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网购记录比出轨截图还炸裂
发布时间:2025-09-13 08:09 浏览量:1
李月亮
2025年09月12日 20:41山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ONE文艺生活 ,作者看热闹的
ONE文艺生活.
让文艺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作 者 | 紫薇星
来 源 | ONE文艺生活
当今社会的亲子关系越发紧张,父母网购成瘾或已成家庭关系里最大的难题。脱口秀演员邱瑞曾在节目里讲自己花3块9购买了一双防滑拖鞋的故事。消费降级的年轻人,最多花点小钱找找平替。转过头一个不留神,发现退休金过万的爸妈早都解构了消费主义。图便宜买东西不是啥问题,毕竟防滑拖鞋是一双真拖鞋。但咱爸妈们像是陷入了一种集体癫狂,钱没少花,东西堆成山,快递越拆越尴尬。上网看了一圈俺就纳闷了,为啥他们总买这些无用的“垃圾”? 01当爸妈学会网购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呼吁,外出打拼的子女要关注留守爸妈和时代脱节的问题。
于是每个回家的游子都得花上半小时耐心教会爸妈网购。
这下好了,自打爸妈爷奶换上了智能手机,这事便一发不可收拾。
街边喊着温州皮革厂倒闭老板和小姨子跑了的鬼话他们一点不信。
但直播间里苦口婆心拉家常的,宣扬赔钱卖进口货的剧情,他们一看就沉迷。
首先是三无小商品成了重灾区,只要便宜,高低得买回来看看。
大城市5块钱都买不到一根淀粉肠的时代,咱爸妈能在直播间里抢到1分钱的卷纸,还是两提。
能买到价值仅需一元的的厨房三件套,抹布、海绵擦和钢丝球都是配套的。
还有1元的电饭锅,不敢想咱妈下单时是想煮饭把谁灭了。
这些微型小玩具在日本叫食玩,是小孩玩的,咱爸妈当真家伙下单,到货一看给蚊子刷碗做饭刚好够用。
老年人上网买东西全靠缘分,今天想锻炼身体,怒花38元买了一辆自行车。
捡便宜不往外吹就算是亏,就是不知道为啥自行车都到货好几天了,咱爸却不吱声了。
直播间疯抢的大牌桶装水也是老节目了,大姨买完还特意嘱咐孩子去拿,想趁机来一波节俭教育。
结果拿到手傻眼,百岁山不是百岁山,是一岁山。
取趟快递还不够电动车电费的,还险些把手指头累着了。
“便宜没好货”在爸妈眼里也纯纯是放屁。
没苦硬吃的那一辈变老了,依然践行网购吃苦主义。
几百块的衣服有,但不穿,专门去网上买20块的掉渣裤子,穿1毛钱的拖鞋,再戴上30块五件套的黄金饰品。
忍过饥挨过饿的爹,学会网购的第一天就下单了100斤食用盐,问就是慢慢吃,这玩意便宜。
有时候年轻人放假回家,打开门迎接自己的不一定是喷香的饭菜,还可能是全屋小商品劣质气味。
整个家都像被三无产品重新软装了一遍。
比如夜明珠摆件、声控灯、德国洗洁精、土耳其的醋、俄罗斯的骆驼奶和爆闪小彩灯。
他们甚至不打听俄罗斯到底有没有骆驼?
山西归属地发货的醋为啥产自土耳其?
狠人都在直播间这话一点不假,中老年狠人会在直播间下单169一箱6瓶的纯正茅台。
老爹爱看315晚会打假,但想不通茅台为啥会掉价。
买回来后还得遮遮掩掩,准备在婚礼场合给宾客一些待客震撼。
三无产品碍眼还占地方,但中老年消费的主力方向其实是“假专利”产品。
你说喝酒抽烟致癌他说自己命硬,但他愿意为“国际专利产品”激情付费,一款产品二十多种功效。
20一包的聪明水喝下去,孩子高考不上北大都说不过去。
航天宇航员同款面料的秋衣秋裤,逼着你穿上就能排毒。
喝水的杯子材质也很特殊,水倒进去就变碱性水,听到“水杯防癌”基本秒下单。
还有各种能量石和防癌手串,官方报道辐射超标的新闻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他们集体沉默,微微一笑绝对不服。
但主播手里的A4纸正品证书一拿出来,比你们的亲子关系还铁。
没有什么是爸妈不敢买的,也没有什么是老年人买不到的。
02
为啥中老年人沉迷网购骗局
中老年人网购成堆快递不算啥,当他们发现网购的便利以后,就开始把快递小哥当日本人整。
比如孔雀和蜜蜂不一定在大自然里,也可能在运往你家的路上,快递小哥成了大自然的搬运工也是长见识了。
购物平台上不止有3块9的拖鞋,还有200kg的大粪,它还有多少惊喜咱不知道,但老年人全能知道。
鹤岗3万的房毕竟还得迁居过去,但网购来的硬货成就了中老年人的现实版模拟人生。
什么农村里的毛坯房、野外的一室一厅帐篷、干农活用的叉车要啥有啥,快递派送的时候村里的邻居谁看了都想要一下子链接。
便宜货也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像这上万的古风凉亭,爸妈前脚下单后脚就给你送到家。
线上付钱能买到真东西的咱不说啥,有的爹直播间里起手买房,房产证寄到家里了,家人才反应过来。
中老年人的网购下单记录可能比出轨对话截图还炸裂。
上千的乾隆画是说买就买,夜明珠和司母戊鼎也是包真的。
就算付款半年多了都收不到货,他们也只会嘴硬“你们不懂,盗墓团队正在连夜挖掘”。
起底中老年奇葩网购的事儿,两天两夜咱都说不完。
虽然父母那一辈学会网购以后有点过于疯狂了,很多时候让咱都有点难以理解。
但我认为该骂的其实不是他们,而是制造问题的无良商家。
眼下很多直播间的销售逻辑,完全是针对中老年人量身定做的“骗局”。
产品是三无的,还是有毒有害的,但这套网购剧本简直是心理博弈,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有网友曝光自己过去就是干某短视频平台电商的。
他说很多人把电商方向转向中老年人,就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意最好做。
一开始学会网购的老年人只学会了下单,不知道东西到手怎么退货,收到后不想要也抹不开面子去售后。
其次买三无小产品价格低,收到后即使发现被骗了,也会觉得离谱丢人,嫌麻烦不懂操作干脆就不去退货。
有的主播还引导老年用户开通免密支付,让中老年用户无痛下单,误导他们这样付款就等于不要钱了。
黑心商家利用中老年人“贪便宜”的心理,踩中他们身体健康的焦虑,连哄带骗的让他们入局。
该骂的、该管的明明是商家,但承担负面网购情绪的却是普通人。
我上网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有的是无奈,晒出爸妈买的无用小东西,嘲讽两句。
有的却一地鸡毛,家里为了乱买东西而大吵大闹是常有的事儿。
年轻人搞不清为啥老年人执着于“家人们,这是最后限量的一波福利”。
老年人弄不懂只是花自己的退休金买点东西,为啥总要被提醒被指责?
但其实,提醒和指责的背后是担心和忧虑,父母们也不是真有网瘾。
他们只是怕被时代落下,又怕“不懂就问”会打扰到我们的生活。
仔细想想,我们防父母网购的样子,也像极了当年父母去网吧抓你逃课打游戏的那天。
只不过这次角色对调了,这次睡不好觉的那个人,换成你了。
如果你也认同,还请点亮【赞】+【在看】吧。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