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孙志刚线描山水写生班山西阳泉盂县写生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23 17:40 浏览量:3
太行深处,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骆驼道古村落似一本被岁月摩挲的线装典籍,静默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青石板路上,千年晋商驼队的足迹蜿蜒伸展;夯土墙上,游子望乡的情思深深镌刻。画家孙志刚率2025首期写生班学员至此,以钢笔为媒介,在时光的长河中探寻古村的独特韵律,其间尤为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位学员都能在写生中绽放光彩。
一、现场施教:个性引导铸根基
教学伊始,孙志刚老师深知每个学员基础与领悟能力不同,故而因材施教展开现场教学。他引领学员立于古槐浓荫下,手触石墙斑驳肌理,强调观察重要性:“这岁月痕迹,是天然画纸。”面对悬空石砌院落,针对基础薄弱学员,孙老师从最基础线条练起,教导他们以稳为要,慢慢勾勒出屋檐线,感受线条力度与形态;而对有一定基础学员,则要求在线条中融入情感,如老农脊梁般坚韧,体现岁月沧桑。
在透视、构图与取舍教学上,孙老师同样因人而异。对空间感弱的学员,他以简单几何图形示范,讲解近大远小原理;对构图常失衡学员,他以周边场景为例,教导如何布局主体与陪体;对不懂取舍学员,他引导观察,找出最具代表性元素。学员们在老师个性化指导下,克服自身短板,专注写生,不惧恶劣天气。
二、骨法用笔:因势利导赋线魂
孙志刚老师教学注重“以线立骨”,且根据学员特质因势利导。对线条僵硬学员,他以驼队穿越戈壁为喻,教其运笔缓急,让线条灵动。示范勾勒石拱门券时,强调线条韧性如驼峰,引导学员感受力度变化。对线条绵软无力学员,他要求从起笔、行笔到收笔,一气呵成,赋予线条力量。
而对有天赋且线条表现力强学员,孙老师则挖掘更深层次表达。窗棂裂缝,他引导学员想象百年风雨呼啸,用线条传达沧桑;磨盘凹痕,启发以线条展现黍米清香沉淀。通过个性化引导,学员们掌握线条粗细、疏密、曲直变化,赋予线条生命律动,表达物体质感与立体感。
三、应物象形:细节雕琢显专长
写生期间,孙志刚老师注重引导学员捕捉生活细节,依学员兴趣专长因材施教。对热爱植物学员,他鼓励观察墙缝山丹丹花,从花瓣形态到生长姿态,用线条描绘生机;对关注生活场景学员,引导聚焦门墩红辣椒、拴马桩缰绳勒痕,感受生活烟火气,以线条呈现。
当学员将石阶画得过于规整,孙老师针对不同情况引导。对严谨型学员,提醒适当放松笔触,添几丛野草,展现村子生机;对大胆豪放型学员,建议在野草描绘上注重细节,突出倔强生命力。这些细节如母亲纳鞋底针脚,将游子牵挂缝进画里,学员在捕捉细节中感受古村魅力底蕴,发挥自身专长。
四、迁想妙得:情境共鸣引深思
暮色降临,孙老师坐于百年老槐下,勾勒群山轮廓,向学员传递写生要触动心灵。在结业点评会上,他结合学员生活背景,引导作品深度解读。对来自农村学员,他将窗棂线条比作父亲老茧手掌,唤起其对父亲劳作记忆;对城市长大学员,引导从窗棂线条联想古建筑传承,思考文化意义。
写生作品欣赏
写生现场
作者:侯大路规格:33x33cm
作者:武传国规格:33x33cm
作者:杨秀英规格:33x28cm
作者:杨环英规格:33x28cm
作者:沈彤规格:33x28cm
作者:沈彤规格:33x28cm
孙志刚写生作品欣赏
作者:孙志刚规格:43x33cm题目:长一铺村
作者:孙志刚规格:43x33cm题目:骆驼道古村落
作者:孙志刚规格:43x33cm题目:远眺骆驼道
作者:孙志刚规格:43x33cm题目:夏日骆驼道
作者:孙志刚规格:43x33cm题目:骆驼道的石阶
作者:孙志刚规格:43x33cm题目:骆驼道古商道
作者:孙志刚规格:43x33cm题目:鸟瞰骆驼道
写生素材
画家简介
孙志刚,1963年3月出生于山西盂县神泉村。1984年12月在胜利油田参加工作,2008年入职中国工笔画学会至今。现居北京。现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驻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民进开明画院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