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交”背后,立陶宛是“最后一根稻草”?当地华人反应如何?

发布时间:2025-09-12 19:30  浏览量:1

说起洪都拉斯和台湾“断交”这事儿,得从2023年3月说起。那时候,洪都拉斯政府突然宣布切断和台湾的正式关系,转而和中国大陆建交。

这不是个小新闻,在国际上闹得挺大,尤其是对台湾来说。很多人把矛头指向立陶宛,说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021年台湾和立陶宛搞的那场合作,让不少国家看在眼里,觉得台湾的策略有点问题。

立陶宛是个波罗的海小国,2021年7月同意台湾开设所谓代表处,还用“台湾”这个名字,这直接惹恼了中国,导致中立关系降级。

台湾那边花了不少钱,承诺给立陶宛1亿美元的贷款基金,还谈半导体合作啥的,但最后落实的没多少,就一些疫苗捐赠和小型贸易团。

洪都拉斯官员当时就注意到了,觉得台湾把资源都砸到欧洲去了,对拉美伙伴有点不公。结果呢,这事儿成了导火索,让洪都拉斯开始重新盘算自己的外交牌。

洪都拉斯这个国家在中南美洲,经济不算强,资源少,市场小,社会治安也一般。长期以来,它和台湾保持了80多年的关系,主要靠台湾的援助,比如基础设施项目和农业支持。

但2021年底,希奥玛拉·卡斯特罗当选总统后,情况就变了。她上台前就说过,对和中国大陆建交持开放态度,虽然刚开始时副总统还表示会维持和台湾的关系,不想得罪美国。

但现实是残酷的,洪都拉斯需要更大的市场和投资。中国那边经贸合作已经在推进了,比如中国水电集团建的帕图卡三期水电站2020年底就完工了,阿雷纳水电站也在顺利进行。

2023年1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和洪都拉斯外长雷纳在巴西见面,聊了贸易和投资,特别提到水坝项目。没多久,3月14日,卡斯特罗就指示启动和中国建交的谈判。

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正式发声明,切断和台湾的联系。第二天,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建立大使级关系。中国外长秦刚当时表扬了洪都拉斯的决定,说这符合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

台湾那边反应挺激烈的。台湾当局开记者会,说洪都拉斯不断加码要钱,要24亿美元建医院、水坝,还帮还贷,台湾没答应,结果就丢了盟友。

专家们分析,这不光是钱的问题,还跟立陶宛事件有关。台湾前驻外代表介文汲说,美国影响力在衰弱,尤其在中南美,不可能为台湾的核心利益动大资源,只能帮忙转达需求,让台湾自己想办法。

国民党也发声明,批评民进党政府的两岸和路线有误,导致台湾利益受损。马英九办公室还说,这凸显两岸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

不过,巴拉圭代理众议长梅萨公开说,和台湾的关系是浪费时间,该发展对华关系。中国外交部8月回应,希望巴拉圭基于国家利益选择。

当地华人反应呢?中南美洲的华侨华人听到洪都拉斯建交的消息,大多挺高兴的。他们通过微信和社交平台转发新闻,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

中南美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唐金水当时就说,这一步是大势所趋,让大家振奋。很多华人在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洪都拉斯本地聚会,分享公报内容,表达对祖国统一的决心。

毕竟,这些华人多是移民后代,生意和生活都跟大陆有联系,中国投资进来,对他们来说是机会。2023年建交后,中国企业参与更多项目,也带动了当地华商的贸易。

建交后两年多,到2025年,洪都拉斯和中国合作确实推进了不少。2023年6月,卡斯特罗访华,签署一带一路文件,推动水坝和公路建设。

中国电建集团继续项目,帕图卡三期已运行,阿雷纳水电站在2023年后加速,到2025年进入测试。2025年1月,洪都拉斯和中国电建签三方合作,扩展到区域典范。

4月,中国政府代表邱小琪访洪,会见卡斯特罗和雷纳,深化务实合作。5月,双方签人力资源开发备忘录。7月,中国电建签约埃尔内格里托输变电项目,从水电扩展到输变电。

8月,中国大使于波出席中美洲六国恳亲大会,强调合作。9月,中国援建的农业学校竣工,于波说这是建交两年多的标志性成果。对华出口也涨了,2025年6月超过3000万美元,包括白虾3000吨。

但也不是一帆风顺。2025年,有些问题冒出来了。廉价中国商品涌入,洪都拉斯零售业营收降了70%以上,当地商人抱怨竞争激烈。

虾类出口到台湾的降了67%,丢了1.4万个岗位。承诺的贷款和投资没全到位,经济下行,丑闻也多。反对派抓住这点,承诺如果11月大选胜出,就恢复和台湾关系。

要是真这样,台湾可能在近20年来第一次新增邦交国。台湾那边,2023年“断交”后,骨牌效应来了,2024年1月15日,瑙鲁也切断关系,转向中国。

立陶宛这事儿,怎么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得回溯到2021年。11月18日,台湾在维尔纽斯开代表处,中国降级关系,立陶宛经济受影响。

台湾宣称能带经济益处,但实际进展慢。2025年2月,有报道说立陶宛的“台湾热”在降温,当地企业抱怨对华贸易受阻,政治家开始反思。

洪都拉斯看在眼里,觉得台湾太冒险,不如和中国实打实合作。专家说,这反映出美国在中南美影响减弱,跟经济实力有关。美国试着斡旋,但洪都拉斯没听,显示华盛顿的控制力不如从前。

华人社区的反应也挺有代表性。他们不光高兴,还积极推动统一。唐金水他们组织活动,强调越来越多国家理直气壮和中国交朋友。洪都拉斯本地华人商人关店分享新闻,支持建交,因为这能带更多贸易机会。

中国企业进来后,华商参与基础设施,扩大出口,简化签证也方便人员往来。到2025年,这种支持还在延续,尽管经济有波动,但整体上华人觉得这是长远利益。

中国外交部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共识,洪都拉斯选择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秦刚当时说,搞台独是死路。

建交后,中国欢迎洪都拉斯总统访华,组织企业家团谈贸易、投资、旅游。雷纳说,这是历史性一步,洪都拉斯知道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希望在金融、贸易、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全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