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材质和顶流工艺但价格却仍然严重低估的乾隆宝玉!
发布时间:2025-09-13 21:42 浏览量:1
进入到9月份,中国艺术品的拍卖旺季即将到来,上海呗美夏季拍卖会将于9月12-14日在上海龙柏饭店预展并举槌。
有藏品计划出入手可留言或者私信,单纯资讯解答市场疑惑也可以,问问不花钱哈
卫星:s第一个字母c第二个字母p第三个字母m第四个字母,还有87两个数字,找到
近几年来,上海呗美一直都致力于挖掘乾隆宫廷玉器的市场价值,乾隆宫廷玉雕代表着当年最顶流的材质、工艺和主流宫廷文化,但相比较同时期的其他宫廷艺术品,乾隆宫廷玉器的市场价值仍然有着极大被低估的嫌疑,而本场所见的多件重器,都有着十分清晰显赫的传承拍卖记录。
Lot2329
清代 白玉嵌珐琅龙纹鼎式炉
通高17.6cm 耳距11.8cm 宽7.3cm 总重约917.3g
RMB 750,000-950,000
极其罕见的一件“金镶玉”的鼎式炉——为铜胎珐琅嵌白玉,炉整体工艺极为复杂,以镂空、鎏金、掐丝珐琅装饰,颇多参仿上古铜器之处,处处彰显古雅朴拙的唯美,具有宫廷治玉的风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器配有宫廷制红木原盒,盒上采用描金阴刻手法琢乾隆御制题跋,题跋之上嵌一白玉板,质地温润细腻。板上阴刻唐代诗人王建的《题石瓮寺》全诗:“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地压龙蛇山色别,屋连宫殿匠名同。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并落“乾隆年制”四字印章款。盒内书有十笏园珍藏锦囊条。
潍坊十笏园
十笏园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康熙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史)曾先后在此住过,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作私邸,修葺了北部三间旧楼,题名砚香楼。此标的鼎式炉应是当时从清宫流出后被当时的世家大族十笏园所纳入家中收藏。
Lot2356
清代 碧玉大清嗣天子宝交龙钮御玺
见方12.3cm 高10.9cm
记录1:英国商人威廉·德德里奇(William Dederich1872-1926)旧藏
记录2:纽约DOYLE拍卖2002年3月
RMB 1,200,000-1,600,000
此件宝玺选用碧玉整雕而成,以双龙相交为钮,属典型的清代宫廷制式。双龙身躯粗壮,鳞片满身,四肢强健有力,利爪着地,威风凛凛。玺印高大,平面四方,底部玺面以满、汉双语铭刻:“大清嗣天子宝”。
大清嗣天子宝是清代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厘定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之一。其传承十分清晰,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商人威廉·德德里奇(William Dederich1872-1926),Dederich于19世纪90年代在英国的铁路业发家致富,Dederich对亚洲很感兴趣,曾资助Dr. William Montgomery McGovern 1923年的西藏考察,和著名的Sir Ernest Shackleton 1914年南极探险队。
记录1:英国商人威廉·德德里奇(William Dederich1872-1926)旧藏
记录2:纽约DOYLE拍卖2002年3月
Lot2370
清代 白玉勾连龙纹方瓶
通高23.2cm 宽8.9cm 厚5.1cm 重约1086.6g
记录:德国纳高拍卖早年释出
RMB 1,600,000-2,600,000
玉瓶取大块白玉整料雕就,分为两部分,瓶身正反两面起一圈框线,框内减地浮雕数条龙纹,整齐排列,龙身蜿蜒盘曲,姿态活泼生动,瓶内掏膛匀净,瓶底设长方圈足。此件玉瓶选材大料,布局工整,显示出精妙绝伦的玉雕工艺,其大形大势融合精巧意趣,实为玉料与人工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为同类型中之珍品。
Lot2342
清代 白玉痕都缠枝莲纹套瓶
通高17.2cm 耳距9.7cm 总重约137.2g
记录1:1970年代购于香港
记录2: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
