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本!迪卡侬 “背叛” 穷鬼顾客?几十块T恤变百元,还卖6万自行车
发布时间:2025-09-20 19:10 浏览量:1
以前揣 50 块进迪卡侬,能拎件速干 T 恤、一双运动袜 ,还有个便携水杯出来。
不少人把这儿当 “穷鬼运动天堂”,没预算也能轻松实现 “装备自由”。
可现在再踏进门,老粉几乎逛一次骂一次!
曾经几十块的基础 T 恤,如今标价直奔百元,普通健身短裤都要 130 块,比以前贵了快一倍。
更离谱的是,货架上居然摆着近 6 万的高端自行车!
这哪是正常涨价?分明是把 “靠平价吸粉” 的老底掀了,彻底不打算认当初捧它的穷鬼顾客了!
搁以前,逛迪卡侬就跟逛菜市场一样,心里完全没负担。
20块钱一件的基础T恤,不到50块的大背包,哪怕没啥特别想买的,逛一圈也忍不住买一两件,总觉得“不买亏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
一件普通的健身短裤要130块,想买双运动鞋,以前100多能挑挑拣拣,现在压根找不到这价位的。
不少人说,现在只有急着用,又没时间在网上比价的时候,才会选迪卡侬。
毕竟迪卡侬质量还算靠谱,线下买也快。
大家要是不急,宁愿看看别的牌子,比如骆驼、凯乐石,200多的鞋,款式又多又好看,花色能有四五种,质量也不差,何必盯着涨价的迪卡侬?
还有些玩专业运动的人,更看不上迪卡侬的高端货。
就说它新出的高端自行车,好几万一辆,可真正的专业玩家,还是会选那些知名的顶级品牌,觉得迪卡侬的专业度根本不够。
不过去线下门店看,人倒没少多少,尤其是带孩子的家长。
不少家长把这儿当“遛娃圣地”,孩子能体验射箭、轮滑这些运动,顺便买身运动服。
毕竟小朋友用不上多专业的装备,迪卡侬质量放心,价格比同价位的杂牌子靠谱。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店里人多,结账的却没几个,大家也就是逛逛,真下手买的少了。
其实迪卡侬也不想涨价,主要是成本涨得太厉害,不涨就没利润了。
其实,迪卡侬的净利润率一直不高,也就6%左右,比耐克、阿迪达斯差远了,那些牌子随便就能赚10%以上。
这就意味着,只要原材料、人工稍微涨点价,迪卡侬的利润就没了。
以前迪卡侬能卖低价,全靠自己从生产到销售“一把抓”。
自己设计、自己找工厂生产,连物流、门店都是自己管,每个环节都抠成本,才能把价格压下来。
虽然它在国内有自己的工厂,但也有不少产品找代工厂做,这些代工厂还帮安踏、波司登这些大牌代工,质量是够,但价格也不低。
可最近几年,成本涨得太凶了。
比如工厂工人的工资,人工成本快翻倍了,还有门店成本,迪卡侬的店都特别大,租金一年比一年高。
这些钱都得算在商品里,不涨价,迪卡侬真的扛不住。
为了多赚点钱,迪卡侬想往高端走。
2024年3月,它改了LOGO,门店也换了风格,摆上了亮闪闪的高端展台,连品牌颜色都从深蓝换成了亮蓝,看着更“高级”了。
还搞了四个高端子品牌,专门做公路自行车、攀岩这些专业运动装备,光一辆高端自行车就卖近6万。
可费这么大劲儿折腾,效果反而变得更差。
最尴尬的是,店里同时卖29.9的T恤和6万多的自行车,消费者看着都懵!这迪卡侬到底是便宜货还是高端牌?
定位太乱了。
后来它又想了个“双轨制”,开专门的自行车店,把门店搬进市中心的商圈,还搞了个运动体验区,就这也没挽回多少老顾客。
数据显示,这么搞之后,会员流失了18%,买高端货的人也少,转化率才7%。
线上销售也跟不上。
现在大家都爱在网上买东西,李宁、lululemon线上能卖30%以上的货,迪卡侬2024年线上销售才占20%。
就说抖音,迪卡侬粉丝比lululemon多,可人家近30天卖了7500万到1亿,迪卡侬才卖750万到1000万,差了10倍。
显然,大家还是没把迪卡侬当高端品牌,线上也不愿意为它的高价买单。
迪卡侬涨价、走高端,说到底是想在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里活下来。
可它忘了,自己的根是“平价、高性价比”,老顾客认的就是这个,想做高端,又没攒下“专业”“高端”的口碑,比不过人家老牌高端品牌。
现在的迪卡侬,卡在中间不上不下很尴尬,中低端市场有骆驼、安踏抢顾客,中高端市场又打不过lululemon、始祖鸟。
想让消费者接受迪卡侬也能卖高价,不是改个LOGO、开几家高端店就能做到的。
接下来迪卡侬要是想扭转局面,得好好想想到底要服务哪类顾客。
要是再这么“高不成低不就”,恐怕会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