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书|带着勇气与热忱,翻开下一页
发布时间:2025-09-07 21:17 浏览量:1
胡佳琦
九月微凉,秋风送爽,又到一年开学季。站在崭新的起点,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拥抱成长?本期书单聚焦青春与成长,精选五部文学作品。愿你带着书中的勇气与热忱,翻开属于自己的下一页,也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
教育,是翅膀也是远方
你知道一只鸟最终要飞往何处吗?或许它自己也不知道。但它知道,必须先离开脚下的土地。
塔拉·韦斯特弗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整日与“废铜烂铁”为伴,在父亲的偏执和哥哥的暴力下艰难成长。她的人生似乎早已注定——早早结婚,继承母亲的工作,成为这个封闭家庭的一部分。但她没有屈服,通过自学考入大学,最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她的自传,是一个关于挣脱束缚、找回自我的真实故事。
“你可以爱一个人,也可以选择和他们说再见。你可以日日思念一个人,也可以为他们消失在你的生活中感到高兴。”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见一个人如何通过读书和学习,一步步重塑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如果说有什么运动最能隐喻青春,那一定是跑步。不需要昂贵的装备,不需要复杂的规则,只要迈开脚步,就能感受到风、速度和心跳。三浦紫苑的《强风吹拂》正是这样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小说。
故事围绕一支杂牌大学生长跑队展开,十名性格各异的年轻人从零开始挑战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长跑接力赛“箱根驿传”。
他们当中有人是为了逃避现实,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有人只是单纯地喜欢风吹过耳边的声音。训练艰苦,竞争残酷,失败如影随形。他们深知通往梦想的途中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坚持、妥协、时常自我怀疑,他们在放弃的边缘苦苦挣扎,却又一遍遍战胜自己的怯懦、懒惰、游移不定,最终创造了“箱根驿传”史上的奇迹。
向下扎根,也向阳生长
有一棵树,被称为“天堂树”。它能在水泥地里发芽,在废墟中成长。《布鲁克林有棵树》中的小女孩弗兰西,就是这样一棵树。
这本书平静地叙述一个女孩如何用阅读和想象对抗现实。她读莎士比亚,也读廉价小说;她写故事,她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曾经是小树苗的她,经历风雨,茁壮成长,长成了一棵“天堂树”,为家人遮风挡雨,也为自己孤独的心撑起一片梦想的天空。
作者贝蒂·史密斯本人出身贫寒,书中的许多细节都来自她的亲身经历。她笔下没有煽情,没有说教,只有平常的生活和温柔的力量,在最朴素的故事中,传递出最坚韧的信念。
从荒野尘埃走向星辰大海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小小浮浪人》是作家小小(武秀秀)的真实成长记录,也是一个关于教育、命运与自我救赎的感人故事。
作者生于河北农村,13岁因家庭变故辍学打工,做过服务员、收银员、工厂女工,饱尝生活艰辛。18岁那年,一位陌生人无意中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你很聪明,应该继续接受教育。”从此,她走上自考之路。十年后,她完成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业,并继续读博,还作为学者前往芬兰进行学术交流。
全书通过“骆驼”“狮子”“赤子”三部分展开叙事,对应她从被动承受、主动抗争到回归本真的精神蜕变。字里行间是一个普通人面对原生家庭困境与阶层固化时的不屈与成长。
平凡之壤,开青春之花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部厚重而深情的巨著。它以陕北农村为背景,讲述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在改革开放初期如何通过劳动、读书和坚持,改变自己与家族的命运。
这本书最动人之处,在于它对“平凡”的深刻理解。书中没有开挂的人生,没有轻易的成功,只有一次次跌倒又爬起、一遍遍失落又释怀的过程。
孙少安留在农村,扛起整个家的重担;孙少平离开家乡,去做矿工,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他们都平凡、都挣扎、都失败,但也都没有放弃——对劳动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望、对尊严的坚守,构成了他们生命的底色。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