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N代”频繁重启,源于招商焦虑?

发布时间:2025-09-12 18:08  浏览量:1

时隔两年,《向往的生活》正式回归第八季的录制,黄磊、何炅等原班人马齐聚乌镇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类似这样重启的 “综 N 代”并不少见,《歌手》《花儿与少年》《全员加速中》 《 我家那闺女》《王牌对王牌》 等 也是停录后又回归的 IP 。

综艺 IP 的 长线 培养本就艰难,而一档 高知名度的 “综 N 代” 从停 录 到重启,不仅关乎内容生命力 的延续法则 , 也能反映整个行业的招商生态。

“综 N 代”为何频频按下暂停键,又因何得以重生?在其 循环往复 之间,我们 也 可窥见综艺创作的 一些 深层挑战与可能的出路。

“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录完这一季,就暂时地先跟大家告别一下……”

两年前《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开播,黄磊在片头如是说。主动按下的暂停键,也为这档节目赢得了一次体面告别。

要知道《向往的生活》行至第四季时,就接连被指内容变味、广告过多等问题,豆瓣评分也一路下滑;而第七季的口碑却恢复到了前三季的平均水平,这多少离不开 “告别季”的策划加持。

关于停录的原因,《向往的生活》主创王征宇曾表示过, “ 我们不想到真的没有掌声的那一天,再说不做了。 ”

事实如此,每档综艺节目都有生命周期,走向中止乃至终止是再正常不过的循环往复。

综艺编导安然表示, “观众永远喜欢新鲜东西,尤其是短视频不断抢夺注意力的当下,一旦节目没有了新鲜感刺激,观众自然就会不断流失掉,看到播出数据一年不如一年,资方出的钱也会越来越少,节目很难避免走下坡路。”

“综 N 代”培养不易,无论是出于情感还是利益,节目组都会想方设法延长其生命力,只是要实现有效创新绝非易事。

综艺导演胶布曾操刀过不少 “综 N 代”项目,他深切体会到,“一般的‘综 N 代’做到第三、四季,除非进行彻头彻尾的整体革新,否则很难再录出什么新意。但真要做大刀阔斧的改革,又必然面临来自平台、客户和观众三方的压力。”

除了创新乏力,嘉宾码盘的日益困难也是不少 “综 N 代”节目的掣肘。

以《歌手》为例,这档节目对竞演歌手的要求较为严苛,连续举办七季以后,符合邀约标准的对象越来越少。 2020 年官方突然宣布停录时,嘉宾难邀正是外界普遍猜测的关键原因之一。

《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素人选拔类节目虽能保持导师阵容的相对稳定,但也面临着优质学员越来越难以挖掘的困境。节目组倒是硬着头皮坚持录制了,只是没想到舆论会成为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 “综 N 代”遭遇创作瓶颈时,适时暂停或许要比强行续命更为明智。这种战略性的休整,反而能为 IP 价值的延续赢得喘息空间。

此外,一档 “综 N 代”节目的暂停,也可能源于主创团队对市场趋势的主动判断。

胶布操刀的一档原创恋综便是如此,前四季播放数据始终亮眼,但他们仍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暂停。

“我们当时面临的情况是,素人综艺在长视频领域的价值贡献正在不断减弱。广告客户更倾向于为大艺人、大制作、爆款模式或知名 IP 买单,即便节目依然能获得可观的会员收入,但招商不足就意味着商业模式不健康。如果难以持续扩大规模,不如就暂缓脚步。”

相对而言,单纯因资金问题停录的 “综 N 代”是比较少见的。

安然表示, “每年都有不少客户愿意把钱投给所谓的老牌综艺,当节目还能带来收益时,即便内容价值已经枯竭,各方都会抱着‘能捞一年是一年’的心态继续运作,因此主动暂停对制作方来说往往是艰难的决定。 "

“综 N 代”频繁重启也让诸多从业者感到无奈。

“最近两年这种重启是有点多,说白了要归到最俗的钱上。”

由于客户下半年预算有限并且更看中 IP 知名度,胶布原本筹备的两个原创新项目都暂时搁置了,转而已决定重启两个之前停录过的“综 N 代”。

安然也坦言, “目前客户确实对‘综 N 代’的需求更高,平台也是跟着招商情况在做决策。”

