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启战争部,第一把火烧向委内瑞拉:他想干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09 16:24  浏览量:4

九三阅兵刚过完,特朗普就把国防部改名“战争部”,意欲何为?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过是换个名字,没什么大不了。

但如果你了解美国历史,你就会明白,这两字之差,背后是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回归,更是一种“帝国野心”的复活,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毫不掩饰的摊牌。

特朗普和他背后的那群人,早就对“国防部”这个名字嗤之以鼻了。

在他们看来,二战后改名“国防部”,就是美国失败的开始,是“全球主义者”们热衷于干涉世界事务,却导致美国在过去20多年里“没有赢过任何一场战争”的代名词。

所以,要让美国再次“伟大”,首先就要从名号上,与这段“失败”的历史做个了断。

而第一个被美国战争部盯上的,就是委内瑞拉。

“战争部”的幽灵

“美国战争部”从1789年美国建国之初就存在,在此后长达158年的时间里,其核心职能从来就不是“防御”,而是“扩张”,它主导了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扩张时期。

从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到美墨战争后夺取加州和德州的大片土地,再到将势力范围延伸至整个美洲大陆,“战争部”就是“昭昭天命”最锋利的屠刀。

那时的美国,内部凝聚着强大的民族主义精神,对外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征服欲望。

每一次军事胜利,都意味着国土的扩张和影响力的延伸。

那么,为什么到了1947年,这个象征着美国“开疆拓土”历史的名字,会被废除呢?

因为世界变了。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了世界头号超级大国,要领导西方世界和苏联搞冷战。作为一个全球霸主,再顶着一个赤裸裸的“战争部”名号,吃相就太难看了。

为了建立盟友体系,为了在全球投射一种“和平守护者”的形象,美国需要一次战略性的品牌升级。

于是,《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出台了。

这部法案对美国的军事和情报体系进行了脱胎换骨的重组,它将陆军部(由战争部改名)和海军部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国家军事机构”。

并在1949年正式更名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美国“国防部”。

从“战争”到“国防”,这本质上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公关活动”。

美国的任务没有变,只是换上了一套更体面的西装,它不再公开说——“我要去抢你的土地和资源”,而是说——“我要去保护你免受邪恶势力的侵害”。

领导这个新部门的首任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虽然曾经极力反对合并,但他上任后,还是迅速将这套新的国家安全机器,对准了当时最大的敌人——苏联。

从那一刻起,“国防”就成了“进攻”最完美的伪装。

美国在二战后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数据显示,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全球248次武装冲突中,有201次都和美国有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份名单长得吓人。

“国防部”这个名字,就像一块盾牌,掩盖了它手中那把从未停止挥舞的利剑。

而现在,特朗普一脚踢开了这块盾牌。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首先,这是对他政治基本盘的一次“献祭”。

特朗普的崛起,靠的就是对华盛顿建制派和所谓“全球主义”精英的猛烈抨击。

恢复“战争部”,就是向他的支持者发出的最强信号:我正在清洗你们最痛恨的那个“深水区”,我正在摧毁那个让美国衰落的旧体系。

其次,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恐吓。

在特朗普的交易型世界观里,盟友是用来敲诈的,对手是用来威慑的。

一个叫“战争部”的机构,远比“国防部”听起来更有威慑力。他要让全世界都明白,“美国优先”不是一句空话,美国的军事机器随时准备为利益而战,不再需要任何道德包装。

一个重新挂上“战争部”招牌的五角大楼,不可能只是摆设。

它需要一个目标,一个试验场,来向世界证明,那个靠“铁与血”开疆拓土的美国又回来了。

那么,谁会成为第一个目标呢?

美利坚的后院

一个“帝国”要展示肌肉,最方便、风险最低的地方,永远是自己的“后院”。

早在1823年,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就发表了一份国情咨文,警告欧洲列强不得再干涉美洲事务。这份宣言,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的本质,就是美国单方面宣布,整个西半球都是我的势力范围。

从那以后,美国就自诩为“美洲的警察”,一次又一次地干涉拉美国家的内政,扶植代理人。

200年过去了,这个“传统”依然没有改变。当特朗普的“战争部”需要一个目标时,他的目光,很自然地就投向了那个一直让美国如鲠在喉的国家——委内瑞拉

就在特朗普签署“战争部”行政令的同一天,多家媒体披露,特朗普正在考虑对委内瑞拉境内的目标,采取军事打击行动。美国给出的官方理由,是“打击毒品贩运”。

美方声称,马杜罗政府与一个叫“阿拉瓜火车”的黑帮团伙勾结,向美国偷运毒品。

为此,美军在加勒比海部署了包括驱逐舰、两栖攻击舰在内的8艘军舰,还增派了10架最先进的F-35隐身战机。“禁毒战争”,这是美国干涉拉美事务最喜欢用的借口,屡试不爽。

