。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加拿大因自己的行为陷入困境,转而向那位他们极力讨好的“盟友”求助时,得到的却不是援手。美国不仅拒绝了降低加拿大钢铝关税的请求,反而反手威胁要对加拿大的木材和乳制品加征高达250%的关税。
更让加拿大没想到的是,之前打出的一记重拳,最后变成了一支回旋镖,狠狠地打在了自己脸上,中方的反制来得迅速而精准,直击其最脆弱的经济命脉。
今年9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源自加拿大的油菜籽启动反倾销调查,这只是前奏,紧接着,在今年3月,真正的重击来了:加拿大菜籽油、豌豆等产品被加征100%关税,猪肉和水产品也被加了25%的关税,到了8月,商务部初裁认定倾销事实成立,要求所有相关企业必须缴纳高达75.8%的保证金。
中方的每一步都显得有理有据,中国强调,自己拥有庞大的本土油菜籽产业,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关系到近亿农民的生计,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不折不扣的民生产业。
而在2021至2023年间,得到加拿大政府补贴的低价油菜籽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国国内市场价格,导致本土产业连年亏损。因此,启动反倾销调查,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依法之举。
这套组合拳的效果立竿见影,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导致其对加出口暴跌了99%。而中国的反制,则让加拿大农业的“生命线”感受到了窒息,要知道,在2024年,中国曾一度消化了加拿大90%的出口油菜籽。
如今,这些本该远销重洋的油菜籽,只能大量囤积在仓库里,萨斯喀彻温省的一位种植户估算,每英亩土地的损失就高达100加元,更糟糕的是,这个产业本就伤痕累累,早前经历过贸易摩擦的重创,又遭受干旱的打击,这次的反制,无异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经济上的剧痛,很快就转化成了政治上的巨大压力,加拿大西部省份的怨声载道,农产品出口商的集体焦虑,最终汇集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风暴,直接冲击着卡尼政府,其在国内的支持率急速下滑,全国失业率也随之飙升。焦头烂额的卡尼政府,除了紧急调整姿态,派人来“救火”,已经别无选择。
于是,便有了开头那番高官们密集释放访华信号的场景,卡尼总理希望能在“适当时候”与中方领导人会面,外长阿南德则急切地计划着自己的中国之行,意图缓和双边紧张关系。
然而,中方虽然对对话与合作敞开大门,但中方高层在会见卡尼时,特意提及了中加建交55周年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这番话的潜台词不言而喻:改善关系的机会就在眼前,但前提是加拿大需要彻底扭转错误的对华认知,真正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
说白了,没人能接受那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双标行为,一边想赚中国的钱,一边又在中国背后添堵,这种好事是不可能存在的。
信任的重建,远比摧毁它要困难得多,曾经,加拿大在中国民众心中有着极佳的形象,白求恩、大山都是两国友谊的象征。但如今,随着加拿大在中美博弈中盲目选边站队,这种美好的滤镜早已破碎。要想修复,绝非几次访问、几句口头承诺就能办到,必须要有撤销不合理关税这样的实质性行动。
更何况,中国的市场从不缺少替代选项,就在加拿大油菜籽被拒之门外时,澳大利亚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填补留下的市场空白。
加拿大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归根结底是其自身外交政策矛盾的必然结果,它在一个错误的时刻,为了一个虚幻的“盟友承诺”,押上了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最终落得“双输”的被动局面。
它在中美之间摇摆,试图扮演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角色,既想讨好美国,又无法割舍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种机会主义的选边站队,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的国家利益与尊严。
加拿大的遭遇,也为其他那些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警示:真正的国家自主,不在于在大国博弈中充当棋子,而在于始终基于自身的核心利益,做出务实且连贯的决策。这次“救火”式外交的结果,无疑将成为加拿大未来外交走向的一个关键风向标。
本文信源:光明网《对美加部分农产品加征关税,对国内农业有何影响?》
观察者网《加拿大外长要访华,究竟能给中国什么?》
中国青年网《外媒传“中企已预订约5万吨澳油菜籽”,加拿大省长急宣布:未来几周将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