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城“遇见”敦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由魏建军展开
发布时间:2025-09-22 09:18 浏览量:1
傍晚,位于敦煌市西南方向的鸣沙山月牙泉,被3800K暖光打亮。央视《中国经济引力场》 的镜头里出现了一位“特殊讲解员”——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从17:40到19:40,他陪着全国网友“云游”玉门关、莫高窟、月牙泉,在2小时的直播里完成三件事:为长城汽车品牌“溯源”,为“中国智造”找文化注脚,为下一代越野人埋一粒“万里精神”的种子。
玉门关:一句“长城”的由来,让直播间刷屏
直播第一站,魏建军站在汉长城遗迹,手扶烽燧残壁,开口第一句:“长城汽车的名字,就源于脚下这道土墙。”实时弹幕瞬间刷屏——
“原来‘长城’不是噱头,是真的长城!”
“魏老板把品牌故事讲成了历史大片。”
他掏出一张1984年的老报纸,上面印着“长城汽车修理厂”招工广告:“35年前,我们从60人的小厂出发,今天把工厂开到欧亚、拉美,但根永远在这里——中国长城。”
莫高窟:217窟“敦煌绿”现场发车,坦克500成“移动壁画”
镜头切到莫高窟217窟,壁画上的石青、石绿在LED冷光源下泛着千年幽光。
魏建军突然按下遥控,一辆坦克500从洞窟旁缓缓驶出,车漆与壁画“撞色”成功——“这叫‘敦煌绿’,我们在10万种色漆里反复打样,只为让青绿山水在钢铁上复活。”
网友瞬间截屏:坦克500同款敦煌绿的话题被冲上热搜。敦煌博物馆副馆长张春生现场认证:“矿物颜料+现代工业,这是另一种‘壁画保护’。”
魏建军透露,色彩团队最初提供36种备选,包括孔雀蓝、赭石红,最终锁定217窟石绿,因为它“含沙量最高”——矿物颜料本身由孔雀石研磨,颗粒感带来光影折射,与金属漆面“随角异色”原理同频。
工程师在实验室搭起微型“风沙仓”,模拟昼夜温差70℃、紫外线强度1.5倍,只为确保复刻色在5年后不泛黄。魏建军把这段经历称作“技术版的临摹壁画”——“古人用动物胶调和矿物粉,我们用清漆包裹金属片,但精神一样:让颜色比人命更长。”
当坦克500敦煌绿驶出窟区,车尾扬起沙尘,像一幅被风掀动的青绿山水。魏建军说:“过去是骆驼把敦煌色驮向世界,今天是车轮。车身就是画框,发动机就是驼铃。”
月牙泉:治沙人一句“我们需要车”,魏建军当场“性情”
直播尾声,镜头对准月牙泉边的治沙工人。一位皮肤黝黑的大叔说:“我们每天巡沙20公里,缺辆能装草方格的皮卡。”魏建军转头吩咐随行人:“把展示车留下,再配100万公益基金。”
央视主持人李京京愣住:“魏总,这是直播,不是发布会。”
魏建军笑:“直播才要真性情,车就是工具,该上天山就上天山,该守敦煌就守敦煌。”
弹幕瞬间刷屏:“长城汽车,真·国货之光!”
魏建军透露,50辆长城炮会在2026年春节前全部上牌,其中10辆为“治沙特装版”——后斗加装液压升降地锚,可单人完成草方格铺设;其余40辆用于日常巡护。100万元现金则定向用于“五位一体”防沙体系第三层(草方格)的原材料采购。
魏建军把公益分成三个段位:捐款是输血,捐车是造血,开放专利是造血plus。下一步,长城汽车将把草方格铺设机具的3D图纸开源,允许全国防护站免费下载打印,“让公益像Linux一样越用越强大”。
在敦煌,魏建军向全网发出“敦煌越野征集令”
直播最后5分钟,魏建军突然亮出一张“敦煌越野路线图”:玉门关—阳关—鸣沙山—阿克塞,全程400公里,十一假期对长城车主开放报名。“带你的坦克来,一起把敦煌跑成‘中国卢比肯’!”
两小时直播,魏建军留下五句“万里精神”:
“探索不是胡冲,是沿着古人脚印,把未知走成已知。”
“中国制造缺的不是速度,是慢下来把文化讲好的耐心。”
“价格战是最简单的战争,文化战才是高维竞争。”
“别人用百年工业讲故事,我们有千年丝路打底,怕什么?”
“长城精神不是钢筋混凝土,是探索、坚守、自信、传承。”
下播那一刻,鸣沙山风沙刚好掠过镜头,魏建军站在风沙里,朝镜头挥手:“敦煌的风,两千年没停,长城汽车的故事,才跑了35年,我们路上见。”
有人说,这是车企最“烧钱”的一场直播;也有人说,这是中国汽车最“文化”的一场直播。魏建军只用一句话回应——“把故事讲成历史,把产品做成文化,才叫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