但只要我们拨开这层烟幕,就能看到背后真正的经济链条。

委内瑞拉的“原罪”,不是毒品,而是它屁股底下坐着的东西——石油。

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数据,委内瑞拉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3000亿桶,位居世界第一。

这片被称为“奥里诺科重油带”的土地,是地球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历史上,美国的石油公司曾深度控制着委内瑞拉的石油产业,直到上世纪70年代,委内瑞拉政府强行将石油产业国有化,才把美国资本赶了出去。

这笔旧账,华尔街和华盛顿可一直记着呢。

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委内瑞拉就被实施了堪称极限施压的经济制裁。

从禁止其在国际市场融资,到冻结其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再到2019年直接制裁其“命根子”——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美国的每一刀都砍在要害上。

这些制裁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委内瑞拉的经济在2014年到2021年间萎缩了大约75%,随之而来的还有恶性通胀,石油产量更是一落千丈,从每天近300万桶跌到不足50万桶。

整个国家陷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一个资源禀赋如此优越的国家,被活活折腾成了这个样子。

现在,它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在特朗普看来,这正是收割的最好时机。

当然,打击委内瑞拉,不仅仅是为了石油,它更是一场指向两个大国的地缘政治示威。

看着近年来委内瑞拉跟中俄越走越近,美国很是不爽。

特别是跟俄罗斯,军火生意、联合军演都安排上了。

从苏-30战斗机到S-300防空导弹,委内瑞拉军队的装备体系充满了俄式风格。在联合军演时,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和军舰,甚至多次直接开进加勒比海,在美国的“后院”里溜达。

近年来,两国还签署了包括情报合作、武器生产在内的一系列新协议。

关系已经提升到“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

所以你看,事情的逻辑就很清楚了。

特朗普以“禁毒”为名,磨刀霍霍杀向委内瑞拉,实际上是一石三鸟。

一是对已经被制裁得奄奄一息的委内瑞拉进行重重一击,为美国资本重新控制其石油资源铺平道路;二是顺便敲打一下中俄;三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一场为“战争部”正名的“献祭”。

特朗普需要一场风险低、收益高、能迅速拿下的战争,来向国内的反对者和全世界证明:

他的“铁与血”政策是有效的。

而委内瑞拉,这个地理位置邻近、经济崩溃、军事实力悬殊的国家,无疑是他心中的最优选。

小结

当一个“帝国”决定撕下所有伪装,用最原始的暴力逻辑行事时,整个世界都将被拖入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特朗普的这场赌局,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

在美国国内,这不会带来团结,只会加剧分裂。

他的支持者会为此欢呼,认为这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强硬姿态。

而他的反对者,那些所谓的“全球主义”精英和民主党人,则会惊恐地看到一个失控的、诉诸帝国主义手段的美国,这会把美国内部的政治斗争推向白热化。

对于美国的盟友,特别是欧洲国家来说,这将是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

一个无视国际法、单方面发动战争的美国,会彻底摧毁跨大西洋联盟的信任基础。他们会意识到,把自身的安全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是多么不靠谱,从而被迫加速寻求“战略自主”。

而对于美国的对手,这种转变将彻底终结任何关于“和平接触”的幻想,他们将被迫以最坏的打算来应对一个更加好战的美国,加速自身的军事现代化,并抱团取暖。

说到底,特朗普的疯狂,并非他一个人的疯狂。

而是一个帝国在面对结构性衰落时,所表现出的应激反应。

当一个国家无法再通过先进的生产力、强大的经济和令人信服的文化来维持其霸权时,它往往会退回到最原始的工具——暴力。

从“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这其实是一次“坦白局”,它不再假装自己是“世界警察”,而是坦白自己就是别人口中的那个“流氓”和“匪徒”。

它不再宣称自己是为了“自由民主”,而是为了最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地缘控制。

对委内瑞拉的军事威胁,就是这场“坦白局”的开场白。

这是一次下了注的豪赌,企图通过掠夺资源和恐吓对手,来延缓自身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