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前夫给了我80万,回娘家妈妈问我存款,我说8万

发布时间:2025-09-26 11:25  浏览量:1

有书

将在09月27日 06:30 直播

预约

吴穹-活出善良锋芒停止喂养任何人

离婚时前夫给了我80万,回娘家妈妈问我存款,我说8万,晚上听我妈对我弟说:只有8万,不够你买房子啊!,有书,15分钟

文 | 枳为橙· 主播 | 周周

来源 | 读书369(ID:dushu369com)

家庭突然失和

往往是一直吃亏的人学会了拒绝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戳中了不少人的痛处:

网友自述,30岁那年,在父母和亲戚的不断催促下,她匆匆忙忙和相识几个月的相亲对象结了婚。

刚结婚那两年,夫妇俩一直相敬如宾,尽管不像其他夫妻那样恩爱甜蜜,但相处地也还算融洽。

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因为三观的不合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他们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

不管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家里时常闹得鸡飞狗跳。

就这样几年过去,彼此之间的感情彻底被耗尽,这段婚姻最终还是走到了终点。

离婚的时候,经过商量,前夫给了她80万,两人好聚好散。

在身心的极度疲惫下,她怀着对婚姻的失望和人生的迷茫,回到了娘家。

本以为能从至亲之人身边获得一些宽慰和力量,可母亲在得知她离婚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关心女儿的状态,而是打听离婚时分到的钱,以及她的个人存款。

那一刻,她突然回想起,当初父母在催促她结婚时也是如此。

在她相亲的过程,父母很少过问对方的品性,也不太在乎两人了解时间的长短、是否彼此熟悉,重点关心的就是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

在往事的冲击下,她告诉母亲,之前他们做生意赔了不少钱,离婚时也没分到什么,这些年就存了八万。

随后,母亲便一脸失望地走开了。

“原本说好今年给你买房的,可你姐才存了八万,也不够啊。

好端端也不知道离什么婚,非要离也不知道多分点钱……”

听到这些,她一瞬间感到刺骨般的寒冷,想起从小到大,父母对弟弟极尽溺爱,对她却有着数不尽的挑剔,无论她做的多好,也几乎没有得到过母亲的认可。

尤其是在利益问题上,父母只会考虑弟弟的得失问题,从不会在乎她的感受。

她结婚后这些年,父母也从未关心过她的婚姻是否幸福,偶尔打来电话,也是让她出钱支持弟弟创业,给弟弟买车,花钱给家里的老房子装修等。

如今,听着母亲的指责,她心寒到了极点,随后就冲进房间质问,同样是亲生儿女,为何要区别对待?

听着视频那头弟弟的冷嘲热讽,她直接翻脸,直言称以后再也别想从自己这拿到一份钱。

然而看着她声泪俱下,母亲不仅没有半分愧疚,还继续指责:

“好好的一个家,现在变成什么样子,闹得大家都不开心,都是因为你性格有问题,跟谁都处不来……”

那天夜里,她便带着行李离开了娘家,打算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

网友分享了这段经历后,评论区有一段留言点赞颇高:

“当一个家庭突然失和,家里积攒多年的矛盾被揭开,往往都是因为,一直吃亏的那个人变得清醒了,不愿意再继续委屈自己了,终于学会拒绝了。”

人生最大的心寒莫过于,深信不疑的亲人之间充满算计,兄弟姐妹的相处以利益为先,父母心中的天平永远倾斜。

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那个老实、善良的孩子,总是被分配更多的责任,承担更多的压力。

他们会用心赡养父母,帮助兄弟姐妹,但越是付出,越是被家人视为理所当然,得不到丝毫的感恩与回报。

当这个一直吃亏的人终于觉醒,选择拒绝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却无法接受,更严重的还会就此产生怨恨。

于是,争吵、埋怨接踵而至,家庭的和谐被彻底打破,亲人之间渐行渐远,久而久之,家就散了。

老话说得好,树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不是一天凉的。

那个一直吃亏的人,在无数次的失望后,选择了捍卫自己的权益,最终家人之间彻底走向分崩离析。

但这真的是他们的错吗?

他们不过是在漫长的委屈与不公中,学会了好好爱自己。

要知道,一个家庭的破裂,并非源自某一件小事的激化。

细想来,源头其实在于长期以来家庭资源的分配不公,从而导致了一场关系失衡的大爆发。

主持人倪萍,在节目中谈起过家庭环境。

在倪萍的记忆里,母亲对待她和哥哥,一直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年幼时,对待哥哥,母亲总是无尽疼爱,好的东西都会留给哥哥,而给她的通常都是烂的、破洞的。

儿女们各自成家后,母亲也很少考虑她的需求,但儿子家里需要帮忙时,母亲又会立马提出让倪萍帮着解决问题。

这些年,母亲逐渐年迈,倪萍特意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可即便在糊涂的状态下,母亲也会把儿子叫到身边,特意提醒:

