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面拉满的“猛士接猛士!猛士匠心精神具象化了!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8  浏览量:1

阅兵那天,我在电视前攥着遥控器,心里其实有点慌:万一哪辆车突然趴窝,镜头扫过去得多尴尬。

结果115辆东风猛士一字排开,89辆从天安门前轰隆隆碾过,连根螺丝都没掉。

我这才松口气,转头就跟老爸说,这牌子靠谱。

三天后,9月7号,20台917和M817排成两列,车头贴着“猛士铁军回家”的小旗,像接亲似的把42位保障队员迎回武汉。

现场没领导讲话,只有队员家属冲上去抱人,哭成一团。

我刷到视频,鼻子也酸了——原来他们真在广场外围熬了100多天,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擦车、测胎压,连颗鸟屎都得立刻清掉,怕反光板留痕。

有人问我,一辆军车有啥好吹?

我说你试试把纯电越野车塞进核心安保圈。917那身钢板能扛住步枪穿甲弹,电池包泡水里半小时不漏电,还能边充电边开空调。

更离谱的是,它居然带按摩座椅,队员轮班时能躺十分钟回血。

M817更野,直接把华为智驾搬进沙漠,自动跟车、自动泊车,连骆驼都看得一愣一愣。

我爸是老东风人,他说二十年前厂里做军车,钢板得靠进口,现在连芯片都自己写代码。

我这才懂,阅兵不是秀肌肉,是给产业链来一次大考。

从炼钢到软件,只要有一环掉链子,直播就翻车。

结果全过了,还把技术下放到民用车——917现在卖50多万,订单排到明年,买主里居然有玩摇滚的,说开它去阿拉善像开坦克上台,够炸。

我算了笔账:115辆车,每辆背后至少20家供应商,全国上千家工厂跟着升级。

这不是一辆车的事,是把整个中国制造绑在一起练级。

练完级,顺手把民用市场也收了,一举两得。

仪式结束,车队掉头回厂,路边小孩追着喊“猛士叔叔再见”。

我突然明白,所谓军工精神,就是先把自己逼到绝境,再把绝境变成日常。

下次再有大事,他们还会冲上去,只是那时候,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原来中国车,真能又硬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