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发布时间:2025-09-18 14:54  浏览量:1

17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迈入大学校门过上大学生活。但是风光背后,她和家人却一直被各种谣言和骚扰所困扰。

被流量推上风口浪尖的她,真实的处境到底是怎样的?

9月开学季,全红婵的生活算是翻开了新的一页,9月13日那天她出现在了广州的暨南大学,正式成了体育学院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的一名新生。

在报到现场,她跟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自己去办理手续,领了学生证和一套新生大礼包,里面有校园地图,T恤,学生手册之类的东西。

现场她还挺高兴地拿着两块学校准备的牌子拍了照,一块写着校训“忠信笃敬”,另一块上写着“983大学”,特别引人注意。

这个“983”可不是什么新的学校排名,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梗,说的是他们体育学院的院长,就是那个跑得飞快的苏炳添当年的亚洲纪录。

过了两天,也就是9月15日,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全红婵作为焦点新生,自然是被安排坐在了第一排的显眼位置。

典礼上她还作为学生代表走上了台,校领导亲手给她戴上了那枚崭新的暨南大学校徽,整个过程里,她显得有些腼腆。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个全新的好开始,而且就在不久前,央视新闻的一个MV里,还专门把她的镜头和张桂梅等人放在一起,说她们是展示中国女性力量的代表。

对于这个从农村一路跳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姑娘来说,大学生活可能真能让她好好喘口气。

这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可以让她暂时躲开那些多得数不清的关注和议论。

毕竟自从东京奥运会那惊天一跳,用近乎完美的表现震惊世界之后,关于她的各种说法就没断过。

身体困扰赛场波折

那个时候她还小,这些年逐渐长大了,而作为一个跳水运动员,最怕的就是长身体,这事儿谁也躲不过,出名后的这几年,全红婵的身高一下子蹿了七厘米,体重也跟着长了七公斤。

别小看这点变化,对跳水这种要求极度精准的项目来说,简直就是要命,以前练成的肌肉记忆和空中感觉全都推倒重来。

她不得不每天花上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去重新适应自己的身体。

身体在变,动作就容易不稳,结果就是她在一些比赛里曾经最擅长最好得分的动作,分数一下子就掉了三四成。

再加上脚踝的老伤老是反反复复,直接让她在2025年错过了5月的全国冠军赛和7月的新加坡世锦赛这两场大比赛。

就在她这边跟身体较劲,跟伤病作斗争的时候,她以前的老搭档陈芋汐,正跟新队友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实现了世锦赛的14连冠。

这么一对比,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外面的人也从一开始夸她“水花消失术”,慢慢变成了议论她是不是胖了,状态是不是不行了。

赛场上的不顺心只是一部分,赛场外那些因为名气惹来的麻烦,更是让她和她的家人头疼。

虚假传闻家人被扰

5月13日,网上突然冒出个消息,说全红婵把自己在世锦赛上拿的奖金,整整四百万,全都捐给了她的母校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

这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编出了半夜转账,教练晒出转账记录这样的细节,有些自媒体更夸张,直接用AI做了假的捐款证书图片发出来。

一下子网上全是夸她小小年纪就懂得感恩的话,可奇怪在于全红婵自己和她的团队一句话都没说。

直到5月16日,湛江体校那边实在看不下去了,亲自出来澄清,说学校压根就没收到这笔钱,这纯粹是有人想蹭她的热度,搞造神那一套。

这事儿刚搞清楚,更坏的事又来了,有些骗子竟然用AI技术,合成了全红婵爸爸和哥哥的声音,做成短视频去骗人。

视频里那些假声音用着跟她家人差不多的口气,说家里要盖新房了,然后在视频里挂上链接卖骆驼奶粉,土鸡蛋。

这些视频做得太真了,好多人一看,冲着对全红婵一家的信任就买了,结果买到假货找不到卖家,就把气全都撒在了全红婵家人身上。

她家人的生活被搅得一团糟,实际上自从全红婵出名后,他们在广东迈合村的老家就没清静过,天天从早到晚,家门口都围满了人,有看热闹的,有开直播的。

更过分的还有人用无人机在她家上空飞来飞去地拍。

她哥哥全进华本来想借着妹妹的人气,在网上直播卖卖自己家的农产品,这是好事,结果也被一些人骂是“蹭热度”“想钱想疯了”。

眼看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越来越多,《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官方媒体也站了出来。

他们接连发了好几篇文章,很直接地批评了这种把运动员当成神来捧,甚至搞“饭圈”那套的行为。

官媒的意思很明确运动员也是人,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规律,状态有好有坏很正常。

大家应该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和空间,而不是把他们捧得高高的,等他们一有失误就骂得体无完肤。

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也说过类似的话,希望大家别在她赢球的时候把所有人都夸一遍,一输球就把教练,家人骂个遍。

现在看着全红婵在大学开学典礼上安安静静的样子,感觉她终于能有个地方,踏踏实实地做回一个普通的学生了。

虽然过去这几年,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困扰,但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硬是扛了过来,还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上大学对她来说,不只是学知识,更是难得的一次机会,可以让她从那个巨大的名利场里暂时抽身,回归平静。

结语

从万众瞩目的奥运冠军到回归平静的普通大学生,全红婵这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面对赛场内外的巨大压力,这个小姑娘都默默扛了下来。

如今官方媒体也发声,呼吁大家别再造神,说到底,运动员也需要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学习和训练,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了。

信源

新浪网 2025-08-08 全红婵遭AI造假围猎!《人民日报》痛批「造神」乱象揭开冠军真实困境

极目新闻2025-09-15组图来了!全红婵参加暨南大学开学典礼,校领导为她颁发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