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大罢免”!英籍记者愤然离台

发布时间:2025-09-09 06:49  浏览量:3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英国籍新闻工作者艾永青(Ed Moon)曾任台湾公营英语媒体TaiwanPlus编辑部高阶主管,他近日以《(我的)台湾大罢免([My] Great Taiwan Recall)》(也可译为:我重要的台湾回忆)为题发文,透露已于7月底与家人返回英国,“头一次买单程机票不打算回台”。他直言,从全台“大罢免”到罢免人士都在研究纳粹动员,连他的家人都成为攻击目标,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迫使他下定决心离开。这篇文章在岛内引起热议。

“我拿着一张单程机票,没有计划再回来”

艾永青在台湾生活工作超过十年。据台媒7日报道,他在长文中写道:“2025年7月下旬,我拿着一张单程机票,在台湾桃园国际机场登机。十年来,我第一次没有计划再回来。”放弃在台湾建立的一切——家庭、事业、房产与储蓄,一年前还看似愚蠢,“但当飞机起飞时,我只感到解脱”。

文中指出,他的不安始于在TaiwanPlus任职期间,一篇将美国总统特朗普描述为“被定罪的重罪犯”的报道遭撤换,这起事件让他清楚意识到,“新闻编辑室所受到的政治干预,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该事件发生后,他便开始规划离开。“我所熟知且热爱的那个充满热情、讲道理的台湾,正被一种全新的事物所取代。而接下来几个月发生的事,则彻底坚定了我的决心。”他写道。

艾永青接着重点写到他对“大罢免”的观察:赖清德的政治生涯以“正面对抗”著称,他上台之初,在民进党未掌握“立法院”多数席位的情况下,并未向在野党伸出橄榄枝共组“联合内阁”。相反,与赖清德亲近的盟友早已开始谈论要对“所有可能的在野党立委”发动“大罢免”。这项行动很快就成形,并“巧妙地”与民进党脱钩,包装成所谓民间团体的自发行为。艾永青对此提出尖锐的质疑:“这种假装与民进党无关的说法,竟然被许多亲绿的政治评论者全盘接受。那些参与罢免的团体成员中,有多少是民进党的选民,又有多少是民进党的党员?”

艾永青称,自2017年台“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修法降低门槛后,发动罢免变得相对容易。尽管仍需经过两阶段(1%提议、10%联署)的实体签名联署,但在台湾高度政治极化的环境下,要动员10%的死忠支持者去罢免对手阵营的民意代表,“是完全可能的”。

与“大罢免”行动同时出现的,是另一个令艾永青深感不安的趋势,即对在台的大陆配偶的“蓄意针对”。他提到,从民选政治人物到亲民进党当局的网红,乃至一般民众,在当局未经修法的情况下,仅凭借对现有法条的重新解释,便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这种缺乏正当法律程序与判例的做法令人警惕”。

更让艾永青感到险恶的是,有两名反对陆配并支持罢免的主要倡议者竟然在研究纳粹主义,甚至扬言“要找一群人成为犹太人”。文中特别提到,网红“八炯”等人4月19日在凯达格兰大道发起集会。当时,罢免团体头目、联电创办人曹兴诚与民进党“立委”沈伯洋同台亮相,而舞台背景的标志被指与纳粹符号高度相似。艾永青写道:“我当时还跟同事开玩笑说,这看起来很像纳粹风格。结果,这根本不是玩笑。”

最终,艾永青与家人也成了这些极端分子的攻击目标。他们的“罪名”,仅仅是因为在TaiwanPlus的报道中,“未能百分之百符合政府的叙事”。他称,身为编辑部高层,他始终努力在报道中取得平衡,包括呈现反对一方的观点,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纳入大陆的声音。他坦言,在台湾的公营媒体中,这项任务极其艰巨,“我在任职期间,努力推动了少数几篇能展现其他面向与较少被述说的故事。但正是这少数几篇报道,为我和我的同事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折磨。”这也让艾永青感到,要在维持新闻专业性、保护记者同仁以及不让自己与家人受影响之间取得平衡,已成为“一个不可能的负担”。他总结道:“台湾的氛围转变,既是突然,也非突然。我看到台湾走向这条路已有一段时间。”他还说,“我不相信台湾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真是悲哀和丢脸!”

上述文章曝光后在岛内引发热议,艾永青再度发声称,台湾的现实远比“蓝绿对立”或“亲陆/亲台”的二元分类复杂,他本人并不属于任何阵营,“但我相信,掌权者必须接受最高程度的检视”。最后,艾永青表示,希望文章能引发大家思考“极端化言论”的危险。

公视6日回应称,TaiwanPlus新闻制播流程与管理,均依循“公共电视制播准则”以及“英语新闻内容制播”所制定的公约进行。新闻制播内容若有违内部自律规范,均依照相关规定处理。台湾脸书粉专“政客爽”直呼,连在台湾待过的外籍媒体从业人员都能发现整个社会走向极端,“真是悲哀和丢脸!”

国民党“立委”翁晓玲表示,艾永青作为外籍记者,从客观角度长期观察台湾政治情势发展,也看出赖清德执政之后整个台湾都变形了,“艾永青的言论真的是给台湾敲响警钟,赖政府应彻底检讨”。她还说,TaiwanPlus由公务预算在支持,接下来是“立法院”预算会期,须检讨它的绩效,若都是在当民进党侧翼,就没必要支持其预算。

“立委”王鸿薇认为,艾永青戳破了民进党的谎言,让热爱“大内宣”的民进党颜面无光,“一个在台湾公视体系工作过的外国媒体人这样指控,绝对是民进党执政下,台湾新闻媒体的一大警钟”。民众党“立委”张启楷称,民进党发起两轮“大罢免”,连外国记者都看不下去,接下来民众党对于TaiwanPlus的预算会详加检讨,包括在“大罢免”期间的报道尺度等。

“对政治心灰意冷的何止艾永青”

“对政治心灰意冷的何止艾永青”,台湾《联合报》8日刊登的一篇言论称,TaiwanPlus平台设立的宗旨,应是通过外国记者客观角度观察,忠实呈现台湾政治现况,而非盲目袒护民进党缺失,“若政治力介入干涉,甚或成为执政党侧翼,岂不让台湾社会严重变形?”文章称,回顾“大罢免”期间,赖清德当局极力追杀蓝营,罢免方及绿营还喊出“不投罢免票就是不爱台”,对反罢者无所不用其极喊打喊杀,最后遭人民用选票教训,才稍停嚣张,“艾永青对台湾政治心灰意冷,许多民众何尝不是?这个警讯及政治干预,值得全民共同省思”。

《中国时报》8日称,艾永青的想法与多家日媒在“大罢免”后的社论提及对罢免政局不乐见的态度不谋而合。外国人看得透彻,民进党却急着启动“下乡22讲”拼选举,对策动“大罢免”的“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完全听不进去人民不满的声音。

联合新闻网8日称,造成台湾社会极度对立的“大罢免”,历经两度投票,民意以32比0狠掴民进党耳光。然而,民进党当局不愿彻底检讨,这并不代表社会已抚平伤口,或人民已能够原谅。文章称,民进党“大罢免”搞了一年,台湾社会被搞得乌烟瘴气,还待休养生息。但民进党又开始拼选举,“只是,治理不能只会拼选举,人民更不会希望执政党只会搞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