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梅尼格的“同情”与沃尔特马德的“疯狂”:拜仁啤酒节上的酸味

发布时间:2025-09-26 17:03  浏览量:1

慕尼黑的元老们,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和乌利·赫内斯,最近的发言挺有意思。今年夏天,德甲的优秀球员们,尤其是弗洛里安·维尔茨这种级别的,不少都流向了英超。这让过去四十多年里习惯了从联赛内部“进货”的拜仁慕尼黑,也尝到了其他德甲俱乐部早就习惯了的滋味。

这感觉想必不好受,过去,拜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上:任何优秀的德国球员,只要拜仁发出合理的报价,最终都会穿上红色球衣。其他俱乐部在他们面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但这个夏天,局面显然有了变化。勒沃库森的维尔茨去了利物浦,莱比锡的本杰明·塞斯科去了曼联,法兰克福的雨果·埃基蒂克也选择了利物浦。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概是纽卡斯尔在转会窗最后时刻签下了尼克·沃尔特马德。

拜仁这边,最先感到错愕的是维尔茨的选择。他对拜仁说了“不”,转而投向利物浦。德国媒体对他近来在国家队表现的反应,也暗示着这位天才中场要想赢回他们的好感,恐怕得多费点劲了。他犯的“错”,就是没有去那个“理所应当”该去的俱乐部。

前拜仁首席执行官鲁梅尼格的表态,就很有代表性。他对着《世界报》说:“老实说,我仍然为弗洛里安·维尔茨感到遗憾,因为我认为这名球员待在拜仁慕尼黑会比利物浦更好。”

鲁梅尼格的这番话,听着真有点意思。一个球员转会到世界顶级的俱乐部,拿到了高薪,即将开始新的挑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这种论调,我做记者这十几年里听过不少。当一个俱乐部错失心仪目标时,总会有人站出来,用一种“我是为你好”的口吻,来掩饰失落感。这与其说是同情球员,不如说是对自身吸引力下降的一种不太情愿的承认。让人不禁想起过去那些年,拜仁从多特蒙德、勒沃库森或者沙尔克带走核心球员时,可没听到过类似的“遗憾”论调。

如果说对维尔茨是“遗憾”,那对沃尔特马德,赫内斯的态度就更直接了。当被问及这笔转会时,他直接表示沃尔特马德“不值9000万欧元”。

根据《体育图片报》的消息,赫内斯本人在夏天曾多次与这位前锋沟通,亲自推动这笔转会,但最终斯图加特坚持要价,直到纽卡斯尔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可以理解,努力了半天却被别人截胡,心里肯定窝火。所以这句“不值这个价”,更像是一种情绪发泄。

鲁梅尼格作为监事会成员,也表达了类似的挫败感,不过他的说法更“官方”。“我们本可以签下沃尔特马德,”他说,“但我也必须说,拜仁慕尼黑最好不要参与每一种财务上的疯狂。我一直说,我们想要竞技上的成功,但拜托,要用严肃和稳健的财务来实现。”

这套说辞,咱们当记者的听得太多了。当买不起或者没抢到的时候,就强调“我们不会参与烧钱游戏”“我们有理性的财务政策”。这话本身没错,拜仁的稳健经营确实是他们长期成功的基石。但放在错失沃尔特马德这个具体事件的背景下,听起来就多了几分酸味。这似乎是在暗示,不是我们买不起,而是我们不想玩这种“疯狂”的游戏。

倒不是说拜仁不能抱怨,事实上,英超强大的购买力确实在改变整个欧洲足球的版图。但有趣的是,这种抱怨如今从鲁梅尼格和赫内斯口中说出,有一种强烈的角色互换感。多年来,德甲的其他俱乐部一直在抱怨拜仁的“挖角”,让联赛失去了悬念。现在,拜仁也开始抱怨来自外部的、更强大的资本力量。

鲁梅尼格依然是德国足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话很有分量。但他最近的这些评论,让他看起来有点像个对着新时代规则不停摇头的长者。他所习惯的那个世界里,拜仁是食物链的顶端;而现在,海洋里来了更大的鲨鱼。他的反应,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一种对旧秩序被打破的无所适从。对于一个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俱乐部和它的掌舵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个需要慢慢适应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