RMB 1,200,000-1,800,000
自清代痕都斯坦玉器传入后,深得清高宗乾隆帝喜爱,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出体现中国艺术特色的“西番作”,此件白玉瓶造型端庄典雅,雍容华贵,即为其中精品,瓶身丰肩束腰,肩部两侧镂琢花卉形双耳,下承活环,通体以绳纹分为三区,区内浅浮雕富丽的痕都斯坦式缠枝莲纹,宝莲盛开绽放,枝蔓纤细,姿态妖娆,异域特色明显,精致繁复中凝结出华丽、和谐与秩序之美。
记录: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
Lot2309
清代 白玉乾隆仿古簋式炉
耳距14.1cm 高8.7cm 宽8.1cm 重约624g
RMB 250,000-350,000
此件簋式炉仿西周青铜簋制式而成,腹部有六道对称出戟,器身琢兽面纹饰,兽面形象繁复精致且华美艳丽,又使整体造型保持古朴典雅之气。底部落“大清乾隆仿古”六字底款,方座簋是极为高级的西周青铜器型,带有乾隆本朝仿古款的宫廷玉雕方座簋,极为罕见。
Lot2316
清代 白玉御题诗租查巴纳塔噶尊者山子
长16.8cm 宽4.8cm 高21.4cm 连座高25.9cm 重约1519.8g
RMB 450,000-600,000
唐末五代著名画僧贯休大师,曾作十六罗汉画。所画租查巴纳塔嘎尊者,眉骨突出,额头隆起,侧坐于古树窝中。左手提起,手指稍屈,右手执扇置放于右腿之上。苏东坡赞曰:「以口说法,法不可说。以手云人,手去法灭。生灭之中,自然真常。是故我法,不离色声。」由此可知,此玉雕像立意原起于贯休大师之画意。石上镌刻有清高宗乾隆皇帝四言诗《御制租查巴纳塔嘎尊者赞》曰:“倚槎丫树,憩伛偻身。谁为触背,谁为主宾。示其两指,以扇拂之。捉摸不得,拟议即非。”,此御题诗出自《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御制文》初集卷二十九。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 · 玉器清代篇8》No.92
Lot2408
清代 白玉达摩经文山子
高14.9cm 宽10.8cm 厚3.7cm 重约767.8g
记录1:中国嘉德1994年秋拍
记录2:北京翰海2004年秋拍
RMB 350,000-550,000
山子正面达摩禅坐,身披佛衣袈裟,衣褶纹理写实自然,面容祥和宁静。罗汉上方刻有《法华经》经文:“倚剌竭节坐石而思,障礙及觉同异然。疑假使世间皆如舍利,尽共度量不测佛智。”整件山子立体圆雕,巧夺天工,布局巧妙,曲线流畅,凹凸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清皇室崇信佛教,其中尤以乾隆皇帝为最,以御制诗赞佛,再交旨造办处以画为蓝本所制之“画意玉器”,别具特殊意义。
记录1:中国嘉德1994年秋拍
记录2:北京翰海2004年秋拍
Lot2279
清代 白玉和合二仙
长8.4cm 宽4.5cm 高10.5cm 连座高13.6cm 重约320.7g
RMB 450,000-600,000
器取白玉整料制成,器立体圆雕双仙,二者共立祥云之上,一仙双手捧举一株莲荷,莲花花瓣饱满娇嫩,层叠绽放;另一仙双手捧一宝盒,喜笑颜开,二仙身着交襟长衫,系腰带,衣褶堆叠自然,发丝均以细密阴线刻画,细节雕琢一丝不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Lot2380
清代 白玉瑞兽负平安瓶
长12cm 宽4.5cm 通高18.4cm 总重约807.5g
RMB 680,000-900,000
此件以白玉整料而制,质地温润细糯,打磨光滑,包浆亮丽,局部随沁有绺。器主体圆雕一瑞兽,瑞兽背上背负一宝瓶,瓶颈双面浮雕兽面装饰,双目炯炯,神态威严,颈两侧镂琢凤形双耳。整器构思奇妙,素身且无多余的纹饰,仅以仿古龙纹展现装饰之妙,可谓巧夺天工,历经百年沧桑,仍保存完整,甚为难得。
Lot2436
清代 青玉高士雅集方型笔筒
见方11.6cm 高15cm 重约1811g
RMB 800,000-1,200,000
笔筒取整块青玉玉料掏挖而成,质地温润细腻,委角内收,内膛掏挖干净利落,线条挺拔,体现高超的治玉技术。笔筒分为四面,每一面均以对称仿古纹饰为框,以刀代笔,减地浮雕数位高士闲适生活的场景,他们或在侍童的陪伴下游览山川,或在棋局对弈,整体纹饰布局自然,极具层次感,刀法老辣、娴熟,运刀流畅,置于案头,可为书斋平添雅趣。此器当时不出三种用途。一宫中陈设,二赏赐臣工,三礼赠外邦,无论何种用途,都以珍宝视之,此笔筒即为此类例证。
Lot2270
明代 青玉花卉纹僧帽壶
腹径11.2cm 宽6.5cm 通高20.8cm 总重约770.2g
