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无缘无故患类风湿?医生提醒:患类风湿,离不开这些因素

发布时间:2025-09-19 14:14  浏览量:1

类风湿关节炎这个词,有点吓人,听上去像是什么骨头要断了似的。其实说白了,它就是一种慢性的免疫系统“闹脾气”的病,专门找关节的麻烦。

它不是咱们平常说的那种风湿骨痛,不是下雨天一来膝盖疼那种,而是身体里出了一点“认亲”认错了的事——自己打自己,把关节当成了外人来攻击。

很多人一查出类风湿,就会立马问:“这病是不是我最近受凉了?是不是因为搬了重东西?”但说实话,类风湿真不是一下子就来的,它是悄悄摸摸地、慢慢地在身体里扎了根,等你发现的时候,其实它已经“装修”了好一阵子。

先得说清楚,它不是哪个年龄段的“专利”。有年轻人二十几岁就中招,也有五六十岁才开始发作的。虽然大多数患者是女性,但这病也不挑人。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没有人能说得特别绝对,但现在的研究基本认定,它不是单一原因能解释的,跟几个方面都有关系。

第一大“帮凶”就是遗传。你家里要是有人得过这病,比如妈妈、姑姑、外婆,那你得上的几率就比别人高一截。

不是说一定会得,但身体里像是提前埋了个雷,一旦遇到“点火”的条件,就容易爆出来。这个点火的东西,有可能是病毒,有可能是长期的压力,也可能是生活习惯。

再说到生活习惯,很多人不信,一个睡眠不好、情绪紧绷、总是累得跟条狗似的人,身体最先出问题的,可能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一乱,就容易“误伤亲人”。像类风湿这种病,说白了就是身体太过敏感了,有点风吹草动就开始自我攻击。

抽烟,是个不得不说的“坏朋友”。已经有不少临床研究发现,抽烟的人得类风湿的风险比不抽烟的人高得多,尤其是已经有家族史的人,这个风险翻倍都不止。

有些人不抽烟,但天天处在二手烟的环境里,也不好。这东西就是欺软怕硬,免疫系统一弱,它就钻空子。

还有一些人,喜欢吃得重口味,咸的辣的腌的炸的样样不落。长期摄入高脂高盐的食物,会让身体的炎症水平慢慢升高,像是地下水位涨了,迟早要冒出来。这些炎症如果在身体里反复刺激免疫系统,就容易“翻车”。

除了吃和抽烟,还有一种常被忽视的,就是牙周炎。对,你没看错,就是牙龈老是出血、牙齿松动的那个毛病。研究发现,牙周炎和类风湿之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一种叫PG菌的细菌,既能引起牙龈发炎,也能在身体里“挑起事端”,让免疫系统变得暴躁。这种细菌还能让身体里的蛋白质变形,变成免疫系统眼里的“敌人”,从而引发攻击。

不是说得了牙周炎就一定会得类风湿,但它确实是个“火上浇油”的事儿。如果你嘴里常年都是火气,身体也就难消停。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得类风湿前,其实身体早就给了信号。只不过这些信号太“日常”,大家没当回事。

比如早上起床手指僵硬,要活动好一会儿才能握拳;比如手腕、小指、脚趾的关节会不明原因地酸痛,有时候还肿得像个蒜瓣;再比如人总觉得累,没干啥事儿就想躺着。你要是这几样都占了,那身体可能是在提醒你:“我有点不对劲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人身体里已经查出了类风湿因子或者抗CCP抗体,但人还没啥症状。这个时候就像是火山还没喷,但底下已经开始冒热气了。医生通常会建议多观察,注意生活方式,别让火山“爆发”。

气候变化对类风湿有没有影响?有,但不是直接的。不是说一冷就得病,而是气温变化大,湿度高的环境,容易让本来就有问题的关节“发作”。就像原本有点裂纹的杯子,倒点热水它就碎了。不是热水的问题,是杯子早有问题。

还有个需要提醒的,就是女性在生完孩子后的一段时间里,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调整。有些人就在那时候开始出现类风湿的症状。这不是巧合,是身体在经历一次“重新洗牌”,有些潜在的问题也就趁机冒出来了。

那是不是心情也会影响?当然。长期处在压抑、焦虑、情绪起伏大的状态下,身体的激素水平和免疫系统都会跟着乱。有时候,就是一次大的情绪崩溃,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有人会问:是不是运动太多,或者练了某种健身操才得病?其实不是。适度的运动反而是好事,能帮关节保持灵活。问题是在于,如果本来就有症状了,还硬撑着去做高强度的动作,那就容易把问题放大。

再来说说饮食。有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对类风湿是有一些保护作用的。这个饮食方式讲究吃鱼、吃蔬菜、用橄榄油、少吃红肉。不是说吃了就不会得病,但这种饮食方式能让身体的炎症水平比较低,不容易“起火”。

有些人喜欢吃保健品,尤其是听说什么能“提高免疫力”的就买一大堆。其实类风湿不是免疫力低,而是免疫系统方向错了。

你要是再把免疫力往上提,那等于是往错的方向加油——越加越猛。医生常说,这类病不是靠补而是靠调,关键在于让免疫系统别太“激动”。

说到这儿,大家也许已经明白,类风湿不是一个“突然来的病”。它是多种因素缠绕在一起的结果:有家族的基因,有生活习惯的积累,有环境的刺激,也有情绪的作用。它不是你做错了一件事,而是很多事加在一起,身体终于承受不住了。

虽然这个病听上去让人害怕,但现在的医学对它的了解已经比过去深得多了。早发现、早注意生活中的苗头,很多人是可以在它“闹大”之前就把它压下去的。

身体这东西,不是机器,一坏就报错。它更像是一台老电视机,信号不好的时候会有雪花点儿,画面模糊。你要是心细,就能早早发现问题。可要是一直忽略,总觉得“熬一熬就好了”,那就难免哪天真的“黑屏”。

参考文献:
[1]李霞,李春燕,张晓燕,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吸烟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3,27(3):185-189.
[2]王永健,刘艳,朱文慧.类风湿关节炎与牙周病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5):371-374.
[3]张明,胡志强,王丽.地中海式饮食对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5,33(2):96-10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