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年,曹丕突发恶疾、仰天长叹而亡,曹叡:他一年吃了23斤石胆
发布时间:2025-09-14 10:59 浏览量:2
有一种药,号称能延年益寿,却让曹丕曹叡父子双双英年早逝,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226年,曹丕突发恶疾,仰天长叹一声:“诸位当全力辅佐幼子曹叡,如当年一般!”说完便撒手西去。
曹叡:他一年吃了23斤石胆,这样的“神药”,到底是救命良方,还是致命毒药?
曹丕一辈子多疑刻薄,这也埋下了他多方树敌的隐患。三国志对他评价中肯,说他“天资聪慧,气度不足”;可是唐朝史官刘知己毫不留情,说他“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
乾隆帝又评他“薄待骨肉,实少恩”。外界多有非议,可曹丕真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其实他既狠又多疑,连最亲近的手足都不放过。
先说曹洪,这位当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宗亲将军。年少时曹丕欠他一笔借款,被曹洪断然拒绝,心里埋下芥蒂。
等到称帝后,曹丕便抓住曹洪门客犯法的借口,把曹洪下狱,本可网开一面,却执意处死。卞太后拗不过,最后才改成废为庶人,抹去他所有荣誉。
有人叹息:“孙权能宽宥张昭,张牙舞爪的张绣献马救主,曹操都收留;可曹丕却当着众臣面羞辱张绣,张绣不堪,出征吴国途中自尽。”曹丕这份虚伪,让多少老臣心寒。
至于于禁,东吴大破于合肥,他被俘后两鬓斑白,跪在曹丕面前,一再哭求:“昔日战败,臣罪在战阵,非心有二心。”曹丕当面安慰:“昔年兵败,系天意弄人,将军毋自责。”可私下却让人在曹操陵墓墙上画上关羽斩庞德、于禁投降的壁画,用以挖苦。于禁回去后抑郁成疾,郁郁而终。
死后谥号厉侯,众臣无一不叹:何苦这般刻薄?
再看夏侯尚,他对小妾真情实意,却因宠妾惹怒曹丕。夏侯尚的妻子,曹丕的亲妹,哭着来求情:“哥哥,尚真心相待,只愿留她一命。”曹丕冷声命人将小妾斩首,口中还塞满了木糠。夏侯尚闻讯奔丧,不久伤心身亡。
诸将士唏嘘:连兄弟之妻都不放过,还谈什么仁政?
曹丕对异母弟曹植也毫不手软。曹操生前属意曹植文采,封他万户侯;可曹丕登基后,一步步贬为百户,将曹植身边文臣清扫一空,连参政资格都剥夺。
曹植含泪写诗乞情,曹丕却当作耳旁风。甄宓的惨死,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宫中传言,她被灌入毒酒后,口中塞木糠,窒息而亡。两个兄弟的命运,因曹丕的一纸圣旨,彻底颠覆。
心胸狭隘只是他的性格烙印,更致命的是对所谓仙药的痴迷。五石散中最要命的成分“石胆”,被当成延寿神方,实际上是猛毒。
黄初三年,曹丕一年就吃了23斤石胆。他年仅四十就撒手人寰,家族并非天生短寿,曹操活到六十七才死,可见“神药”之害,远超战场厮杀。
曹操临终前曾叮嘱曹丕:“吾任你为继,务必待弟宜宽。”可知子莫若父,为何究竟落得君虐臣、兄逼弟的局面?
曹操深知曹丕多疑,还特意留书嘱托母仪天下的卞太后:好生照料幼弟。可曹丕根本不放在眼里,兄弟遍地成敌,国中隐患暗生。
他的矛盾性格也让他“刻薄寡恩”与“恩重如山”并存:对无子之郭女王,他宠爱有加;对贾诩、司马懿这样曾立下大功的智囊,却亦赏识有加,一生重用。可他也是因为猜忌,让司马懿终成侧枝之主,迅速掌握实权。
曹丕的早逝,究竟是命数还是咎由自取?心胸狭隘让他处处树敌,毒物添乱让他体质加速崩塌,种种因素交织,最终葬送了大魏的开国之君,也为后世埋下了司马氏掌权的种子。
与人争斗一生的人,到头来却被自己的疑心和毒药所困,活不逾四十,却给世人留下永难解的谜团。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书];[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校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