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中的金融“特派员”
发布时间:2025-05-23 16:25 浏览量:2
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沙海深处,一辆贴着“流动金融服务车”标识的汽车正在行进,车里李雯娟反复检查着反诈宣传手册、金融业务办理设备等。
在牧民口中,她是“沙窝子里的百灵鸟”;在同事眼里,她是“风沙打不垮的骆驼刺”,她就是阿拉善农商银行团委书记、和硕特支行行长李雯娟。
李雯娟与同事共同学习。
这位常常行走在农村牧区的金融“特派员”,自参加工作以来,通过金融创新,不断为小微企业发展、金融风险防范、乡村振兴等注入青春动能。李雯娟任和硕特支行行长以来的4年,支行存贷款翻了一番,存款增长2.9亿元,贷款增长2.5亿元。
“很多农村牧区的老百姓不了解金融,不管是普惠政策,还是防范诈骗的知识,大家都一知半解。”李雯娟说。李雯娟深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刚调任到支行,就跑遍辖区内牧区10个嘎查,用最朴实的语言普及金融知识和理财技巧,确保老百姓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她还帮助农民了解并申请各类政策性贷款,支持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和小微企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她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始终把金融服务助力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金融服务做到田间地头。
看到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牲畜养殖产业优势,李雯娟和同事积极在服务养殖产业发展上做文章,提供金融帮扶,支持农牧户、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很多农户在贷款支持下开始养殖牛、羊、骆驼,找到了增收致富方式。”李雯娟说。
王翔是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阿日善嘎查的牧民,2018年成立了“永翔家庭牧场”,主要从事生猪养殖。随着几年的经营,牧场效益越来越好,王翔在心里琢磨着贷款200万扩大养殖规模。然而,扩建计划因缺乏抵押物被多家银行婉拒。猪舍里,王翔望着嗷嗷待哺的猪崽直发愁,直到李雯娟带着风沙叩响他的门。“用生猪做活体抵押!”这个突破常规的方案,让200万元授信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存栏超千头的现代化猪舍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标杆,更带动周边十余户牧民就业。
流动金融服务车走到群众身边,开展反诈宣传。
“金融创新不能只在会议室打转,要钻到牛圈羊圈里找答案。”李雯娟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调研后了解到的牧区需求:骆驼养殖保险缺口、饲草期货套保需求、那达慕大会临时信贷方案……正是这些沾着泥土的调研,催生出一个又一个创新金融产品。
李雯娟主导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让客户更便捷地办理金融业务;协调流动金融服务车和便携式移动终端深入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这些举措受到农牧民的广泛好评。
截至2024年底,和硕特支行完成整村授信10个嘎查,包联服务个体工商户548户,累计建档1248户;使用流动金融服务车20余次,行动轨迹覆盖4个社区10个嘎查,办理业务169笔,惠及人群260人。
2021年,李雯娟被阿拉善左旗组织部选派挂任宗别立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挂职期间,她积极对接镇政府、嘎查“两委”,累计为嘎查农牧户授信增信8514万元,支持549户农牧民养殖业发展,为宗别立镇乌日音图雅嘎查11户返乡农牧民发放贴息创业贷款106万元。
如今,李雯娟及同事仍然活跃在辖区各嘎查之中,将金融服务、金融知识送到乡亲们身边。“乡村振兴要打持久战,我们既是输血者,更要当造血干细胞。”李雯娟边说边望向远处正升起袅袅炊烟的嘎查。那里,金融的种子,已悄然萌芽。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孙柳