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悄悄加仓,新能源赛道低市盈率高增长股
发布时间:2025-09-28 03:42 浏览量:1
新能源领域存在一批“低市盈率高增长”公司,如卫星化学市盈率仅9.3倍(主营光伏EVA材料,去年净利润增速超30%),投资回本周期远低于一杯网红奶茶的价格,这类标的在A股十分罕见。
一、多领域低市盈率高增长标的
- 材料领域:久立特材PE13倍(供光伏氢能不锈钢管,技术壁垒高);西部超导PE38倍(钛合金用于军工新能源飞机,赛道稀缺)。
- 发电储能领域:横店东磁PE13.5倍(磁性材料+光伏组件,上半年利润增59%);嘉化能源PE10.5倍(热电联产,现金流稳);骆驼股份PE15倍(蓄电池+电池回收,半年利润增69%)。
- 电动车链:宇通客车PE14.9倍(市占率超30%,股息率超5%);精达股份PE18倍(电动车电机电磁线订单足);比亚迪PE22倍(销量增40%,电池外供有空间)。
- 配套领域:芭田股份PE14倍(化肥跨界新能源材料,利润增203%);大西洋PE24倍(光伏支架焊材,毛利率20%);京东方A PE25倍(面板+光伏建筑一体化)。
二、机遇背后的风险
1. 行业竞争与周期:光伏多晶硅价跌半、玻璃产能过剩,风电招标量下滑,行业内卷挤压利润;部分低PE源于周期下行。
2. 成本与政策波动:碳酸锂价波动影响储能利润,电池回收政策未统一,补贴退坡存阴影。
3. 公司自身问题:部分企业负债高(如某光伏电站运营商负债率70%),跨界公司(如芭田股份)仍受原主业波动影响。
三、关键投资逻辑
低PE不代表无价值,需结合行业趋势(如光伏技术迭代、风电下乡)、财务健康度(ROE超15%、现金流稳)、技术壁垒(如天岳先进碳化硅、通威多晶硅成本优势)判断。
当前新能源板块回调导致部分绩优股被错杀(如横店东磁利润增59%但股价跌10%),北向资金已悄悄加仓,长期或存在估值修复机会,但需警惕产能过剩、回收乱象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