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先甜后苦的人生,为我们提供了三点惨痛教训
发布时间:2025-09-23 11:06 浏览量:1
文:壹平
前面我们通过甄士隐的梦境,已经初步了解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木石姻缘,曹雪芹也正是由此展开了红楼梦的整个故事情节。
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就回头好好了解一下甄士隐的人生,并且得出三个血淋淋的人生经验教训。
曹雪芹之所以选择甄士隐这个小角色作为整篇小说的切入点,无非是出于下面两点考量:
一方面,看过红楼梦的的朋友都知道,甄士隐和他的女儿甄英莲虽然戏份不重,但却在整部剧剧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串联作用,正是因为甄士隐的下人霍启一不小心把小英莲弄丢了,最终才通过贾雨村忘恩负义的无耻审判,把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联系到了一起。
换句话来说,甄士隐和甄英莲父女二人在故事情节的推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有写作经验或者经常看影视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不管什么作品,不可能一上来就是高潮,起承转合的铺垫是少不了,甄士隐就是这样一个垫脚料。
要说的是,这对父女的戏份的确不太多,甄士隐更是几乎在第一回刚出场就领了盒饭下线了,不过真实的情况却是他跟着和尚道士出家了,而不是真的死了。
按照我的判断,甄士隐最终应该是长寿的,他有足够的机会看到自己曾经帮助过的贾雨村入狱惨死,他虽然在人世间过得非常悲惨,根本没有活明白,但他却是有仙缘的,这非常重要。
曹雪芹用了很短的篇幅给我们讲了甄士隐的故事,整个故事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也算相对比较完整的,甄士隐先甜后苦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他在关键的人生阶段接连犯下的三个致命的错误,还是值得一说的,这足以给我们留下非常惨痛的人生经验教训。
下面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甄士隐的坎坷人生,然后简单品评品评。
在故事的一开始,甄士隐原本过着人上人的生活,是一个妥妥的富豪。
他的家乡在姑苏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一句话流传非常广,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一带人的富裕早从唐宋时期就开始了,到明清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整个国家的钱粮赋税基本都要依靠这些江南重镇来承担。
按照曹雪芹笔下描述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甄士隐原本依靠祖传的生意和田产过着相当富裕的生活。
这从两点就可以看出来。
其一,甄士隐家的隔壁就是一个寺庙,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那肯定是山清水秀的别墅地带,一般人根本就住不起。
另外一点,他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经常会大手笔接济其他人,这也就说明他的财力还是相当雄厚的,否则的话肯定不行。
巧合的是,那几年在他们家隔壁的葫芦庙里正好住着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这个落难的书生就是后来平步青云爬到省部级高官位置,但却过河拆桥忘恩负义阴狠无比的贾雨村。
甄士隐就这样认识了当时还夹着尾巴的贾雨村,然后非常大方的赠送给对方50两银子以及几套体面的换洗衣服,资助他去上京赶考。
按照目前普遍的官方说法和绝大多数红学家的考证,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所描写的生活主要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清初生活,在这一时代,一两银子大约折合现在1000块钱的购买力。
虽然也有人说当时一两银子的价值相当于目前1万元钱的购买力,但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极端的,白银的购买力在整个历史上也很少达到如此极端的情况。
我们就按照一两银子大约1000元左右的购买力来折算,那么甄士隐当时给贾雨村所捐赠的50两文银也值5万元,是相当大一笔钱了。
由此,我们就能判断甄家的财力当时究竟有多么的豪横,更能够感受到贾雨村后来为了往上爬,不惜把自己恩人甄世隐的女儿甄英莲推向火坑究竟有多么卑鄙!
说到这里,不妨说点题外话,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不太科学的把不同的人分为四种。哪四种人呢?
最上等的是既有钱又有闲的,比如后来的贾宝玉,还有就是我们现在介绍的早期的甄士隐,他们的日子可过得真舒服。
第二等的是有钱没时间,就差了很多,比如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把自己累的都得了下红之症,最后竟然累到连六七个大月的男孩子也流产了,这也成为他们夫妻两人最大的遗憾,这样放不下自己手中的权利,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第三等的是没时间也没钱,正在寻找一切机会努力向上,红楼梦中的贾芸和那些在荣国府上班的小厮丫鬟都属于这一类。
最百无聊赖,找不到生活意义的是第四种,那就是有时间但却一点钱也没有,甚至欠了一屁股外债而且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人。
说实话,恐怕这种人每天睁开眼睛都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一天,真的是度日如年!