当然, 这些 “综 N 代”能被重启不排除是制作方最近有了新灵感的缘故,正好老观众对节目的情怀还未消散,如此也是一种双向奔赴。

比如《向往的生活》作为能够载入综艺史册的现象级慢综,其 IP 影响力毋庸置疑。两年过去,市面上也缺少完全可充当替代品的同类综艺,因而现阶段重启也是令人期待的。

从第八季的路透来看,录制选址不再是只能种地捕鱼、亲近大自然的地方,而是在与戏剧文化强关联的乌镇,内容方面或许会有所更新。

胶布团队即将重启的恋综也不会一成不变,他们计划在排播和形式上都要进行升级。

比如其中一个设想是让素人恋综借鉴剧集模式播出。他们认为恋综 天然具备的故事性和 强情感 本就容易引发持续追看 ,而电视剧的观众粘性要比综艺节目大得多,或许可以尝试直接取消观察室视角,尽可能模仿剧集的排播和形式播出。

值得注意的是,像《向往的生活》这种以常驻嘉宾为重要看点的综艺,还会涉及到能否保证原班人马回归的问题。如近期开播的《王牌对王牌》第九季里, “王牌家族”阵容大换血就遭到不少质疑。

至于 “综 N 代”重启的成绩如何,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命运。

《花儿与少年》 可以视作正面案例,虽然该节目 2022 年重启后的“露营季”表现不佳,但接着的“丝路季”热度与口碑双收,第六季围绕周雨彤的“新花学”大出圈,最新在播的“同心季”豆瓣开分也高达 8.2 。

由此可见,出国旅游和社交观察类综艺依然符合当下观众的需求,延续录制无疑是共赢的做法。

部分重启的 “综 N 代”最终仍难免再次走向停播,而“过时”往往是其难以延续的首要原因。

安然曾在 2019 年参与过《中国达人秀》的重启录制,在她看来,这档节目已经明显老化。

“原本节目的核心看点,是集结各行各业拥有绝技的奇人进行表演。但随着自媒体兴起,这些达人大多已拥有自己的展示渠道,他们上电视的需求大幅降低。因此,从嘉宾招募阶段就非常困难。播出后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有限,很多内容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已经看过。”

据她介绍,节目组也试图创新,在第二年推出了衍生节目《点赞!达人秀》,从抖音挑选达人并在抖音播出,但观众对该类节目的整体兴趣确实不高。

做出改进的节目仍未引起太大反响,最终又再度停播,或许也没有下一次重启的机会了。

综艺市场持续疲软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也源自行业对 成功模式 过度依赖

胶布对此 深有感触 , “ 综艺行业的资金大多流向了两个 地方, 一个是重启 ‘ 综 N 代 ’ ,另一个是表面上 ‘ 新 ’ 的节目 ,它们 不是直接复制海外综艺,就是对国内已有节目进行模仿,总之都有原始版本可循。 ”

他 觉得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 都 更渴望创作新节目,但现实却 是 残酷 的 。

“ 国内有一部分导演以汉化国外节目为主 , 创作欲望不强 , 也有一部分人依然对内容有追求,想做自己感兴趣、真正原创的节目 , 但往往是前者过得更加滋润。 ”

从内容角度 看,创新 无疑 是打破综艺疲软局面的关键, 无奈 原创 IP 的孵化 率实在太低

胶布表示, “ 新IP的孵化其实很靠概率,比如最近开播的新夫妻综艺《天声一对》,我听说这个方案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但到现在才终于落地。 ”

安然 也对这种情况深有体会 , 她曾多次向不同平台递交原创提案,但 无论 方案本身的落地可能性或内容构想如何, 得到的 反馈总是 “ 没办法做 ” , 原因都 是全新案子招不到商。

“ 现在客户最快理解节目概念的方式,就是你放一段视频给他们看,或者直接照国外节目抄一个给他们看。 ” 她发现, 有些团队甚至要求复制国外节目时不能做任何改动,连本土化的升级或创新 都不被允许 。

原创新 IP 孵化越来越难,综艺行业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胶布 认 为, “ 大家都 被 数据分析 困住了 ,分析来分析去,总觉得还是原来的好。 因为 将过去的节目视为成功样本,就不再相信新内容能取得更大成功。加上当前 大 环境, 客户和平台 每次决策 也 都格外谨慎。 ”

要改善现状, 整个 行业 必须扭转思维 和付出行动,要让 食物链的顶端 客户 转变为内容。

胶布 指出 , “ 大家之所以经验主义、买旧不买新,根本原因在于客户就是这样。客户 更讲究 实用主义 , 比 起制作方和平台 天花乱坠地画饼 ,他们更信赖直观的过往数据 。 ”

为此, 认为 业内 应该 努力 尝试会员付费 支撑节目生产的 模式,让观众用脚来推动优质内容的 增多。

尤其是 平台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逐步降低对广告客户的单一依赖,将价值评判权真正交 还 给观众。

只有当内容本身成为衡量价值的核心标准,创作团队 才能 获得更 加 自由的创新空间, 从而为综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