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六首经典诗歌,白鸥翔紫塞,碧浪映霞天
发布时间:2025-09-20 06:20 浏览量:1
说起老舍,《茶馆》里的茶烟、《骆驼祥子》中的拉车辙印早已刻进文学记忆。
但这位 “人民艺术家” 的笔墨,更在诗歌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滚烫灵魂。
不同于小说的铺陈叙事,他的诗是时代的速写,是民心的低语,字字都沾着烟火气与家国情。
这六首经典诗作,以通俗白话写尽世情百态,用质朴字句承载家国情怀,老舍打破了诗歌的雅俗壁垒,让每首诗都成为读懂一个时代的钥匙。
1、《赠山月》
老舍〔近现代〕
岭南岭北画中游,翠柳轻风春色流。
画意诗情三万里,桃花细雨过芦沟。
在像图画一般的岭南岭北游玩,轻风吹动翠柳春色涌动。
几万里的景物都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桃花和着细雨一起流过芦沟。
全诗语言清新,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喜悦和激动之情。
2、《赠北京晋阳饭庄》
老舍〔近现代〕
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
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驼峰和熊掌哪里值得夸赞,猫耳形状的面条和拨鱼这种面食实在且华丽。
四座都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春天不知有多少,且看庭院中十丈紫藤花开正盛。
全诗通过对美食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北京晋阳饭庄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蜀村小景》
老舍〔近现代〕
蕉叶清新卷月明,田边苔井晚波生。
村姑汲水自来去,坐听青蛙断续鸣。
看那芭蕉叶清新舒展,仿佛轻轻裹住了皎洁的月光。
田边布满青苔的水井,在傍晚时分泛起了层层水波。乡村的姑娘打水来来去去,坐着聆听青蛙断断续续的鸣叫。
全诗以凝练的笔触勾勒蜀地乡村夜景,通过蕉叶、明月、苔井、村姑、青蛙等意象,构建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画卷。
诗中虽未直接涉及抗战背景,却通过对乡村田园的描绘,隐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动荡的疏离,体现了老舍在抗战时期借山水抒怀的创作倾向。
4、《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
老舍〔近现代〕
陈旗一碧到云边,莫谓江南景独妍。
六月人归花满地,随时雨过翠连天。
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
隐隐牧歌何处起,遥看公社立炊烟。
陈巴尔虎旗这个地方一望无际的碧绿大草原直达天际的白云那边,不要光说江南的风景独好。
正是每年的六月,牧民们归来放牧,野花满地,不时的阵雨下过,苍翠欲滴的颜色连着天边。
远处的山坡上雪白的羊群像飘动的雪花,广袤的原野上回归的马群惊起一阵狂风。
隐隐约约的牧歌声不知是哪里响起,远远望去,公社那边人们做饭的炊烟直立立升上空中。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巴尔虎旗草原的壮丽景色与牧民生活的和谐画卷,不仅展现了草原的自然美景,更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令人心驰神往;
5、《咏黄山》
老舍〔近现代〕
人间多少佳山水,独许黄山胜太华。
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
千重烟树蝉声翠,薄暮晴岚鸟语霞。
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
在这世间有着那么多美好的山水风景,唯独黄山比华山略胜一筹。
云海波澜起伏的山峰好似岛屿,忽然一阵风吹来了雨水,雨水的散落好似花朵一样。
层层叠叠的树木中,有蝉正在鸣叫,在晴天山中的雾气上空,小鸟正在翩翩起舞。
各种奇异有趣的石头和松树,充满着诗情画意,我在溪水边饮着丹砂,开始我的吟咏。
此诗多角度呈现黄山雄奇灵秀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胜境的赞叹与向往。
6、《内蒙东部纪游·达赉湖》
老舍〔近现代〕
丘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
回望满洲里,边疆最北边。
我来到青青的草原,草原的风景还没有看够,又来观赏碧绿的湖波。
达赉湖十分宽阔,能够盛下三江水,这是因为百草泉的缘故,湖中的鱼儿个大肥美。
白色的鸥鹭在紫色的山塞里飞翔,碧绿的波浪中倒影着红霞满天,景色十分优美。
我回头望望满洲里,看看这片湖,它在边疆地区最北边的位置。
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展现出达赉湖的壮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赏爱、赞美之情。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