红楼梦当中鲍二就是这样的人,为了喝两瓶酒,就打发老婆出去跟宁荣两府的男人鬼混,过的实在太扯淡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上面提到的很多人现在还都没有出场,我们还是回到这期节目的主角甄世隐的身上。
毫无疑问的是,甄士隐就属于第一等人,也就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每天过着悠哉悠哉的小日子。
不过一切正如我们老祖宗所讲的那样,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很多表面上看起来非常风光的人,你却永远不知道他心里面有什么样的痛。
就说甄世隐甄老头吧!
他也有很大的遗憾,那就是虽然跟自己的老婆恩爱有加,但却膝下荒凉,年过半百才有一个弱女甄英莲,一个独苗,真正意义上的独苗,实在没办法,他们就把这个女儿当成儿子来养。
城里人可能很难理解当时社会对于男丁的重视,有很多当代的人甚至认为如果只生一个的话,那最好是生个女儿,而不是儿子,但当时的人却不这样想,尤其是像甄士隐这样的百万富翁,他们太希望有个儿子来继承家产了。
但人生就是这样,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甄士隐夫妻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把女儿当成了手心里的宝。
生活如果按部就班往前走的话,即便有这样的遗憾,那还是相当不错的,后面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才叫悲催,也彻底击溃了这个原本非常幸福的家庭。
话说那一年的元宵佳节,外面到处热热闹闹的打社火赏花灯,甄世隐就安排自己的下人霍启带着宝贝女儿出去逛街,但霍启却非常大意的把小孩子放在一边,自己跑到小巷子去撒尿,等到他再出来之后,悲剧已经酿成,甄世隐的女儿已经不知所踪,被人贩子给趁机拐跑了。
霍启,就是祸起的意思,意味着这个家庭将会遭遇接二连三的打击,甄英莲,就是真的应该可怜的意思,这就是曹雪芹起名字的艺术。
事情发生之后,霍启根本就不敢回家,直接夹着尾巴逃跑了。
霍启和英莲
甄士隐夫妻等了整整一个晚上也没有等到霍启和自己的女儿回来,他们心中就感觉到不妙,后来虽然多方寻找,但哪里却又能够寻回自己的宝贝女儿呢?
如此看来,应该被千刀万剐的人贩子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可憎的,他们为了自己赚一点黑心钱,就这样彻底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的幸福家庭,这一次的悲剧就降临到甄士隐夫妻头上了。
正所谓祸不单行,福不双降,人一旦倒霉起来,喝凉水都会塞牙的,而且会一环套一环,一步错,步步错,直到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
没过多久,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油炸供果,火势太旺而失控,最终引起了一场大火灾,而当地的房屋又都是木质的结构,甄士隐家又偏偏就在葫芦庙隔壁,逃无可逃,所以他们家最终就被这场大火给彻底吞没了。
等到扑灭大火之后,废墟里已经找不到多少值钱的东西,老两口子只好变卖了田产投靠老丈人家。
甄士隐老丈人名字叫封肃,也就是风俗的意思,换句话来说,就是一个嫌贫爱富,落井下石的小人。
当年自己的女儿女婿日子过得好的时候,这个老家伙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自己有一个好女婿,现在甄士隐落难之后来投靠,他却摆出一副臭嘴脸,连哄带骗把女儿女婿手里所剩不多的钱财给骗光了,然后成天给对方脸色看,指桑卖槐落井下石背后捅刀的事情一样都没落下。
大家试想一下,像甄士隐这样一个过惯了富裕生活的中老年书呆子,又如何能够承受得起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呢?
所以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好像老了几十岁一样,眼瞅着就要一命呜呼了。
至于甄士隐最终的结果,也就是他跟着癞头和尚和跛脚道人出家之后的神仙生活,我们放在另外一期中讨论。
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的这段由盛转衰的凡人生活,甄士隐至少犯了三个大错误,最终才导致雪上加霜,我们必须吸取他的经验教训。
首先第一点,任何人,日子顺利或者说有钱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节约,千万不要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回过头来看,甄士隐在自己最风光的时候出手阔绰,愿意帮助穷困潦倒的人,这一点肯定是值得称道的,我们不能因为甄士隐帮助的贾雨村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就否认甄士隐的高风亮节。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另外一个人的帮忙不应该不计成本,而应该量力而为,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善良也是应该有原则的。
像甄世隐那样,日常帮助一个人就随随便便就给五六万,即便手里面真的有钱,时间久了之后,也注定会坐吃山空。
远的不说,就他帮助贾雨村赴京赶考这件事情,一两万元就足够解决问题了,也就是15两左右的银子是足够的,他根本没必要装大尾巴狼,一出手就是50两,也就是5万元,还不要对方还,太多了。
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甄士隐当年没有未雨绸缪的打算,没有在自己财力雄厚的时候早做打算,假如他能够勤俭持家,提早另外在姑苏城买1套房子,最终也不至于寄人篱下。
或许甄士隐和她的妻子那时候所想的问题是,反正就一个女儿,根本没必要购买第2套房子。
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小家子气了,趁手里面有足够多的余钱多买1套房,房子出租出去还能给家里提供更多的经济来源,何乐而不为呢?