RMB 280,000-400,000
僧帽壶最初是藏地盛行的金属器具,用来盛装酥油茶或青稞酒,后来流行于内地,并延伸出多种材质,此青玉僧帽壶便是一例。我们可以时常见到瓷器材质的僧帽壶,但明代玉雕带有官造风格的僧帽壶,却是绝难见到,堪称是市场上的孤品。
Lot2280
元/明 白玉宝鸭盖盒
长10.6cm 宽5.3cm 高9.7cm 连座高12.8cm 重约282.8g
RMB 520,000-700,000
此盖盒以上好白玉雕就,玉质细腻,油润剔透,局部沁色增添古韵。器运用圆雕技法,将整只盖盒雕琢成一只宝鸭,此盖盒采用子母口扣合,宝鸭上半身为盖,下半身为盒体,闭合严密,玉质一致,为取整块玉料一体雕刻而成。整器玲珑有趣,实为难得,应为当时文人案头把玩的心头之爱。
Lot2259
元/明 白玉卧虎
长6.6cm 宽2.9cm 高3.7cm 连座高5.4cm 重约125.6g
记录:伦敦瑰宝堂(Roseberys)拍卖2025年5月
RMB 280,000-400,000
虎白玉质,包浆浑厚,光泽油润,沁色自然流动更显古朴。虎呈俯卧状,双眼圆瞪,憨厚中不失威武,虎身皮毛纹饰,以阴线刻划装饰,造型把握十分精准,简洁利落而富有情趣,形态生动有趣。整器选材精良,构思巧妙,可用于镇纸或案头之上陈设等用
记录:伦敦瑰宝堂(Roseberys)拍卖2025年5月
Lot 2230
明代 白玉红沁松鼠葡萄佩
长7.6cm 宽4.7cm
厚1.8cm 重约60.6g
无底价
Lot 2231
明代 白玉独占鳌头佩
长7.6cm 宽4.4cm 厚1.1cm 重约49g
无底价
Lot2246
明代 白玉花鸟纹带饰「5件」
长4.6-7.8cm 宽3.7-6.7cm 厚1-1.7cm 重约19.2-47.2g
RMB 450,000-600,000
Lot2255
元/明 白玉鱼佩
长5.5cm 宽3.3cm 厚0.9cm 重约17.9g
RMB 20,000-60,000
Lot2256
元/明 白玉伎乐俑带饰
长4cm 宽2.6cm 厚0.7cm 重约16.6g
无底价
伎乐带饰是自唐朝以来引入西域音乐、文化的历史见证。此件带饰纹饰传神、工艺精湛,表现了古代中国与异域文化的交融,寓意深远,值得收藏赏玩。
参阅1: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参阅2: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Lot2264
明代 白玉鹤寿水盂
长7.6cm 宽4.5cm 高4.8cm 重约148g
RMB 160,000-280,000
Lot2265
明代 白玉方孔骆驼
长3.2cm 宽1.3cm 高2.1cm 重约10.7g
无底价
Lot2267
清代 白玉宝鸭衔莲
长6.2cm 宽3.4cm 高5.6cm 重约140.3g
RMB 45,000-90,000
Lot2298
清代 黄玉双凤纹佩
长10.2cm 宽6.2cm 厚0.8cm 重约74.8g
记 录:丹麦BRUUN·RASMUSSEN 拍卖行2019年10月
RMB 380,000-600,000
凤整体雕刻技法精湛,取镂空工艺琢出凤型,以阴刻线刻画眼部、爪喙、羽翼等细节,表现手法尤为精妙,用阴刻表现细部。
Lot2298记录:丹麦BRUUN·RASMUSSEN 拍卖行2019年10月
Lot2322
清代 和田火烧玉瓜蝶绵绵镇
长5.8cm 宽5cm 高6.6cm 重约239.2g
RMB 120,000-200,000
Lot2335
清代 白玉寿天百禄牌
长6.9cm 宽4.9cm 厚0.8cm 重约71.8g
RMB 50,000-100,000
清代 白玉凤戏牡丹
高22.4cm 宽14.5cm 厚6.5cm 连座高26cm 重约1737.5g
RMB 450,000-600,000
“凤戏牡丹”是中国民俗图案中常见的题材,凤凰为鸟中之王,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二者联合就表达了一种高贵富足的祝福。整器形神兼备,研磨光润精致,雕琢爽利坚挺,非达官显贵不可得此良材,非能工巧匠不能雕琢其形。
参阅:《采风玉洁 · 玉器精选展》P60
清代 白玉龙纹方杯
高14.3cm 宽8.8cm 厚4.4cm 重约601.3g
RMB 350,000-550,000
清代 白玉莲荷象耳瓶、碧玉底座
瓶:耳距6.8cm 腹径4.3cm 通高15.3cm 连座高17.8cm
座:长6.7cm 宽5.1cm 高2.7cm 总重约683.5g(含座)
RMB 350,000-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