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诵经典•书香伴成长”第三届家庭经典阅读朗诵大赛来啦~
发布时间:2025-09-12 15:22 浏览量:3
从《论语》的谆谆教诲到唐诗宋词的韵律之美
我们期待每个家庭以书为媒,以声传情
让孩子在诵读中触摸文化的温度
让经典在亲子互动中焕发新生
在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来临之际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少年儿童 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
深圳图书馆举办的“家庭诵经典·书香伴成长”第三届家庭经典阅读朗诵大赛活动来啦~
一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图书馆
二
活动对象
全市 16 岁以下少儿家庭
活动时间
2025年即日起-11 月
四
大赛安排
(一)海选征集:本次大赛将面向全市少儿家庭线上征集家庭朗诵作品,由专业评审对全部符合要求的作品进行统一评审,结合专业导师评选意见,选取 50 组家庭晋级复赛。
1、参与方式:
征集时间:即日起—9 月 21 日
投稿地址:发送参赛作品至邮箱 Abc13554868939@163.com,邮件主题以“参赛少儿姓名+学校+年龄+联系方式”命名。
咨询电话:0755-82841222/82841435(周二至周五 9:00-21:00)
2、征集要求:
(1)参赛选手需为同一家庭成员,可自行组队,每组选手至少包含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少年儿童。
(2)初赛作品表现形式为朗诵,围绕阅读主题,题材不限,内容积极向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推荐篇目,视频印制保证清晰,不需要伴奏。(推荐篇目详见附件)
(3)每个少儿仅限提交 1 个作品,多次投稿以最后投稿作品计分。
投稿作品即视为授权给深圳图书馆作公益活动宣传使用。
(4)初赛作品要求横屏录制,MP4 格式,时长不超过 3 分钟,视频大小不超过 100M,文件名以“参赛少儿姓名+学校+年龄+联系方式”命名。
(5)集体投稿需将所有参赛作品进行打包,并提供文档介绍各作品对应选手信息,文件名以“组织/机构+作品数量+联络人姓名+联系方式”命名。
(6)不符合投稿要求的参赛作品以弃赛处理。
3、评审方式:
海选阶段的评审将在征集结束后的下一周进行,邀请三名专业评审在一天内对所有海选作品进行评分,并选取 50 组家庭晋级复赛,当周电话通知晋级选手进入下一轮环节。
(二)复赛选拔:
时间:10月18日
地点:深圳图书馆中心馆南书房
复赛将采用线下比赛的形式,邀请专业评审团对参赛家庭进行现场评分与点评,依据评委评分择优选取 20 组家庭晋级决赛。
(三)赛前指导
时间:10月25日 10:00-12:00 14:00-17:00
地点:深圳图书馆中心馆1楼讲读厅
本次大赛将对晋级决赛的 20 组家庭开展一场朗诵培训公开课,邀请专业导师对选手进行声音表达、舞台展示、形象风度等方面的进阶培训,并根据选手提交的决赛节目进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
(四)决赛表彰:
时间:11月读书月期间
决赛采用线下比赛的形式,邀请专业评审团对参赛家庭进行现场评分与点评,依据评委评分择优评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同时对积极参与比赛的机构、组织或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四
评选标准(活动期间统一使用此标准)
1、朗诵文稿需内容积极向上,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
2、参与活动选手复赛与决赛限定在 5 分钟内脱稿完成。超时将扣 0.5分。
3、活动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判:
主题内容(20 分):紧扣主题,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
语速节奏(40 分):语速恰当、语音准确、节奏优美。
情感表达(30 分):富有感情、表达自然流畅。
台风把握(10 分):上、下场致意、答谢,服装得体。
六
古诗文序号篇名作者1《水调歌头》苏轼2《将进酒》李白3《琵琶行》白居易4《劝学》韩愈5《送东阳马生序》韩愈6《桃花源记》陶渊明7《马说》韩愈8《蜀道难》李白9《行路难》李白10《蝶恋花》苏轼11《岳阳楼记》范仲淹12《声律启蒙》佚名13《滕王阁序》王勃14《满江红》岳飞15《小石潭记》柳宗元16《诗经》佚名17《赤壁赋》苏轼18《醉翁亭记》欧阳修19《木兰辞》佚名20《江南》汉乐府诗 歌序号篇名作者1《相信未来》食指2《祖国 我亲爱的祖国》舒婷3《我的南方和北方》佚名4《如果信仰有颜色》春江5《少年中国说》梁启超6《热爱生命》汪国真7《乡愁》余光中8《爱情》叶挺王9《回答》北岛10《繁星春水》冰心11《飞鸟集》泰戈尔12《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13《南方的夜》冯至14《等你,在雨中》余光中15《预言》何其芳16《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17《致橡树》舒婷18《再别康桥》徐志摩19《雨巷》戴望舒20《如果》席慕容散 文序号篇名作者1《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2《紫藤萝瀑布》宗璞3《红楼春趣》曹雪芹4《黄河颂》光未然5《背影》朱自清6《春》朱自清7《匆匆》朱自清8《荷塘月色》朱自清9《最后一只藏羚羊》彭波10《天上的草原》阿木古狼11《黄昏》季羡林12《骆驼祥子》老舍13《济南的冬天》老舍14《文化苦旅》余秋雨1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6《落叶》徐志摩17《秋天的怀念》史铁生18《夏天》汪曾祺19《端午的鸭蛋》汪曾祺20《灯》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