他根本不是买不起2套房的人!
这是甄士隐所犯的第一个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
其次,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在孩子的事情上太过随意了。一个最起码的常识是,如果自己身边有小孩,那就千万不要随便带到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尤其是不要让外人把自己的小孩带到这样的地方,这是极其危险的。
当然了,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我这是事后诸葛亮,甄士隐作为一个土财主大富翁,他们家以前一直就是这样操作的,从来也没有出过事。
孩子想看花灯,甄士隐和自己的妻子又不愿意凑这样的热闹,所以就让下人霍启带着英莲出去玩,最终在霍启极不负责任的操作之下,女儿就丢失了,这场悲剧直接改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节奏,并且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我们只要对比一下同样是富户人家的贾宝玉的奶奶,也就是贾母对于宝玉的照顾,就可以对甄士隐和他妻子的粗心大意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同样是孩子出门,贾母每一次都会千叮咛万嘱咐,唠唠叨叨,婆婆妈妈,让丫鬟,婆子和小厮各尽其职,如果甄士隐的妻子能够有贾母那样的认知和小心,能够有贾母那样的谨慎,就不至于酿成孩子被人拐卖的悲剧。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世界上又有几家能够比得上贾家的财力呢?这一点我不否认,但甄士隐夫妻二人身边至少还有娇杏等其他好几个丫鬟,人手是足够的。
他们后来家道败落,寄居老丈人家的时候依然带着这几个丫鬟,由此可见他们家的实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所以最终出现孩子丢失的问题,还是他们自己的心理认知问题,根本没有意识到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过一个旧年往事,说有一个母亲趁着暑假带孩子去海边看海,结果自己却一直盯着手机看,根本就没有留心自己的孩子,最终导致孩子被咆哮的海浪裹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这样的悲剧和甄士隐家的情况就有点类似,说到底还是父母没有起到真正的监护作用,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最终,甄英莲这个身世高贵,漂亮又可怜的女孩子遭老罪了,并且惨死在薛蟠的折磨之下,当然,这是后话了。
最后还有一点必须谨记,富到山边有远亲,穷在街头无人问,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之所以说这件事情,是因为甄士隐和自己的妻子,后来在老丈人家里受尽了冷嘲热讽,老丈人甚至封肃连哄带骗弄走了他们所剩不多的财产,这导致甄士隐在心情极度郁闷的情况之下迅速衰老,贫病交加,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这就是真甄士隐所犯的第三个生活性的常识性错误,他对于人心的认知是非常肤浅的。
他根本不明白一个人生起码的道理,当你的日子过得顺利的时候,身边自然会有很多亲朋好友,大家表面上看起来亲密无间,但当你遭遇接二连三的灾难之后,周围人看你的眼光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恨你有,笑你贫,这才是常态化的真实世界。
尤其重要的是,按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女婿如果一直在自己老丈人家里混日子,就会被周围人嘲笑为吃软饭,是世俗社会很难接受和理解的。
尤其在北方,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习惯,他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重新回到娘家生活,会给娘家带来灾难,这当然是封建迷信了,但挡不住这样看问题的人却非常多。
正是因为他没有认清社会的现实,所以最终导致甄世隐虽然在风光的时候没少接济老丈人,但却受够了窝囊气。
他不明白的是,亲戚家里偶尔住一两天可以,长期投靠自然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经济和伦理纠纷,这一点是在所难免。
个人认为,甄士隐当时最好的办法应该就是把自己卖地的钱拿来租房子,然后再想办法跟自己的老婆重新寻找生活的机会,这样才是真正对妻子和自己未来最负责任的态度,他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交给其他人。
只可惜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如果,甄世隐在自己人生最关键的阶段接连犯了三个重大的错误,最终导致家破人亡,一家三口在不同的地方受着不同的折磨,而且天人永隔,这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关于甄士隐和甄英莲的故事虽然不是很长,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也不是很重要,但却是非常值得一说的,后面我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再接着聊。
这一期就说到这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