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丰饶: 世博会上的非洲创变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12 19:16  浏览量:1

文 / 万泽玮

2025年大阪世博会正在大阪湾梦洲世博园如火如荼地展开。世博园区中,以“大屋顶”为界,屋顶内排列着158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展馆,屋顶外则以企业展馆为主。各国展馆中,不乏非洲国家的身影,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埃及、塞内加尔、突尼斯、莫桑比克单独设置展馆,36个国家则以展台形式在联合展馆中亮相。

毛里塔尼亚展台展示的巨大骆驼标本

非洲魅力的直观呈现

纵观这些展馆,非洲国家不仅以各种方式独立地展现多彩的文化特色和丰饶的物产,还通过展项展示自己的科技建设成果和发展雄心。

谈到非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在不少非洲展馆里,民族文化的展示也是重要内容。

在几内亚比绍馆,展台中间的玻璃柜中展示着该国传统木雕面具;在布隆迪馆,馆内背后墙上陈列着画有布隆迪国旗的木雕人偶、动物;在毛里塔尼亚馆,布展方搬来了撒哈拉沙漠中的骆驼标本;在阿尔及利亚馆,游客从阿尔及利亚古文明遗迹留存的石斧开始,通过全息影像纵览2000多年从迦太基到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历史……多姿多彩,鲜活的非洲文化,通过非洲国家的展馆向全世界展示。

埃塞俄比亚展台上,该国的产品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非洲经济的转型之路

除了文化,当地物产和自然资源也是非洲展馆的主要展项之一。在多个非洲国家参与展示的联合馆展台上,到处可见产自非洲的产品。乌干达展台上,一边展示着乌干达所产的咖啡、可可、木薯粉等,另一边,来自乌干达的艺术家正现场绘制色彩鲜丽的木雕版画。在不少其他展台,咖啡、可可等物产也是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塞舌尔、毛里求斯等海洋岛国的展台上,展示了热带珊瑚礁、鱼类、海龟等海洋生物的标本或模型,在中非展台,则可以看到雨林中陨石的样本。丰富多样的产品,也彰显非洲的多样性所在。

非洲国家不仅展示传统物产,也展示自身基于丰富的自然物产发展的新兴产业。莱索托展馆中,陈列着各式服装,包括衬衫、短袖、毛衣和外套。“这些服装都是我国工厂自主生产的。我们国家纺织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发展服装出口,解决了不少就业,也拉动了经济发展。”莱索托展台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埃塞俄比亚展台集中展示了该国生产的皮鞋、服装等,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馆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借助世博会的高端平台,向世界推介更多该国产品。

吉布提展台展示的该国供应链发展情况展板

非洲发展的雄心与梦想

本届世博会的非洲展馆同样畅享未来。在索马里展馆,一面墙上展示着“非洲的过去”“非洲的现在”“非洲的未来”,另一侧则是一幅索马里男足的合影。这个一直以来被和“战乱”“海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也同样有未来的梦想,体育就是该国实现未来的方向之一,“我们希望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联赛奋斗的我国球员能够实现体育的索马里梦。”该馆工作人员介绍。

卢旺达馆陈列着卢旺达自主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RWASAT-1的模型。这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由日本东京大学辅助设计,并于2019年11月18日发射。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这颗卫星的功能包括农业和城市发展监测等。“通过制造和发射这颗卫星,卢旺达将培养自已的卫星设计、运作和数据分析能力,加速建设卢旺达的宇航工业生态系统。”该馆工作人员表示。

在塞内加尔馆,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成为展示的主题之一,馆中不仅展示了该次青奥会的基本资料,还通过宣传片的形式,展示达喀尔筹办青奥会的精神风貌。“非洲青年和其他大洲的青年一样,都希望通过本届青奥会加强联系和合作,共同拥抱一个更确定的未来。”塞内加尔馆志愿者说。

参观非洲展馆,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沙漠、雨林与海岸的旅程。非洲不是遥远的他者,而是与所有人共享此刻、共创未来的同行者。非洲的昨天曾被定义,非洲的今天正在自我定义,而非洲的明天,将由这些展馆里跃动的眼神、旋转的织机、升空的火箭共同书写。世博终有闭幕之时,但非洲向世界伸出的这只手,已在大阪的夏夜里留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