“不要把卖房子的钱给妹妹。”

这些事情,一件接一件的堆积起来,在倪萍的心里留下了数不尽的创伤。

如今已经66岁的她,在提起家庭关系时,坦言道:

“按理说,母亲年纪大了,不该再计较这些,可是回想起那些事,心里还是十分刺痛。”

一个家庭中,老人的偏心就像一颗毒瘤,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亲情的根基。

无论是父母的爱,还是家庭的资源,以及大事小事上的是非对错,一旦家庭的分配出现了不公平,衡量准则产生失误,最终引发的后果也会是如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

儿女寒心,因为付出再多也得不到认可,便不再对亲情抱有任何期望;

手足离心,因为常年资源分配不均等,让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家人之间矛盾不断;

家庭破碎,因为最基本的公平和爱已经缺失,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热播剧《小巷人家》中,庄家的日常让不少人直呼“看得揪心”。

庄超英作为庄家的老大,从小到大,都承担了家庭最多的责任,也忍受了无数次不公平的对待。

但他一直觉得,自己作为弟弟和妹妹的大哥,理应承受一切,所以不管庄家阿爹阿婆提出多么过分的要求,他都不会有一句怨言。

庄超英结婚后,这份不公平对待不仅没有消失,还延续到了他的儿女身上,有好吃好喝的,阿爹阿婆从不会想到筱婷和图南。

平日里,阿爹阿婆还会想方设法让庄家老二的两个孩子,来庄超英这边占便宜,抢占筱婷和图南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一年又一年里,庄家兄弟姐妹间隔阂越来越深,积攒了不少矛盾,直到庄超英彻底醒悟,这个大家庭也几乎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很多人总是把“手心手背都是肉”挂在嘴边,然而,在不公平的对待中,子女收获的爱却有了三六九等之分。

这种长期失衡的家庭关系,会在子女心中种下怨恨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逐渐发芽、长大,迟早将亲情彻底摧毁。

家人之间相处,不患寡而患不均。

为人子女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认可,但若是老人偏心,就会让这种渴望变成奢望。

被偏爱的孩子可能会在溺爱中迷失自我,被冷落的孩子则会在孤独与自卑中成长。

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经过研究发现:

“很多家庭之所以不和睦,主要原因就是家里总有人不被珍惜。”

只有父母学会一视同仁,给予儿女同样的爱与关怀,家庭才能多一些温暖与和睦,人心才能齐聚,家庭的发展也会走上坡路。

当家庭中每个成员的情绪、感受都能被看见,被在乎,亲人之间相处,幸福感随之产生,日子自然越过越好。

“过日子就是管理家庭,并在管理家庭的过程中,安顿自己的生活。

只有自己所在的家庭整体过得好了,一个人才谈得上安顿好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过上好日子了。”

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越来越明白:

家庭和睦,才是人生在世最大的成功。

一家人相亲相爱,才是生命中最满足的幸福。

后半生,懂得经营家庭,懂得守住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真正聪明的老人,早已修炼好了以下3个经营家庭的大智慧。

(1)保持一碗水端平,给予子女平等的爱:

在生活中,无论是物质上的分配,还是情感上的关怀,尽量不要有丝毫的偏袒。

过年发压岁钱,每个小家庭的孩子得到的金额相同;

买礼物,也会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喜好,做到公平对待。

在处理子女间的矛盾时,不要盲目地偏袒某一方,而是客观公正地评判,积极的解决问题,化解家庭内耗的根源。

除此之外,也不要过分比较孩子们的孝顺方式,不比较孩子的生活水平高低,不用自己的喜好作为分配爱的标准。

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说,孝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2)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过度干涉子女的生活:

和睦相处的前提,就是尊重彼此的边界。

子女成家就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方式,尽量不要过度干涉子女的家庭事务,该有的关心不能少,该守的分寸不要忘。

别再过分插手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模式,尤其是金钱利益问题,避免厚此薄彼。

在儿女需要时提供建议,不需要时保持适当的距离。

学会放手,并不意味着对子女的生活不闻不问,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彼此都感到舒服。

(3)注重家庭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矛盾发生时,可以尝试“冷处理”,避免火上浇油。

当子女因赡养费、房产等问题发生争执时,不当场拍桌子定调,可以先让每个人冷静下来。

情绪上头时,道理听不进,先让矛盾“冷却”,再谈解决方案。

吵架时,不翻旧账,不挑是非,用兄弟姐妹们的互助瞬间,让他们想起彼此是一家人,而非利益对手。

不评判对错,只传递“我在乎你们每个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被尊重。

家的本质,不是权力的争夺场,而是爱的共生地。

始终记住,好的家庭,每个人都既能获得支持,又能给予关爱;

既能保持自我,又能融入整体。

点亮

,愿我们都能珍惜亲人间的缘分,多沟通、多体谅、多感恩,让家庭成为彼此的避风港。

作者:枳为橙。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每日陪你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电量你的人生。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