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多地出现抗议活动,菲军进入红色警戒状态,马科斯默不作声

发布时间:2025-09-18 03:00  浏览量:1

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九月的马尼拉,本应迎来雨季尾声,街道却被另一种洪水淹没,席卷全国的反腐抗议浪潮,从北部吕宋到南部棉兰老,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打倒贪腐的呼声此起彼伏。

在这场风暴中心,矛头直指总统马科斯和他的亲信团队,尤其是那些被指控侵吞防洪工程资金的政府高官。

菲律宾政府承诺的防洪工程至今只剩图纸,官方数据显示,菲律宾在过去三年间投入超过5450亿比索用于防洪项目,但调查发现,其中大量资金去向不明,许多工程根本不存在或质量低劣。

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意,菲律宾武装部队突然于9月12日宣布进入红色警戒状态,这意味着全军取消休假、严阵以待。

全国2100多名警察同步部署,军方发言人急于解释称这只是常规安保措施,但红色警戒通常只在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启动,这绝非寻常之举。

更引人深思的是军方与政府间微妙的互动,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发表声明强调军队无党派、专业、忠于宪法,却刻意避开了对马科斯个人的忠诚表态。

这一细节被政治观察家视为潜在危机信号,毕竟在菲律宾历史上,军队的立场转变曾是政权更迭的关键因素。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9月16日,中国海警在黄岩岛海域对菲律宾公务船实施管制措施,双方各执一词,局势紧张。

这一事件为本已复杂的菲国内政再添变数,外部冲突有时会被视为转移国内危机注意力的手段,但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军方高度戒备的次日,马科斯总统却没有针对当前危机发表任何实质性讲话。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抗议者们选择了9月21日作为全国大规模抗议日,这一天恰好是老马科斯1972年宣布戒严令的53周年纪念日。

这种历史呼应让许多菲律宾人不禁回想起那段黑暗岁月,以及1986年推翻独裁的人民力量革命,历史在重演,但这次菲律宾民众应当不会沉默。

当前危机已超越单纯的反腐诉求,触及菲律宾社会的深层矛盾,这是贫富差距、政治寡头制度和历史创伤共同作用的结果,马科斯家族的回归本身就是许多菲律宾人心中未愈合的伤口。

面对这场风暴,马科斯政府的应对策略引人关注,他组建了由退休大法官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声称要彻查防洪工程腐败。

政府高官却暗示抗议活动背后有不法分子和意图颠覆政府的势力,这种二元论调被视为典型的政治危机管理手法,承认问题存在,同时将责任推给外部因素。

马科斯家族的政治智慧正面临严峻考验,彻查腐败可能牵连亲信甚至家族成员,维护现状则可能引发更大规模抗议,无论哪种选择都充满风险。

随着9月21日抗议日的临近,菲律宾社会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各方势力正在重新排列组合,民众、军方、教会、商界精英和政治寡头之间的微妙平衡可能随时打破,无论结局如何,这场危机都将在菲律宾现代政治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当南海的波涛与街头的抗议声交织在一起,菲律宾这个曾经历过多次政治风暴的国家,正在经历又一次民主与权力的较量,历史的车轮从不停歇,而那些不记取历史教训的人,往往注定要重蹈覆辙。

中国新闻网 菲律宾成立“基础设施独立委员会”专查防洪工程腐败

大象新闻 画面曝光!菲律宾公务船故意冲撞中方海警船,中国海警实施水炮喷射,菲方举白旗

观察者网 菲律宾多地举行反贪腐示威,菲军进入“红色警戒”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