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白马银枪”,自己为四朝节度两朝王爵,儿子是开国国公

发布时间:2025-09-08 10:54  浏览量:2

别急着划走,听我掰扯个“世家将门”的故事。你看咱平常说起武林世家吧,耳朵里总蹦出杨家将一窝子人,或者《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黑旋风,再不济也是王家那“大将三代”的辉煌。可有个高家,名字听着平常,历史里却横空出世,一根筋地怼了百年,横跨了唐末、五代十国,一直撕到北宋开头——说起来,比杨家将那点家底,真不知要阔气多少倍。

这高家最早的旗手是高思继。人是河北那旮旯儿的,兄弟几个全是矮马硬汉,练的拳脚、舞的枪棒,横着走没人敢拦。唐末乱世,各路军阀互撕,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下麾他混日子。后来幽州闹腾,这高思继投奔了更厉害的李克用,人精一号,手下又用得顺,派高思继当先锋,硬生生把幽州平了——可也就因为高思继兄弟名声太响,权势太重,最后李克用生怕他们尾大不掉,找了个由头,把兄弟俩收拾了。

说实话,高思继这辈子戏不算多,但本事真有。他打出的“四季拳”,枪法更是独步,当时人送外号“白马银枪”,你这名字不输武林小说主角吧?传说高思继本人大气,出战就是白马长枪,街坊小子能听他名字都得拍手叫好。至于在野史里,他和谁都能撂板子比个高下——比如《五代演义》里,硬拼铁枪王彦章、对垒“将不过李”的李存孝,都是能打到二三十个回合不败,虽说最后命苦,竟是被王彦章一招回马枪暗算跌下马,不过在那些乱世传说里,他确实算头顶一撮光。

不过真翻史书,高思继没能跟李存孝、王彦章们的风头齐平,他倒也没把这个当回事,带过一阵兵,歇脚的地多半是在烽火边上。这里不多纠缠咱高老父,关键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得看下一代怎么翻卷。

到第二代高家将,那才是真的角儿。高思继后人里,高行珪和高行周是两响炮。高家兄弟被收拾后,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就想着拉拢人心,把高家后人全安排了官职。大儿高行珪当牙将,还是没歪着走,小儿高行周当时不过十来岁,却早就进了刘仁恭的眼。

转眼一场乱世风云,幽州归了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这人野心爆棚,居然把老爸关进大牢,自己挑头做了“燕王”,甚至后来一口气称帝,立了个什么桀燕。他为着杀父仇、打乱仗,靠高家充先锋——高行珪上任刺史,摆翻枪头就归降了大敌李存勖。桀燕气得发兵剿高家,高行周又快马去搬晋军援兵,合兵一处,反杀回去,直接让桀燕兵马大败。

高行周那阵子,年纪轻轻,已经和老李家兄弟蹭肩走。他跟着准大将李嗣源混日子,统亲兵、救危局。晋梁争霸时,高行周亲带骑兵几次冲杀后梁大军。有一回李嗣源差点被围,高行周死搭前去救场,玩命地横冲,非把老李救出来不可。那手劲,让李存勖都动了心思,赏钱重官,高行周却愣是没答应,铁骨为人,没靠谁吃饭。

时局风云下,高行周坐了不少“天梯”。后唐建立后,他当先锋拿下郓州,其间雨水连绵、士气全无,高行周咬牙鼓气,说是“雨遮行踪,敌人看不见咱们,天助咱赢”。一场夜袭,郓州到手,老百姓都感慨“他这人就是不怕苦头”。

再往后,平叛交锋数十载,他一路升任太保、节度使,镇守山西潞州,是武将热爱的一方实权。后来石敬瑭起兵,契丹南下,高行周几次被打退,匆忙撤到太原——眼见石敬瑭称帝,他蹭着归附后晋,又是一顶顶大官,领兵征伐,镇守西京、平川,什么“封王拜相”,全都摸了个遍。

风头最劲的,是后来契丹大举入寇。高行周在濮阳戚城带兵硬着骨头顶,契丹十万骑兵,他当中军,符彦卿接应,硬生生从早打到晚,没分胜负。辽史说契丹大胜,五代史写两军平手,说白了,契丹最后还是撤了兵,咱高家的死敌算是没讨多少便宜。

有意思的是,高行周虽得宠,却从没用自己的功劳闹事。他顶着军头,慢慢被架空,他自己也没着急,回家做节度使,主掌一地,日子照旧过得踏实。乱世里,他跟了转了四个朝代,屡屡高官,却从来没有哪一场硬仗能拿出来做祖传故事,反倒是那“君主不疑”的靠谱,才是乱世里少有的本事。

再说高家的孩子,第三代青出于蓝。高怀德,打小是父亲高行周的牙将,跟着征战。戚城大战契丹时,他冲阵开路,箭箭见血,名声大噪。不管谁家造反,契丹进犯,他都能守住摔不烂的家业。父亲去世后,咱高怀德在后周、宋朝继续干禁军指挥,柴荣征北汉、攻南唐,他都在核心部队。庐州城下斩敌七百,夜渡淮河破敌营,连柴荣都打趣:“这小子真不当以一当百看待。”

后来宋朝一统江山,高怀德凭着媳妇是赵匡胤亲妹,更是坐稳高官——但事情变了。宋太祖为了稳江山,防武将再像五代那样自立山头,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高怀德也乖乖交了兵权,过起了逍遥日子。再之后北汉平定,受封国公,虽说高怀德的履历没父辈那么狂野,也没再骑着马冲锋几千里,但后来的高家,已经是富贵和平的象征了。高怀德在家安享晚年,被追封王号,名有余,势已和,传奇像是从血雨腥风里走出来,洗净尘土,留下点温情余韵。

你问高家,到底算不算世家将门?很多世家三代,父子皆为将,这并不少见。难得的是高家每一代,都是时代的“关键节点”,不是杀出一条血路,就是稳坐乱世江山。其实从高思继到高怀德,横跨的不是枪马,而是整整百年风雨人情。高家人没有哪一个是万人敬仰的“战神”,也没有谁能靠兵法写进传世教材。可是他们总是被重用、被信任,无论多少次政权更迭,始终能靠稳住人心,把名门的气派活得真实。

回头想想,高家三代,从烽火夜奔到逍遥安居,你说到底是什么在支撑他们?是武艺?是忠诚?还是那种能在风雨里“明哲保身”的大智慧?没准,他们只是比别人更懂得退让和守成,也懂得在混乱里蹭着命,见好就收。天下风云起,这样的人,往往能活得久、走得远,也未必不是另一种传奇。

说到这里,咱们只盼着历史里多点这样的“人味”,不是只看拳头,也不是只看马蹄声——总归,活出自己那种不慌不忙的光景,才是最奢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