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运动超市迪卡侬涨价惹争议,高端化之路为何走得如此艰难?

发布时间:2025-09-20 19:42  浏览量:1

20块钱的T恤,50块钱的大背包,过去这些年,迪卡侬因为性价比高,成了很多人口中的穷鬼天堂。但从2022年到2024年,情况真的不一样了。据飞瓜数据,这三年迪卡侬在抖音上的商品均价,从128.81元涨到了196.32元,涨幅有52%。

具体到单品,涨价就更明显了,249块的外套一下子变成499块,69块的裙裤也涨到了129块。2024年3月,它还一下子推出了四大专业子品牌,其中VAN RYSEL的铁人三项公路自行车,定价直接近6万,这价格让不少老顾客看傻了眼。

老顾客们纷纷吐槽,以前在迪卡侬随便买都不心疼,现在一件健身短裤就要130块,实在下不去手。专业运动玩家也不买账,觉得同价位还不如选Specialized、Trek这些专门做自行车的牌子,迪卡侬的高端款没啥竞争力。

最直观的就是业绩,2022年到2024年,迪卡侬的销售额增速连续三年变慢,2024年的净利润增速甚至跌到了-15.48%。按理说品牌涨价、推出高端产品都很常见,那为啥迪卡侬这条路走得这么难呢?

珠三角是迪卡侬的重要代工厂,2015年当地普通工人的月薪大概是2800元,到了去年直接涨到5500元,人工成本都快翻倍了。

线下门店就更不用说了,迪卡侬常用的那种大仓库式门店,面积大多在2000平米左右,在一线城市,这种门店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再加上原材料也涨价,以前靠设计、生产、物流、营销全链条自己做来压成本的低价模式,现在真是撑不住了。

迪卡侬把涨价和高端化绑在一起了。它既想通过涨价来减轻成本压力,又想通过VAN RYSEL这些高端子品牌来树立专业形象,但消费者进店后看到的是29.9元的速干T恤和69999元的自行车摆在一起这种奇怪的场景。

原本冲着性价比来的顾客因为涨价走了,而想找专业品质的消费者又看不上它没核心技术的高端产品,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高端品牌必须有别人比不了的独特之处。lululemon 用它独特的修身版型和 define 系列,吸引了很多人;始祖鸟因为专业户外性能,成了身份的象征。但迪卡侬的高端产品,好像缺少这种独特的优势。

就说那辆近 6 万元的自行车,专业骑行爱好者更喜欢选 Specialized、Trek 这些一线品牌;对中产消费者来说,提到高端运动装备,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迪卡侬。

今年 618 天猫户外品牌销售榜里,骆驼排第一,迪卡侬只排第二。

为了推进高端化,迪卡侬在去年年采取了双轨制策略:一边开专业专卖店,一边把门店开到核心商圈。北京大郊亭的旗舰店,设了十几种运动体验区,想兼顾便宜和高端的需求,但实际效果并不好。

官方数据说,实行双轨制后,迪卡侬的会员减少了18%,而中高端产品的销售转化率才7%。周末店里人不少,但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遛娃,真正买高端产品的没几个,专业专卖店的定位和原来的顾客群体也对不上。

线上渠道的问题也拖慢了迪卡侬转型的步伐。去年,迪卡侬的线上销售额只占了20%,而李宁、lululemon这些品牌的线上销售额都在30%以上。

就算在抖音上,迪卡侬官方旗舰店有210.7万粉丝,是lululemon(114.3万粉丝)的两倍左右,但近30天销售额才750万到1000万元,还不到lululemon的1/7。

对迪卡侬来说,高端化可不是简单涨点价、换个Logo那么回事,而是要从技术、产品、销售渠道到品牌认知,全面大变身。

想要品牌升级高端化,光提产品高档次还不够,要让消费者觉得多花一块钱就有相应的价值,每一款高端产品都有让人非买不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