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38岁:确诊抑郁那天,我决定离职,不再消耗自己

发布时间:2025-09-19 14:00  浏览量:1

5年前,朋友确诊抑郁症的消息传来,我怀着关切,却也带着一丝遥远的旁观感,无法切身体会那种绝望,安慰的话也许对朋友来说过于无力,健康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在深渊里挣扎的感觉。

从未想过,“抑郁症”这三个字,有一天会如此真实地写在我的病历本上——“双相情感障碍”,伴随而来的,还有那些令人措手不及的“躯体化”症状。

这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故事,而是此刻的我,决定坦诚分享的经历。87年,38岁,上个月月末确诊抑郁,开始抵御自我消耗和他人PUA、治愈自己的每一天。

1. 失控的日常:信号早已亮起红灯

回想前一段日子,生活仿佛脱轨的列车。情绪像易燃的炸药桶,一点就着,莫名觉得周遭世界都在针对我、攻击我。

下班回到家,疲惫感如潮水般淹没全身,连说话的力气都欠奉。最诡异的是身体:每一次睡醒后,浑身像被重物碾压过一样酸痛无力。这些症状,后来才知道,都是“抑郁症躯体化”在作祟。

生活的秩序也悄然崩塌。家里的卫生?上一次彻底整理,已是5个月前。

桌面被杂物占领,夏天早已来临,床上却还堆着厚重的冬被。

那个曾经热爱生活、偶尔下厨、每周打扫、阳台种满植物的我,仿佛被抽走了灵魂。

内心有个微弱的声音在催促:“该收拾了”,但仅仅是说服自己起身,就耗尽了所有心力。

2. 枯萎的幸运蕨:照见自己的无力

客厅电视柜上那盆曾经绿得发亮的吉姆蕨,也叫幸运蕨,好像变成了一种隐喻。

它曾是我养的植物里最省心的植物,只需浇浇水,就生机勃勃,叶片饱满得像假叶子。

可这次,当连自己都无暇顾及时,它彻底枯萎了,看着它枯黄的叶片,一种巨大的无力感蔓延开来——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如何照顾好生命?

更可怕的是情绪的扭曲:

一些跟同事交恶的事情事后回想,当时让我暴跳如雷,其实不过是自己过度解读了对方的言行。

那种“全世界都在与我为敌”的强烈感觉,让负面情绪爆棚中的社交变得岌岌可危。

3. 高压的泥沼:压垮骆驼的稻草

这一切并非凭空而来。

这一年多以来,我长期浸泡在一个充满抱怨、指责、甚至PUA的环境中,负面情绪如同浓雾,挥之不去,需要很多精力去处理下属抱怨带来的负面情绪;

需要强大的内心处理上司PUA带来的不适;

需要很多时间用来跟各种不同人交互;

需要极大的克制力面对公司原因引起的乙方催债;

工作上,加班不断,身体长期超负荷运转,繁重的任务永无止境。

即使是在宝贵的休息日,工作消息也像幽灵般不断弹出。

责任感驱使自己必须认真处理每一件事,但大脑和心灵,却从未得到真正的喘息,片刻的安宁。

身体在不断报警,精神在逐渐崩溃。

4. 确诊:尘埃落定,反而释然

当医生的诊断结果出来——“双相情感障碍”,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所有的失控、疲惫、疼痛、扭曲的感受,并非“矫情”或“意志薄弱”,而是真真切切的心理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医生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来缓解躯体症状,并开具了辅助情绪稳定的药物。听到“物理治疗”和具体药物方案时,就被病情的严重程度吓了一跳。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当一切有了定论,尘埃落定,心里反而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宽容。

对自己宽容:当负面情绪或躯体不适再次袭来,我会第一时间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也不是对方的问题,是我的心理状态生病了。对方很可能没有恶意。”

对他人宽容:请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人。旁人的行为未必是针对我,是我此刻的感知被疾病扭曲了。

对世界宽容:不过度解读,尝试用更平静的方式去理解和处理发生的事情。”

我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周末做活动的时候,大屏显示机器读PPT时出现了异常卡顿的情况,负责管理播放大屏的工作人员结束后跟我说:“姐,你情绪好稳定,要是其他人发生同样的情况,比我们还着急,还会各种责怪我们。”

听到这话,我突然有些怔愣,当时只是在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查看造成状况的原因,想后续怎么补救。在工作中我向来是不会责怪他人,只会去解决出现的问题,甚至从来没想过解决导致这些问题的人。

意外的状况总是难免的,有解决方法即可,不去苛责任何人,我想自从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后,我已经走在跟抑郁症对抗的路上,并且尽量克制情绪异常,看起来确实是一个情绪极为稳定的人。

5. 按下暂停键:为了重新生长

确诊的那一刻,像一个清晰的指令。我告诉自己:是时候放下一些东西了,是时候去做真正能让自己感到一丝轻松和愉悦的事情了

虽然连锻炼身体、收拾房间这样的小事,现在做起来都内耗严重,那就允许自己慢慢来。看不下去时,只收拾一小块地方;不想动时,就允许自己躺着。不强迫,不苛责。

最重要的决定是:我第一时间向公司提出了离职,交接将在六月底完成。

我需要一个彻底的休止符,让透支的身心得以喘息、修复、沉淀。这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长远的行走积蓄力量。

结语:

分享这段经历,并非寻求同情,而是希望撕开一些误解的标签。抑郁症及相关障碍,不是“想开点”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正视、需要科学治疗、更需要时间和空间去疗愈。

就像那盆枯萎的吉姆蕨,它的凋零是一个信号,提醒我生命的能量需要呵护。按下暂停键,离开高压的环境,是自救的开始

前路或许仍有起伏,但至少,学会了倾听身体和心灵的求救声,学会了对自己温柔,也拥有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黑暗时刻,请记住:

这不是你的错。

寻求专业帮助是勇敢且正确的第一步。

允许自己休息,允许自己“做不到”。

给自己时间,康复之路需要耐心。

枯萎,有时是为了下一次更蓬勃的生长。给自己按下暂停键的勇气,同样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